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经理
8月份中国银行业新媒体排行榜。进入总榜单的银行有: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广发银行、兴业银行、平安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和中国银行招商银行。
工商银行再次占据主导地位,兴业银行挤入前十
7月新银行媒体双微观排名中,国有银行方面,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占据前三名,与上期一致。农业银行排名第五,较上期下降一位,交通银行排名第14;
政策性银行方面,中国进出口银行夺冠,农业发展银行、国家开发银行紧随其后;股份制银行方面,浦发银行、广发银行、兴业银行继续占据榜单前三名,平安银行、光大银行分列第四、第五位;城商行方面,宁波银行、杭州银行、锦州银行等也表现不俗;农商行方面,上海农商银行凭借本期优异表现挤入前20名。
此外,建设银行、招行信用卡、招行招聘分别位居微信总榜、信用卡排行榜、招聘排行榜第一。
从排名变化来看,城市商业银行在此期间取得了显着的飞跃。锦州银行、广州银行、宁波银行、南充商业银行表现良好,沟通互动明显改善;浙商银行、兴业银行等也都有不同程度的进展。
排名跃升
微博“马太效应”明显,微信负责流量
纵观8月份该行微博内容市场,存在明显的“马太效应”。在多家银行的官方微博中,只有“@ICBC”和“@PUDB”的转发获得网友回应较多。其他微博的内容传播量基本呈现两个数量级,差距明显,而转发抽奖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当前企业微博内容运营的畸形发展。
微信方面,从10万+文章占文章总数的比例来看,建行最大,有23篇文章力压全部10万+文章,成功问鼎榜首,10万+比例达到100 %;农业银行以35%的10万+比例紧随其后,工商银行以25%的比例排名第三。
值得注意的是,除国有银行账户内文章数超过10万条外,其余均已被股份制银行攻占。通过以“我的营销故事”为主题的团队投票活动,锦州银行脱颖而出,成为流量超过10万的城市商业银行中唯一的代表。
10万+篇文章比例
作为银行微信渠道的流量大户,信用卡官方账号在赚流量方面也是毫不留情。 “浦发银行信用卡”以43%的10万+条比例排名第一,“中信银行信用卡”、“农行信用卡”分列第二、第三。
信用卡10万+文章比例(注:10万+文章统计不包含群体数据)
“七夕”来临,各大银行都在玩“浪漫经济”
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七夕”近年来成为各大商家的必争之地,各种节日主题的促销活动也层出不穷。
各大银行自然不会错过这个节日营销机会。从抽奖活动到红包发放,从信用卡优惠到理财产品,各家银行都选择提前启动宣传模式,大力宣传自己的七夕活动的同时也不忘释放情绪。能量顺势而为,将“浪漫”、“礼物”与“理财”、“贵金属”、“刷卡”等连接起来,全方位激发用户的消费欲望。
从活动推广平台来看,微博上除“@工行”、“@广发银行”推出的七夕相关产品获得一定反响外,其余反响平平。这可能与大多数银行选择将推广重点放在微信平台有关。
在服务账号推送信息数量有限的情况下,“上海农商行”、“微商银行信用卡”、“浦发银行”、“民生银行”贡献了近三分之一的推送信息到了八月的七夕节。从花式红包到专版理财,从刷卡赢流量到积分兑换,银行在策划七夕活动时并不羞涩,而且活动也多种多样。其中,“招商银行”用其“甜言蜜语版”开启甜蜜促销,“浦发银行信用卡”更是利用AR为APP引流。
从该行七夕文章平均阅读量来看,推送文章数量与打开率之间不存在必然联系。找到能产生共鸣的情感点是刺激用户点击的根源。众所周知,七夕的话题总是离不开“单身”和“秀恩爱”两个群体。如何更精准地迎合他们的推送信息偏好,成为提高打开率的关键。当大多数银行选择“情侣类”促销模式时,“中行信用卡”瞄准“单身”,通过“七夕如何不被虐”的策略巧妙地插入广告,同样令人印象深刻。
七夕推送文章及阅读效果
在产能过剩的时代,节日营销所激发的情感需求日益成为当下大众的需求。这种基于节日建立起来的情感纽带与用户痛点的联系,不仅快速拉近了品牌与消费者的距离,极具吸引力的新玩法不仅提升了用户体验,也让品牌本身快速吸引消费者。粉丝并传播信息。效果值得称赞。
沉浸式传播打造营销新生态
