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候出击合适吗?
7月4日,百度AI开发者大会在微信国家会议中心举行。 会上,百度副总裁沉斗正式发布了百度智能小程序。 百度智能小程序不仅全面集成了百度大脑3.0的AI能力,还将在12月全面开源。
事实上,百度进军小程序并不是什么意外的消息。 今年5月22日的百度联盟峰会分论坛上,百度应用事业部总经理平晓莉宣布,将于7月推出智能小程序。 很期待百度版的智能小程序会是什么样子。
原因很简单。 微信推出小程序一年零五个月以来,小程序实现了爆发式增长。 据第三方数据显示,小程序日活跃用户总数已达1.7亿。 小程序数量达100万个,其中游戏小程序用户规模已达3.1亿。 电子商务已成为绝对主流。 基本上95%以上的电商平台都推出了小程序。
不过,微信对小程序也有很多限制。 例如,微信对诱导分享的打击非常严厉。 过去流行的几款小程序,如匿名聊天、谈心聊天等,都因违规而被封杀。 另外,微信小程序的入口很深,无法留存,没有流量支撑且天花板太高,这让很多小程序开发者对此有所抱怨。
在这种情况下,谷歌、微博等产品也迅速跟进。 例如,谷歌推出了App。 因此,百度宣布推出智能小程序并引起外界如此关注也就不足为奇了。
小程序现状:机遇与短板并存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小程序的现状。
小程序上线仅一年零五个月,但增长迅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在我看来,大多数产品选择小程序主要是因为获客成本低于市场价格,而且基于社交关系链的分享很容易引发社交平台的病毒式传播。 比如送礼物,核心玩法就是你付钱,然后给朋友送礼物。 最初是一个应用程序,后来尝试过线下商店,但效果并不理想。 但它却因为赶上了小程序的浪潮而爆红。 山西等一线投资机构投资。
礼语崛起的秘诀在于,借助小程序,送礼已经成为像微信发红包一样的社交润滑剂,因此受到广泛喜爱。 类似这样的案例其实还有很多。
但同时,小程序天然的缺点也限制了开发者。
我总结几个问题,一是技术限制;二是技术限制。 另一个是流量和留存问题; 三是变现和分享问题。
首先,微信对小程序的大小有严格的限制。 以前是1M,现在变成了2M。 它还使用WXML语法,不支持普通网页和HTML。 它还对一些类别进行了限制,例如直播小节目。 程序不允许上线。 简单来说,小程序就是封闭性强、逻辑性强的简单工具。
手机游戏和应用基本上不可能移植,所以想都没想就做了一个阉割版的应用。 事实上,似乎很多人都这样做。
关于变现,微信之前并没有多说什么。 直到小程序开放了广告插件,大家才意识到可以通过广告来实现变现。 事实上,腾讯官方的跳一条就是一个优秀的案例,但问题是金字塔的顶端极其有限,大多数小程序还没有达到变现阶段。 腾讯此前给出了分成比例,不少开发者抱怨拿的太多了。 简单来说,游戏分为腾讯4级、开发者6级、广告收入10万以上腾讯7级、10万以下腾讯3级。
流量其实是最大的瓶颈,因为小程序不允许分享到朋友圈,也没有办法进行模糊搜索(只能通过标签搜索),所以只要扫二维码就可以获取场景代码、微信群、搜索、下拉 以前用过的小程序入口太深,小程序无法分享到朋友圈。 这基本上彻底切断了二维码的人际传播链条,因此如何获取用户变得非常困难,而且更重要的是,用户使用后立即离开,没有办法留住。
腾讯之所以对小程序开发商如此谨慎,是因为超级应用+小程序已经成为主流配置。 小程序的意义在于完善平台生态的基础设施,但将外部场景纳入平台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和风险。 官方账号不断变化。 毕竟它们还是三种形式的组合:文字+图片+音频。 不过,小程序的推出,相当于微信成为了底层操作系统。 小程序成为微信电脑上的软件。 当你不确定来源是否安全时,你自然会更加警惕而不是开放。
百度如何解决小程序的痛点
百度对待小程序的态度与微信完全不同,甚至可以用冰与火的世界来形容。
百度一推出智能小程序,就打出了流量和人工智能两张王牌,并明确宣布将为小程序提供流量补贴和留存转化。 百度副总裁沉斗正式发布百度智能小程序,并介绍百度智能小程序将打造开放、智能的移动生态系统,为用户和开发者带来更好的体验。
简单来说,百度智能小程序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两点。 一是开放、低门槛,立志成为小程序世界的,二是一站式支持计划,给开发者更多信心和保障。
在赋能和开放方面,百度有着远大的野心。 据消息披露,百度智能小程序不仅可以运行在百度App上,还可以运行在百度贴吧、百度地图等百度App上,甚至可以运行在支持智能小程序的外部应用程序和浏览器上。
此外,百度大脑3.0的所有AI能力都将向智能应用开发者开放。 这些能力包括语音、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知识图谱、增强现实、态势感知等类别。 其中一些功能甚至已经被打包。 ,开发者可以直接调用。
与微信自带的WXML语音不同,开发者只需要简单修改几行代码,就可以将自己在其他平台开发的小程序直接连接到百度智能小程序,实现一次性开发、多端运行。
这样做的结果是,一方面,百度短时间内在平台上集结了大量小程序;另一方面, 另一方面,智能小程序拥有很多小程序所不具备的技术能力和跨平台能力。
越级能力是什么意思? 简单来说,就是打破App之间的信息孤岛。 每个应用程序都可以理解为一条信息。 数据、用户、界面都是独立的,它们之间跳转非常困难。 百度的智能小程序具有跳转和跨平台的能力。 也就是说,百度框架标准下的智能小程序可以在不同的App之间跳转小程序开发者在哪里,并在不同的App之间实现相同的功能。 这意味着打破信息孤岛的信息隔离。
二是交通补贴。 可以说,百度非常关心如何帮助小程序开发者获得流量并实现变现。
首先,百度在流量补贴方面非常慷慨。 为搜索、信息流、贴吧等核心产品提供了千亿流量支撑开发者。 另外,针对微信小程序无法保留的痛点,专门提供给小程序开发者。 流量分流和用户沉淀支撑公共流量向私域流量的转化。
也就是说,前期,百度通过技术赋能,降低了开发者的开发门槛。 中期通过集中分发为开发者提供有效的流量保障。 后期引导用户为开发者创建小程序。 提供粉丝和保留。
一套完整的流程基本上可以解决开发者的大部分痛点。
总结
小程序的概念其实并不新鲜。 当我上大学时,我看到业界关于图书馆中的应用程序和网络应用程序的争论。
从形态上来看,小程序确实和APP太相似了。 这证明,早在几年前,就有人意识到应用程序太笨重,不能以即用型的形式呈现。 小程序这两年的火爆,也是得益于互联网的发展。 微信、百度App等超级应用已经诞生,日活用户超过1.5亿。 当超级应用的用户数、日活用户、市场达到临界值后,就开始追求自己的生态。 完备性,比如像微信这样以聊天为主要功能的应用程序,可以支付、订外卖、预订航班; 像百度App这样的搜索应用可以看视频、看新闻,甚至可以和小度“聊天”,这背后是产品开发的变化。
从目前来看,百度专注于解决开发者痛点的策略显然能够俘获众多小程序开发者的心,也能在短期内丰富自有平台上小程序的类型和数量。 百度的做法也将对小程序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同行,如谷歌、微博、微信等都有影响。 最终的结果是小程序加速发展和渗透,成为像二维码一样的标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