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建设是高职院校教学基础设施中最基本的核心工作。其水平、质量和成绩是衡量学校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根据《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的通知》(教高[2003]1号) 《教育部关于印发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实施办法》(教高司[2003]3号)、《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国家精品课程建设水平的若干意见》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教高[2006]16号文件和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提高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见》粤教高[2007]102号文及精神为加强我院课程建设,现将其与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相结合。在我们大学。实际上,制定这个实施计划。
一、精品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精品课程是指具有特色、教学水平一流的精品课程。高职院校精品课程要贯彻服务导向、就业导向,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体现高职院校办学定位;特别是专业课程应根据工作分析和具体工作流程进行设计。课程。课程设置合理,符合教育教学的科学性、先进性和普遍规律。具有工学结合的显着特点,能够适当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方法和手段。教学效果显着,具有示范和辐射作用。精品课程建设关系到我院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开发精品课程的目的是推动各院系课程整体改革,促进理念创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精品课程建设中,必须以高等职业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为引领,通过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 ,从根本上保证课程建设在学生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中发挥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和扎实有效的工作,力争打造一批符合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要求、适应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符合国家和省相关应用标准的精品课程。
2、精品课程建设的组织领导机构
精品课程建设以专业教研室为基础,形成院、系(部)级精品课程建设领导机构。学院层面精品课程建设的组织架构依托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由分管教学的副院长(助理)担任组长。办公室设在教务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教务长兼任。他的职责是负责全学院优质课程的申请、流程管理和验收。各系(部)成立精品课程建设领导小组,由系(系)主任、教研室主任及相关教师组成。负责制定系(系)精品课程建设计划、经费使用计划、组织实施计划和课程组织计划。评估、检查工作等
三、精品课程建设基本流程
(一)项目申报
学院每学年进行院级精品课程建设申报。各系(部)根据课程建设实际情况,组织本系(系)教师以课程组(教师不少于3人)填写申请表。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精品课程项目申请表》经系(系)初审后报教务处审核。最后由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审核确定院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名单。每学年项目申请截止日期为当年11月30日。
(二)建设资金
对经批准的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给予一定的启动资金,列入学院年度预算。精品课程建设资金主要用于基础课程建设,可用于购买图书资料、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开发CAI课件、编制课程标准、总体课程(单元)设计、教材建设和教学参考资料等。材料、建立题库并参与学术研究。会议及组织课程检查评估、劳务费等相关费用。课程建设资金按照《课程建设实施方案》的安排分阶段拨付。对不按照课程建设方案实施的,将停止支持,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课程建设经费实行《教学研究和教改项目设立经费》管理制度,经费使用范围如下:
(一)采购课程建设、项目研究所需的图书、资料、计算机配套设备、耗材等;
(二)课程建设、项目研究所需的学术考察、考察及相关学术交流活动经费;
(三)印刷、复印、出版或者出版课程建设和项目研究成果的费用;
(四)与项目研究直接相关的其他费用;
(5)施工人员人工成本。
课程建设经费“专款专用”,《使用细则》由教务处、财务处制定并共同管理。资金核销按照相关管理制度执行。
(三)施工过程管理
精品课程建设日常工作采用课程建设负责人制度,由负责人负责制定并实施精品课程建设的规划、运行、自评等工作。精品课程负责人要根据《国家精品课程评价指标》体系中各项评价标准的要求,制定实施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每学期末进行自查,向院系(系)汇报,并编写《精品课程建设阶段性总结》材料并以书面和电子形式报送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处(教务处)。课程建设负责人发生变更的,有关部门应及时填写《精品课程建设负责人变更审批表》。经批准后,由原负责人向继任者办理建设工程和建设资金的移交手续。学院每学期进行期中检查,召开精品课程建设会议,总结交流精品课程建设状况。
(四)精品课程验收
精品课程建设项目每学年检查一次,验收时间为每年6月。凡经自评认为基本符合要求的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均按以下程序受理。
1、负责人填写《广州城建职业学院精品课程验收表》,填写《自评报告》《自评报告》《特色与创新报告》报教务处。录取申请截止日期为每年5月的3月30日。
2、负责人将与课程相关的课程标准(课程总体设计或课程标准)、教案(课程单元设计)、习题、实验指导、参考书目等提供给学院信息中心,并确保我院网站“精品课程建设”栏目正常开放运行。参赛课程还须提供3至4名带头教师(含课程负责人)45分钟的现场教学视频。同时鼓励在线上传课件或完整教学视频参与评审。 。视频必须充分体现教师风采、教学单位实际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并必须按照《国家精品课程教学视频在线访问技术标准》制作。含有实践教学环节的应用课程还应将实践教学全过程录像并发布到网上(包括设备环境介绍、导师指导过程)。
3.学院组织验收。优质课程的评选将通过网上初评和会议终审的方式进行。在课程自评的基础上,学院组织专家对课程自评结果和自评报告进行了初步审查。他们参照《国家精品课程评价指标体系》对各项指标进行考核,并一一评分,确定课程总分。撰写评价结论,提交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讨论。
4、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对专家组的评估结论和等级进行审查。验收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级。合格及以上者,发给《工程施工资质》证书。
4、精品课程奖励
评定为优秀的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确定为学院级精品课程,学院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奖励,并将获奖情况通知课程负责人、讲师。学院级精品课程优先推荐参加省级精品课程和国家级精品课程评选,并继续提供建设经费支持。
五、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施行。未尽事宜另行规定。具体解释权属于教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