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教育局公开2021-2023年学生体质健康提升方案,家长热议睡眠与体育活动要求

2024-11-29
来源:网络整理

近日,广州市教育局主动公开了2021年至2023年实施的计划。其中,对学生身体健康、睡眠质量的要求,再次引起中小学生家长的热议。据了解,2024年1月3日,广州市教育局主动发布《广州市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行动计划(2021-2023年)》(以下简称《计划》)。据市教育局官网显示,《方案》于2020年9月16日印发,包括保证中小学生睡眠8-10小时,保证学生校园体育活动1小时以及每天的课间活动。

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_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_华南农业公共管理类专业

2023年已经结束了。回顾三年来,广州中小学为提高学生体质健康做出了哪些努力?实施进展如何?为什么有些家长仍表达无奈的抱怨和叹息?南都记者搜集了广州多个中小学的时间表,从时间表的小窗口观察到广州校园的很多方面的变化。

各学校都付出了非凡的努力,确保学生有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

《方案》要求保证学生每天有1小时的校园体育活动和课间活动。各学校基本形成具有体育特色的“一校一品”教学模式,基本实现学生熟练掌握一两项技能。中小学校必须严格按照国家课程计划和标准开设充足的体育健康课程,严禁减少或挤占体育课时。

2023年9月4日,文德路小学开学典礼结束后,四年级一班的学生与跳绳世界冠军一起上体育课。

2023年已经结束了。回顾三年来,广州中小学想出了独特的策略,保证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挤时间丰富学生在校的体育锻炼活动。这一点从各学校的课程安排中就可以看出。 。

这所学校如何在不改变总上课时间的情况下实行每周五节体育课? “我们学校有‘12+1’沉浸式体育课程,这在广州乃至全国应该很少见。”广州市海珠区实验小学校长陈健表示,小学六年共有12个学期,学校每学期有12个学期。每学期安排学生学习一项体育项目。另外,游泳是全校学生必学的“+1”项目。不仅如此,从2022年开始,海师的课程将由原来的“4+2”(每天6节课,每节40分钟)转换为“5+3”(每天8节课,每节30分钟)。

也有小学争分夺秒地给学生课间10分钟的时间,通过运动释放学生的本能。 2022年9月起,天府路小学开始实施微课体育。据天府路小学副校长沉瑶瑶介绍,学校每天的微课活动分为四个时段,上午和下午各两个时段。 “由于学校空间有限,我们会先安排当天没有体育课的班级下楼进行活动。安排上午不上体育课或下午不上体育课的班级。锻炼方法有爬墙、爬梯子、篮球、跳皮筋、跳绳、跑步等。鼓励学生走进阳光、走进操场。通过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微课间隔时间紧张,如何保证时间“用在刀刃上”?沉瑶瑶告诉记者,全校师生严格执行10分钟左右的微课休息,还建立了每周教师巡查制度和班主任轮换辅导制度,共同保障微课期间学生的安全。课间休息。

天府路小学微课间,学生们在攀岩墙上锻炼。 (照片由学校提供)

“龙东小学通过特色体育课程建设,确保学生校内外一小时锻炼科学有效。”龙东小学体育部主任曹全表示,学校的“大体育”为学生提供了涵盖课堂内外、校内校外、学科内外的体育活动。有学习和锻炼的机会,国家课程全面开发,1-2年级每周4课,3-6年级每周3课。此外,每个年级设立一个大班,开设篮球、足球、跳绳等特色项目。 。

定期开展课间体育活动是体育课程的另一项重要措施。从龙东小学的课表中我们可以知道,学生返校后的第一堂课并不是坐在教室里的文化课,而是一场大型的课间活动,激发学生的身心活力,开启新的征程。一天的学习。每天课间休息时间为30分钟,并结合体育单元教学定期更新。目前课间主要主题有跳绳、体能、武术、体操等。

