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村推活动:河南上万农村老人电子医保卡信息遭窃取

2024-12-25
来源:网络整理

近年来,为了方便农村群众特别是农村老年人使用电子医保卡,一些获得电子医保卡准入授权的第三方平台会到农村开展推广活动,引导村民注册并激活电子医保卡。这种活动又称为“进村活动”。

但一些犯罪团伙也把目光瞄准了“推荐村”活动,将其变成了获取群众个人信息的渠道。去年以来,河南数万名农村老人在激活电子医保卡过程中偷偷开立支付宝账户,这些支付宝账户被倒卖给网络赌博、洗钱等犯罪团伙,成为转账和洗钱工具。

激活电子医保卡

数万村民个人信息被盗

在河南省邓州市桃营镇仁营村,记者跟随警方找到了几名个人支付信息被泄露的村民。据他们回忆,去年5月,村民们接到村卫生室村医的通知,聚集到村委会会议室,工作人员帮大家激活了电子医保卡。

村民:村医告诉我只要拿身份证就可以了。什么是支付宝?工作人员让你眨眼睛,张开嘴,然后按照他说的做。

警察:我过来激活电子医保卡可以优惠吗?

村民:好像老人买药有优惠。

乡镇卫生院是医保定点机构,村民自然相信卫生院发出的通知。那么是谁要求委托乡卫生院的呢?记者来到乡卫生院。工作人员表示,之所以组织村民统一激活电子医保卡,是因为有人拿着邓州市医保局开具的介绍信上门。

在这份介绍信中,明确写着医保局委托接入电子医保卡的第三方机构支付宝工作人员前往各乡镇开展激活和申领工作。所谓的第三方工作人员真的是支付宝的人吗?

犯罪团伙冒充第三方平台

专门选择偏远村庄作案

为查明该所谓第三方平台工作人员的真实身份,河南省邓州市公安局民警向支付宝进行了核实。他们得到的答复是,支付宝没有聘请相关人员在河南开展电子医保卡激活“进村推广”。 “工作。谁冒充第三方平台盗取村民的支付宝账户?

2023年6月,河南省邓州市公安局电信诈骗犯罪侦查支队接到南阳市公安局线索,邓州地区存在多个支付宝账户涉嫌为境外电信诈骗提供洗钱服务,并在线赌博.警方经调查发现,这些账户的主人大多集中在偏远农村地区。走访中,警方了解到,涉案个人支付宝账户是村民激活电子医保卡时开设的。进一步调查发现,协助村民开设支付宝账户的所谓第三方平台工作人员并非支付宝雇佣,而是陈某峰、唐某等人组织的专业犯罪团伙。

河南省南阳市邓州市公安局电信诈骗犯罪侦查大队民警张建兴:该犯罪团伙假借医保局或社保局工作人员授权到村,说他们正在为人民启动电子医疗保险。但事实上,他也激活了支付宝,并对支付宝进行了认证。

实名账户认证支付宝安全吗_实名认证支付宝账户_支付宝实名料子

2023年2月以来,该团伙以开通电子医保卡为幌子,先后在河南省尉氏县、通许县、西华县等县市的农村骗取村民身份证和人脸信息,并认证空白支付宝账户。进行认证,解除转账限制,然后将账户出售给跨境赌博和洗钱犯罪团伙。

2023年5月上旬,该团伙转移至邓州市,在3个乡镇的10余个村庄开展激活电子医保卡、获取个人信息的诈骗活动。为了避免被发现,犯罪嫌疑人专门针对年轻人少、老年人多的偏远乡镇。

据警方统计,该团伙在邓州市活动一个月内,邓州市近1500个支付宝账户涉嫌向境外洗钱组织转移资金,转移金额合计超过1000万元,最大转移金额超过1000万元。单笔转账金额为6万元以上。

最高120元

个人支付信息会以更高的价格转售。

2023年6月至2023年8月,公安机关奔赴全国多地抓获该团伙成员。经审讯发现,这是一个组织严密、分工明确、倒卖公民个人信息的团伙。该团伙将村民的支付信息、社交账号等包装为商品,层层倒卖给互联网行业的犯罪分子。

据警方介绍,为了赢得当地医保局和村民的信任,该团伙还成立了一家科技公司。该公司总经理为陈某峰、唐某。

这家所谓的科技公司旗下有十个集团。

第三组以陈某峰亲属黄某为组长,专门与乡镇医保工作人员、村医对接,约定进村时间,给各组分配任务,制作假冒支付宝公司和医保。局工作证。

这十个小组每天都要到不同的乡镇开展所谓的“进村”工作。

团队成员每提交一个支付宝账户,即可获得20元奖励。

河南南阳市邓州市公安局电信诈骗犯罪侦查大队民警张建兴:陈某、唐某将这些账户以每人60元的价格交给账户贩子。账户经销商将其出售给境外洗钱分子时,一个账户的价格约为100至120元。

据警方介绍,该团伙在河南多个城市作案,在各县市停留时间长达两个月。村民信息基本收集完成后,陈、唐将搬到其他县市。他们欺骗医保局和乡镇村委会的信任,他们称之为“开地盘”。

河南省南阳市邓州市公安局电信诈骗犯罪侦查大队民警张建兴:自己人做不到,就“卖地”给别人。还有其他代理商过来购买,每个村的价格是700元。

支付宝实名料子_实名账户认证支付宝安全吗_实名认证支付宝账户

在激活电子医保卡的同时,该团伙还为一些使用老年手机、不使用微信、抖音的老人,用手机号注册微信、抖音账号。这种行为称为“招募”。 。这些新账户还被转售给电信诈骗团伙,用于在诈骗过程的早期吸引流量。

警方在调取相关证据后发现,该案中有近1名公民信息被盗。通过资金渗透,警方追查以陈某峰、唐某为首的11名重大犯罪嫌疑人违法所得380万余元。

医保部门监管力度不够

相关工作人员受到处罚

在这起倒卖公民个人信息的特大案件中,犯罪嫌疑人得逞的关键因素是获得了当地医保部门的介绍信。正是有了这封介绍信的背书,乡镇卫生院的医生对这一骗局几乎没有怀疑,才允许诈骗团伙在农村公然收集村民的个人账户信息等信息。那么本来应该到位的核查和监管环节怎么就失效了呢?

案件侦查过程中,警方还找到了两名负责发放、开具介绍信的邓州市医保局工作人员。据工作人员杨某介绍,医保局负责推广电子医保卡,但他们人手并不充裕,冒充支付宝下属机构负责人陈某峰、唐某前来。上门说可以签保证书,免费推广电子医保卡。杨某及其同事接受了犯罪嫌疑人的邀请和小恩小惠,发出了介绍信。

鉴于邓州市医保局、医保管理中心工作监管不力,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泄露了大量公民信息。案件侦查结束后,公安机关将相关线索移送当地纪检部门,并由两人负责审查工作。对工作人员给予党内警告、记大过处分。

今年10月25日,河南省邓州市人民法院对此案作出判决:

认定陈某峰、唐某等32人的行为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对陈某峰、唐某等11名组织负责人分别判处二年以上四年以下有期徒刑罚款;

其余21人被判处六个月至三年不等有期徒刑,缓刑并处罚金。

针对本案暴露的管理风险,邓州市人民检察院向邓州市医保局提出检察建议,建议规范电子医保认证工作流程和保密规定,加强委托合作伙伴的资质审查并及时对分受托方进行监督。排查风险、督促整改,形成保护公民个人信息的合力。

(央视记者程勤黄健刁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