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时期农产品消费量大,交易活跃。也是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多发时期。我们严格按照市食安委、省农委的要求和安排,积极采取多种措施,切实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现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情况通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精心部署
节日临近,市农委及时调整工作重点,认真总结全年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在认真分析我市农产品生产现状和安全状况的基础上,召开专题会议,部署节日期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强化值班制度,畅通投诉渠道;组织开展一系列聚焦农产品质量安全活动。
2、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一方面,结合年底各项农业培训项目、科技下乡、街道法制宣传活动,加强《食品法》等相关法律和科技知识的宣传培训。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等结合我市主导产业退耕还林国家后续产业培训项目,1000余名农民参加受过训练1月份,在我市云梯、胡乐等乡镇,通过科技下乡、街道法制宣传,发放了XX余份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册。分享。另一方面,组织监督检查,结合全市农业产业化获奖验收,检查了25家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1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37家种植养殖基地(标准化社区),提供信息面向龙头企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向广大群众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完善生产档案,帮助提高认识。要求不加工、不转运、不储存、不销售、不食用病死畜禽、农药残留超标蔬菜等有害农产品。如发现疫情,立即报告并妥善处理,有效控制疫情蔓延。另一方面,在全市努力下,成功举办全省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应急演练,锻炼了队伍,提高了食品安全意识,取得了良好效果。
三、突出重点,开展农产品专项整治行动
农业投入品市场治理。三月是各子经销商采购备货的时期。为加强种子市场源头管理,执法大队于当月9日、10日组织全市主要种子代理商参加宣城市种子代理商培训会; 9日、10日,该大队又召开宁国市年度种子执法活动启动会,对今年种子市场监管工作进行部署。严格控制种子收购,完善种子管理档案,对杂交水稻种子各品种、批次同时进行田间纯度鉴定。目前,已出动8名执法人员,抽检了20个品种。同时,下发宁国市农委《转发省农委关于加强两系杂交水稻种子管理的紧急通知》等材料70份,签订《种子管理承诺书》20份。
畜产品质量专项整治行动。根据省、市统一部署,按照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宁国市生猪肉市场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的要求,市农委将开展为期两个月的专项整治工作。今年25日起畜产品质量专项整治行动。严禁使用瘦肉精等非法药品和非法输入品,严格动物和动物产品检疫。会同工商、公安、城管等部门对全市冷鲜肉市场开展专项检查,严厉查处违法行为。专项行动以来,共出动检疫执法人员166人次,检查屠宰场4家、养殖场11家、市场21个、肉箱214个、冻库15个、肉箱154个。查获不符合规定的冷鲜肉70余公斤,并进行无害化处理。查处私自屠宰生猪案件1起。依法没收并销毁私宰未经检疫的猪肉42.5公斤、注水牛肉110公斤。市场销售情况良好。
水产品专项检验。共派出检查人员31人次,检查养殖企业2家、养殖大户3家。根据养殖品种状况和用药特点,组织开展药品储存现场检查。现场药品储存检查重点检查是否储存违禁药品。检查中未发现违法药品使用企业。对健康养殖示范场进行农场质量管理体系检查。农场记录不完整的,要求限期整改。
加强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市蔬菜办根据蔬菜生产季节变化,对金田生态、城郊蔬菜、胡乐口岸王溪大棚蔬菜基地等10个重点基地以及大华市场、中心农贸市场、苏果三个重点市场进行蔬菜质量安全检查超级市场。专项管理。共检测蔬菜产品255个,合格率100%。
4、狠抓标准化生产,保障供应
冬天气温低。针对雨雪冰冻天气对蔬菜、畜禽、油菜等农业生产不同程度的影响,组织科技人员深入基层,指导农民冬季田间管理,促进标准化养殖小区和健康农场建设。市场供应稳定。
五、强化职责监督,接受社会监督
加强职责监督,接受社会监督。建立举报投诉热线,严格落实值班制度,认真受理群众举报投诉,及时组织调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