此外,曹全告诉记者,在校长崔晓峰的指导下,学校推出了基于脑科学的课中微操和微休,不仅增加了体育活动时间,还向学生传达了这样的信息: “运动就是学习,运动促进人生”。概念。

龙东小学某班课表

蒋光鼐纪念小学校长李小田介绍,除了在课堂上落实国家课程计划外,学校每天坚持课后“五练”:早练、课间练、午练、课后练。 -学校练习、家庭练习、“技术+体能”相结合的练习。此外,学校还建立了班级、年级、校级“三位一体”的竞赛制度,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利用班级篮球、足球比赛和全校学生运动会,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育比赛、形式多样的体育互动、不同强度的身体对抗,让学生体验团队合作、互助共赢的成就感,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身体素质。 。

2024年初,广州市荔湾区已开始制定未来学生体育锻炼计划。 2023年12月,广州市荔湾区印发《荔湾区推进体教融合实施方案》(以下简称《荔湾区方案》)。关于体育课,荔湾有新规定。根据《荔湾区规划》,荔湾区全面落实体育课程开设的刚性要求。中小学每天安排不少于30分钟的班间体育活动,推动落实义务教育阶段每天开设一节体育健康课。高中、职业高中在没有体育课的日子,要安排不少于30分钟的课后体育锻炼时间,力争保证学生每天有1.5小时的校内体育活动时间、1小时的校外体育活动时间。天。

荔湾区蒋光鼐纪念小学的学生正在上体育课。 (资料图,南都记者冯周峰摄)

微调课程安排,给学生尽可能多的休息时间

南都记者了解到,2021年至2023年期间,天府路小学、广州中学等学校的上课时间将在起止时间上略有调整,旨在给学生更多的休息时间。

与天府路小学2019年9月实施的时间表相比,2022年9月实施的时间表中,早读和第一节课开始时间推迟5分钟,第一节课前15分钟开始时间下午的午餐读书也被取消了。学生只需在14:30到校上课,延长午休时间。

天府路小学每日作息对比

从初中的情况来看,广州中学初中部主任张玲告诉记者,学校放学时间为下午4点35分,4点45分至5点25分是学生放学的时间。自由参加体育锻炼,学校不提供晚自习。此外,记者了解到,提供晚自习的学校多是根据实际需要,主要面向寄宿生或有需要的初中生开放。它们基于自愿的原则,不强迫学生参与。

广州中学初中课程表

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_华南农业公共管理类专业_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

此外,近年来,广州学校充分结合校园实际,通过改造教室、采购“平椅”、折叠床等方式,创造优质午休条件,确保学生能够扎实地利用午休时间。在学校小睡以代替睡眠时间。补充。

例如,2023年初,广州华英外国语学校为所有在校午休的学生配备了一体式平板椅。学生只需几秒钟就可以调整好课桌椅,“躺着睡觉”。 。荔湾区西关培正小学恩宁校区改造教室,定制了一批午休折叠床。 2023年秋季学期开学后,恩宁校区31个班近1200名学生将实现从“趴着睡”到“躺着睡”的转变,为学生提供安全的睡眠环境。和舒适的午休场所。

课程表“只是一个表面的东西”。劳动课会变成英语课吗?

通过观察广州市中小学课程表发现,2023年秋季学期课程表按照教育部最新要求,分设劳动课、综合实践课、信息课。技术课程。

不过,南都记者了解到,课程“反面”仍有很大的“秘密操作”空间。虽然课表上有一堆丰富多彩的优质课程,但在实际课堂上,课程内容可能名不副实。

南都记者从家长李女士处获悉,李女士孩子就读的广州某小学的课程安排包括每周一节劳动课和一节综合实践课。但孩子曾向李女士反映,该上劳动课的时候却上英语课,综合实践课变成了数学课。 “我孩子低年级的时候,不是每天都有数学课,但是每天都有数学作业,我觉得很奇怪。后来孩子告诉我,没有数学课的那天,综合实践课其实是数学课。”