该行微信平台因其庞大的用户规模和服务粘性,成为信息传播的始发地和中转站。用户通过自身的社交关系形成的社交链逐渐成为信息传播的载体。
近日,交通银行举办的广场舞比赛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8月18日,“交通银行微银行”推送“大家来比广场舞,观看投票抽金条”活动信息,利用广场舞社交拓展点燃传播源,并在同时,根据不同资产规模的用户设置不同的抽奖机会活动规则,既激发了用户的参与热情,又保持了用户粘性,可谓一石二鸟。
此外,“建行”于8月24日推出“测你不喜欢,看看你的颜值值多少钱”,真正启动了“颜值资本”竞赛。用户可以通过插入自己的头像照片来查看自己的外貌得分和分数。虽然贷款额度只是一个测试游戏,但有效激发了用户的深度参与和分享热情,增强了情感体验效果。
从《人民日报》前段时间推出的军装照片“沉浸式传播”可以看出,以技术为支撑、以人为核心的信息透明传播时代开始向我们走近。有专家表示,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应用,在媒体融合发展的背景下,从“客观新闻”向“沉浸式新闻”转变或将成为新闻生产的重要趋势和发展方向。不难看出,无论是媒体还是企业传播,这种将用户置身其中的互动模式才是其成功的根源。它为社会交往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为其创造了价值。
中国银行开展入职培训 招行招聘最受关注
本期各大银行招聘中心微信榜单中,“招商银行招聘”成功夺得第一名,“中国银行招聘”获得亚军,“宁波银行招聘”排名第三,“平安银行招聘”, 《中国银行招聘》《工行人才招聘》排名第四、第五。
其中,8月17日由“招商银行招聘”推送的“招商银行校园招聘|信息量很大,我们写了一年”,拉开了招商银行2018年校园招聘的帷幕。图片和文字的形式。一经发布,阅读量迅速突破10万+,受到高度关注。此外,8月中旬,“中国银行人才招聘”发起的“2017年新员工入职培训开班仪式”也取得了良好的沟通效果。
列表说明
该榜单对8月份国内部分银行的新媒体综合能力进行了评价,涵盖了政策性银行、邮储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等六大类银行。其中,农村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排名主要依据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2017年商业银行稳定发展能力“陀螺”()评价体系,选取综合排名较高的银行进行排名。评估。
新媒体排行榜反映了各大银行总行的新媒体运营状况,主要包括活跃度、传播力、互动力三个指标。 “活跃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大银行微博、微信平台的更新频率和服务状况。活跃指数越高,表明银行机构微博、微信平台保持及时更新,为用户提供更有价值的服务。信息。 “传播力”主要是指各大银行总行在微博、微信上发布信息的传播力。传播力指数越高,网民看到银行微博、微信消息内容的次数就越多。 “互动力”代表银行综合微博、微信发布信息的影响力。互动力指数越高,表示网民对银行微博、微信内容的回应越多。银行信用卡和招聘微信列表主要包括各大银行信用卡中心和招聘中心的官方公众号。从阅读量、点赞量等方面,选取总阅读量、平均阅读量、头条总阅读量、单文最高阅读量、总积分。微信公众号的评价采用八个指标:点赞数、平均点赞数、头条点赞总数、每篇文章最高点赞数。
(作者 | 侯新淼,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数据分析师总监)
如果您对本榜单及相关事宜有任何疑问,请微信留言联系我们。谢谢!
人民云——大数据中央厨房
中云大数据开放平台
中云是业界领先的智能舆情监测分析平台。注册只需一分钟,并且永久免费。
大众慕课
人民MOOC致力于成为党政干部学习新媒体、回应舆论的网络课堂,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文化的载体。
人民网舆情监测中心微信公众号
《网络舆情》
杂志发行部
“网络舆情”助力领导干部读网络
电话:
邮件:
培训咨询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