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自然奥秘,体验3D打印技术,乡村儿童研学活动开启难忘学习之旅

2024-11-29
来源:网络整理

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当“神笔马良”,了解中国传统农耕文化,与“学生”对话。明天相约……8月14日,“童心筑大学梦乡村青年走向未来”2024东升“孩子筑成长”乡村孩子第三期学习活动在广州开展。来自广州市从化区的40多名农村孩子,怀着对大学生活的好奇,走进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华南农业大学(以下简称华农大学),开始了一段难忘的旅程。学习和发现的旅程。

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_华南农业公共管理类专业_华南农业大学农业管理

探索自然奥秘,现场体验3D打印技术

清晨的阳光照耀着华农校园,孩子们化身小探险家,拿着放大镜,沿着华农植物园的自然生态区轻盈行走。在自然教育导师的带领下,通过实地观察、记录和分析,学生学会观察植物、昆虫、岩石和天空,了解和了解不同动植物的特征及其生存环境,并对观察到的生物体进行总结。 “这是我第一次体验手工胶水制作。从选择自己喜欢的植物模型,注入胶水,到最后制作出自己的艺术品并保留它们最美的样子,我感觉自己成了时间的魔术师。我一定要把这份工作做好!”孩子们兴奋地说。

只要画一只鸟,鸟就会展翅飞翔;画一条鱼,鱼就会活泼地游来游去。这是神笔马良的故事,也是每个孩子的梦想。午餐后,孩子们来到华农材料与能源学院参观了3D打印展厅和科普长廊,聆听讲师讲授3D的基本概念、原理、分类、发展历史、应用领域和前沿趋势打印,让孩子们对3D打印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印刷技术有初步的认识和认识。

在孩子们最期待的3D打印笔体验环节中。和《神笔马良》一样,孩子们用3D打印“神笔”创作了自己的设计作品,有卡通动物、眼镜、手表……“我很喜欢我的作品”、“这太酷了” ”、“我还想“再做一个”是孩子们在课程结束后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为什么我们这里没有苹果树呢?” “我们脚下的土地怎么长出果实呢?” “我们平常看到的农具他们是怎么使用的?” “广东当地有哪些水果,当地的粮食作物有哪些?”

当孩子们来到华南农业博物馆科普基地时,这些问题都找到了答案。在博物馆里,孩子们可以欣赏到从古代农具到现代农业机械,从色彩缤纷的农作物标本到生动的动物科普知识,无论是在陆地上生长的、在陆地上奔跑的还是在海里游泳的。 。

对话华农“学术大师”,在心中种下美好愿景

华南农业公共管理类专业_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_华南农业大学农业管理

在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支持下,当天还精心设计了“对话学术带头人”小课堂。华农大学的优秀学子与40名孩子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学长们首先通过视频向孩子们展示了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然后用自己的实践经验向孩子们传授了主干科目的学习方法、考试心得等内容。

班里还以小组讨论、互动问答等形式进行学习规划指导,从“孩子想要的大学是什么样子”到“如何提高学习效率,才能考上理想的大学”,步步。引导孩子探索内心想法,增强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感,明确自我追求的方向。

课程结束时,孩子们意外地得到了来自不同学校学长的鼓励。视频中的长辈鼓励这群孩子:“无论现在遇到什么困难、挫折,都要活在希望中,在困难中奋起,在奋斗中永不回头,希望你们的一切努力都会成功。” ”辜负了!”孩子们还被邀请写一封给未来的自己的信,他们认真思考自己的梦想和目标,用手中的笔坚定地写下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据悉,本次大学生学习活动是2024年“孩子筑就未来”工程推出的一条新的学习路线,结合高校资源,鼓励农村孩子树立未来努力学习的方向,真正做到产学结合。游学与游学、游学与游学的结合。本次活动由东升慈善基金会、广州市从化区慈善会、广州市从化区志愿者协会、广州市街口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广州市城郊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联合开展。这也是2024年东升“孩子筑成长”三场乡村孩子学习活动的最后一场。在第三期的学习活动中,120余名从化农村孩子体验了科技的魅力,亲近了美丽的​​大自然,感受了传统文化,领略了名校的风采。未来,东升“孩子筑就未来”公益项目将继续点亮更多农村孩子成长的希望。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徐雯雯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许文文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