您听说过支付宝的“小钱包”功能吗?这是一个可以与亲友分享的“小金库”。近期,一些骗子瞄准“小钱包”,利用该功能实施诈骗。市反诈骗中心提醒您不要与陌生人共用“小钱包”。
打开“小钱包”,秒亏1000元
今年4月,高邮临泽市的小张在某二手平台购买了一个游戏账号。在平台支付1900元后,他按照对方的要求点击确认收货。卖家还声称小张的支付宝账户出现异常,没有收到任何款项。如果他想取消账户的风险控制,他就必须在支付宝中创建一个“小钱包”来增加他的营业额。
由于对方的热切催促,小张在不了解其功能的情况下,茫然地打开了“小钱包”,转了1000元。没想到,几秒之内对方就把钱撤了,并把小张拉黑了。小张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赶紧报了警。
提款无需密码,激活和使用时请注意安全。
到底什么是“小钱包”?据扬州市反通讯网络诈骗中心民警介绍,这是支付宝的一个功能,也是一个可以与亲友共享的小金库。需要注意的是,小钱包内的会员可以独立使用资金,无需其他会员确认,转账时无需输入密码。
“利用‘小河宝’进行诈骗的常见方式有两种。”警方介绍,第一种方法,骗子在二手交易平台上发布商品,吸引受害人主动联系。假装讨价还价后,他们通过支付宝索要“小河宝”。 “小钱包”支付交易或刷流水。钱一旦转入“小钱包”,对方就可以快速将钱转走。
另一个常见的套路是,犯罪分子首先冒充好友,以微信限额、急需用钱为由借钱,并发送预制的虚假转账截图,以获取受害人的信任。然后让受害人将钱转入“小钱包”,最终达到骗钱的目的。
暑假将至,家长切勿将手机支付密码告诉孩子
警方提醒,支付宝“小钱包”功能用于亲友、熟人之间“共享小钱包”。请不要与陌生人共用小钱包。网上购物时,如果卖家提及通过“小钱包”完成交易,请拒绝并终止交易。同样的道理,面对手机软件上的“陌生功能”,市民也要提高警惕,不要轻易转账。
今年2月,南通一名小学生想在二手平台购买游戏账号。他被骗子诱导,用母亲的手机向自己的“小钱包”转了4200元。最后全部被骗子转走了。
警方建议,随着夏季临近,中小学生使用手机、上网的机会增多,家长不要将手机支付密码告诉孩子。如果您不慎被骗或遇到可疑情况,请保护好证据,立即拨打110报警或来电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