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条码支付新规,静态条码支付单日限额500元

2024-12-17
来源:网络整理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同时发布了《条码支付安全技术规范(试行)》和《条码支付受理》终端技术规范(试行)》。自2018年起,自2019年4月1日起生效。

什么是静态条码支付

我们常见的贴在墙上或打印在路边摊、菜市场、杂货店等处的二维码都是静态条形码。当我们买东西后付款时,我们会出示付款码供收银员扫描,它是一个动态条形码。

央行规定,使用静态条码支付的,风险防范能力为D级。无论采用何种交易验证方式,同一客户银行或支付机构单日累计交易金额不得超过500元。

例如,消费者使用微信钱包扫描静态条码进行支付时,单日币钱包支付最高支付限额不超过500元。同时,所有微信关联的银行卡均可独立获得500元的支付限额。

对于使用动态条码(如手机实时生成的条码)的支付,根据交易验证方式的不同,风险防范能力分为A、B、C三个级别。同一客户单日累计交易限额独立约定,5000元、1000元。

为什么要限制

扫码支付政策_新规码扫支付宝怎么扫_扫码支付新规

近年来,条码支付业务快速发展,已成为移动支付发展的重要体现。然而,条码支付虽然方便了老百姓,但仍然存在不少隐患。

静态条码容易被篡改或变造,并且容易携带木马或病毒。其风险防范能力评级为D级。同时,条码支付的技术实现方式和业务风险与传统银行卡支付相比具有独特性。一些市场机构在业务经营中还存在扰乱公平竞争秩序、防范支付风险等问题。

扫码支付几乎覆盖了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购买家电、家具到到市场买菜。

它在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各类骗子提供了可乘之机。我市一姓王的市民在网上兼职刷单,通过扫描二维码支付29笔,向骗子支付20万余元;苏姓市民在某网络游戏平台购买道具,并通过扫码支付2次,向骗子支付了6000元;一位姓王的市民被冒充朋友的骗子所骗。向骗子借钱、扫描二维码支付6000元等案件,被骗金额从几百元到几十万元不等。

扫码支付分级风险防控和交易限额,重点关注普通用户风险防控能力达到B级:单个银行账户或同一客户所有支付账户单日累计交易金额不得超过超过5000元,有效遏制了日常诈骗金额。

提醒:

1、使用官方渠道App扫码软件,不扫描不明二维码;

2、仔细辨别真伪,核对信息,确认二维码安全有效;

3、您还应适当警惕常见的二维码,并务必妥善保管好自己的支付二维码;

新规码扫支付宝怎么扫_扫码支付新规_扫码支付政策

4、手机上最好安装一些正规的安全软件,以增加手机的安全系数,防止不法分子在二维码中嵌入病毒,窃取公民重要的个人信息。

一旦发现自己被骗,请立即拨打110或报警!

丨来源:兰州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

丨兰州市公安局新闻办公室发布

丨编辑赵福宁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