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一机走遍天下”的时代,为了日常支付的方便,很多人都会在自己的支付应用中启用“免密支付”功能。虽然大多数时候“免密码支付”的金额并不高,但如果不小心的话,还是可能给自己造成巨大的损失。近日,苹果App爆发大规模“无密码”诈骗事件,受害人超过700人。
从媒体报道来看,已有超过700名用户激活支付宝“免密支付”功能来购买App产品和服务。诈骗分子利用“免密支付”漏洞,绕过密码、指纹等安全验证手段,购买大量App产品和服务。
“免密支付”其实不仅仅是一个应用问题。 360手机卫士研究数据显示,近年来,围绕“免密支付”的纠纷和诈骗现象日益普遍。例如,一些视频网站、购物网站等平台在购买会员时会先推出“1分钱试用一周”。 、“1元体验30天”等活动,然后默认为用户启用“免密码支付”和“自动续费”两大功能。如果用户启用了免密码支付并且没有注意此条款,那么它非常有用。可能会有适当的月费。此外,不少电信诈骗者还会将各种木马、钓鱼网站伪装成正常的购物链接,引诱用户点击。一旦用户点击这些链接,诈骗者就可以通过免密码支付功能顺利转移用户的账户余额。
针对这一问题,360手机卫士安全专家表示,“免密支付”虽然给用户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也存在不少隐患。因此,用户在支付商品时,如果发现页面显示“我同意”,请谨慎对待带有“授权”等字样的条款选项,谨慎浏览,不要轻易授权“免密支付”等功能。同时,用户在设置“免密码支付”时,还应考虑在平台上消费的频率和金额。对于那些使用频率低或平均消费的人来说。对于额度较高的平台,用户尽量不要开通免密支付。
当然,只要使用得当,“免密码支付”还是可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便利。对于如何安全使用“免密支付”,360安全专家表示,“用户应避免使用生日、手机号码登录简单密码,以免被不法分子利用。在开通“免密支付”时,用户必须尽快给出密码,设置每月支付限额或单次支付限额,避免进一步损失。 此外,用户还可以安装安全应用程序,有效查杀木马、病毒、钓鱼网站、恶意软件等。预防高风险及时支付,让无密码支付真正成为拯救生命的选择。”
上游新闻▪ 重庆商报记者 孙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