李女士告诉记者,班上家长得知此事后,几乎没有提出异议。 “其实家长普遍认为,没有优质课就不要上,反正大家都关注主科,毕竟考试只考主科。”分配。”

据悉,2022年3月,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规划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程标准》)公布,新课程标准将劳动、信息技术和他们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占用的课时在课程中变得独立。 2022年9月秋季学期,中小学生的课表中将出现单独的劳动课。根据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劳动课程平均每周不少于1个课时,用于活动策划、技能指导、实践、总结交流等。具体实施时,可以单独安排课程。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任务组项目的实际情况,每节或连续2-3节。

家长:孩子课后作业依然繁重,无奈

不列入课表的还有学校布置的课后作业和家长自己添加的作业,这也是与学生睡眠时间密切相关的重要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方案》公开后,对中小学生睡眠时间的要求再次引发家长和网友的热议。 《方案》要求,学校和教师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增加教学时间,减少不必要的考试和考试,确保小学生每天睡眠10小时,初中生每天睡眠9小时一天,高中生每天睡8小时。

很多家长抱怨,孩子回家后学业负担过重,是压缩睡眠时间的主要原因。 “我的孩子已经上小学四年级了,每天作业都写到晚上11点多,作为家长我真的很无奈。” “我的孩子已经上小学三年级了,每天只能睡不到9个小时,而且每天的作业太多了。”

广州一名初中生家长张女士告诉南都记者,作业过多是导致孩子睡不着九个小时的重要原因。 “我的孩子们每天都告诉我,他们的作业太多了,有时做不完就得一大早赶回学校继续做。”

同时,也有网友表示,老师实际上减少了作业量,孩子的睡眠时间也达不到要求,主要是家长强迫孩子多参加课外课程、做额外的作业。有家长表示,自己不是“鸡宝宝”家长。他们的孩子每天只需完成学校老师布置的作业,就能得到10个小时的睡眠。

一位小学生家长林女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向记者强调,她始终认为孩子的学习压力不是来自学校,更多的是来自家长。从她对孩子们做作业的观察来看,学校布置的作业通常可以在两个小时内完成。 “学校多了一两门主课,但其实一天的作业不会有太大变化,主要原因是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太高,会给孩子布置更多的额外作业。这​​是一个更大的来源。”的压力”女士。林还提到,孩子做作业难免会拖延、磨磨蹭蹭,这也会造成孩子晚睡。

此外,一些家长认为,繁重的课业并不是导致中小学生睡眠时间达不到标准的唯一因素。过多的时间玩手机和游戏也是占用睡眠时间的罪魁祸首之一。

专家观点:解决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课表“流于表面”,劳动课改成了英语课,综合实践课改成了数学课吗? “我们首先要弄清楚这个问题是特殊情况还是普遍现象。”广东省民建文教宣传委员会委员、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张文文告诉南都记者,如果是特殊情况,那么这只是个人行为个别学校。 ,建议主管部门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查和管理。但如果是普遍现象,那么我们就需要思考,为什么“双减”以来,“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象依然存在。

“从我个人观察来看,‘落地难’的根本原因是包括家长在内的整个社会的教育心态没有改变。家长还要为孩子的升学担忧,教育评价改革还没有落实。”跟上。”张文文指出,这个问题需要解决,解决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而不仅仅是教育系统或学校的责任。

同样,如果孩子睡眠时间不足,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弄清楚课业负担过重是来自校内还是校外,是个案还是普遍现象。 “一部分是孩子自身的问题,比如有的孩子作业习惯不好,做作业速度比较慢,导致作业时间延长。有的确实是学校作业安排不合理、作业太多、侵占了孩子的作业造成的。”孩子们的休息时间。”

对此,张文文希望全社会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家长、老师、学校乃至全社会形成育人合力。 “这个合力的形成是基于人类成长和教育的规律,尊重儿童发展的常识和尊重人类成长的常识。”

采写:南都记者 杨晓彤 叶思明 孙晓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