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很常见,即使在年轻人中也是如此。高血压会损害血管和身体器官,导致许多健康问题和并发症,给患者的生命健康带来巨大的隐患。了解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对于降低血压非常重要。
1、吃盐过多
在引起高血压的环境因素中,高盐摄入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因素。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吃的加工食品越来越多。方便面、火腿肠、面包、早餐麦片、薯片、披萨、罐头食品、面酱等都含盐量较高。食盐摄入过多直接影响血压,增加心脏负担。
我国大部分地区人均食盐摄入量>12克/天,北方人可达12-18克/天,远远超过钠推荐摄入量6克/天。因此,限制钠摄入量是最有效、最经济、无副作用的降血压治疗选择。
2. 超重和肥胖
超重和肥胖是血压升高的另一个重要危险因素。腹部肥胖的人更容易患高血压、心脏病、高胆固醇、糖尿病、关节炎、慢性肾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等疾病。疾病。
我国35-64岁中年人超重率为38.8%,肥胖率为20.2%。您可以根据以下公式计算您的体重指数 (BMI):体重 (kg)/身高 (m²)。 BMI<18.5为体重过轻,18.5≤BMI<24为正常体重,24≤BMI<28为超重,BMI≥28为肥胖。研究发现,随着体重指数(BMI)的增加,超重和肥胖者患高血压的风险是正常人的1.16-1.28倍。通过减肥和保持健康的体重,您可以降低患高血压的风险。
3、维生素D缺乏
研究表明,许多高血压患者缺乏维生素 D。维生素 D 可以改善全身的血液循环,这对于心脏的正常运作至关重要。
维生素 D 缺乏诱发高血压有四种可能的机制:
❶参与RAS系统的启动。
维生素D缺乏会异常激活人体的RAS系统,导致人体分泌更多的收缩血管、血压升高的激素,影响体内的钠、钾平衡,从而诱发高血压的形成。
❷影响甲状旁腺激素的分泌
维生素D缺乏会导致血钙浓度降低,刺激身体分泌更多的甲状旁腺激素,从而导致血钙浓度在一定程度上升高。
❸影响血管内皮
维生素D缺乏会影响血管内皮,导致内皮弹性下降、血管硬度增加,进而导致血压升高。
❹增强胰岛素抵抗
研究表明,维生素D缺乏会导致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即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不仅会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还会增加患高血压的风险!
4.吸烟、饮酒
吸烟会促进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从而损害血管舒张,导致血压升高。同时,吸烟还会阻止血管内皮释放“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可以扩张血管、降低血压),从而导致血压升高。
酒精还与血压水平显着相关,尤其是收缩压(高压)。当男性每天饮酒超过60克、女性每天饮酒超过40克时,就会出现有害饮酒。我国成年饮酒者中有害饮酒者占9.3%。研究发现,限制饮酒时血压会显着下降。
5.药物因素
有些药物会引起血压升高,如避孕药、糖皮质激素如强的松、麻黄碱、甘草、非甾体抗炎药、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这种情况一般是可以逆转的。停药后,血压会逐渐恢复正常。此外,经常熬夜、缺乏体力活动、血糖、血脂异常等对血压升高也有一定影响。
6、精神压力
当人们精神紧张(包括焦虑、担心、心理压力、愤怒、恐惧)时,就会出现血压升高的症状。这是人体的一个主动调节过程。目的是增加主要器官的血液供应,让身体处于“备战”状态,当精神压力缓解后,血压就会逐渐恢复正常。但是,如果精神压力持续一段时间,血压会逐渐恢复正常。时间长了,你的血压就会不断升高,发展成高血压。
为了您自身的健康,建议您每隔一两年测量一次血压,以了解自己的血压状况。当发现血压异常时,及时进行调整,避免各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