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随着5G技术的普及,我国全媒体产业将迎来黄金发展期……但我国全媒体运营专业人才,尤其是设计师仍存在巨大缺口、运营、营销和管理。”近日,中国电子商会大赛组委会副主任周明在第二届全国电子信息服务业职业技能大赛暨“北汽数字杯”全媒体运营商全国大赛启动仪式上表示, “全媒体运营老师是目前最有前途的职业之一。”
今年2月,“全媒体运营商”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列为“正式认证”的新职业之一。是指综合运用各种媒体技术和渠道,利用数据分析、创意策划等,从事信息的加工、匹配、分发和反馈,协同运作全媒体传播矩阵的人们。
但全媒体运营商并不是一个新职业。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院长黄新元指出,这个职业在我们身边已经存在,从业者数量也达到了一定规模。 “可以说,凡是能够进行产品曝光的媒体,都可以纳入全媒体行业。 。但不同平台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受众和内容形式不同。全媒体运营商必须在不同的平台上发布不同的内容。即使是同一个事件,根据平台的不同,新闻的表达方式也必然有所不同。调整。总之,改变角度和形式,为观众着想。”
据悉,近年来,我国全媒体行业市场规模保持快速扩张。 2017年市场规模7558.4亿元,同比增长21.5%。 2018年,行业市场规模约为9000亿元。
“随着5G等相关互联网技术的成熟和普及,我国全媒体产业将迎来黄金发展期,未来市场前景十分广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联络中心、北京联合大学机器人学院秘书长、学院综合研发创新中心主任盛宏宇认为,媒体形式的创新与融合也提出了新的发展方向。全媒体人才能力结构要求。行业的发展正在逐步走向技术领先。行业的发展产生了大量的全媒体运营和技术人才。需要。
在黄新元看来,未来社会对全媒体经营者的关注度和市场需求会越来越高,舞台也一定会越来越大,从事全媒体行业的人的就业福利也会越来越好。据招聘网站统计,2014年至2018年,全媒体运营相关岗位人才需求激增10.8倍。2019年,总就业机会达2235万个,其中直接就业机会527万个,同比增长11.8%。年增长10%。 “很多知名互联网公司,包括BAT、京东、新浪、今日头条、快手等,都急需全媒体人才,他们的年薪收入可高达30万-50万元。”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也在探索全媒体专业建设。在盛宏宇看来,总体来说,我国高职院校的全媒体或新媒体相关专业与新媒体行业的需求还有较大差距。例如,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相对滞后,专业发展缺乏个性;专业师资力量和资源供给不足,存在结构性矛盾;职业教育评价体系缺乏创新,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全媒体的新特点、新规律。
因此,如何构建科学、合理、适应性强的全媒体专业体系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盛宏宇认为,高职院校在开设全媒体运营相关课程时,人才培养目标必须明确,这就需要培养能够熟练运用全媒体技术在相应岗位开展实际工作的高技能人才。 。全媒体作品涵盖文字、图片、视频、音频、动画等多种形式,要求全媒体人才不仅具有良好的文案编辑能力,还需要熟练使用音视频编辑、图像处理等软件技能,并具有视频采集、编辑和播放的能力,还应包括前端页面的制作能力。
在课程设置方面,盛宏宇建议学校更新相关人才培养课程计划,增加符合全媒体行业需求的新课程,如“全媒体信息采集”、“全媒体内容制作” 、“全媒体界面设计”、“全媒体开发与应用”、“全媒体舆情分析”等,并根据每门课程的内容和特点,科学合理地设置教学时间,从而构建健全、完善的全媒体运营课程体系,为社会提供服务以及具有良好全媒体运营能力的企业、熟练的专业人才。
此外,他认为学校还应该搭建全媒体实训平台,模拟全媒体采编中心,对学生开展全媒体培训,并与行业内的全媒体企业对接,打造全媒体实训平台。传媒校企合作平台,为学生提供实践锻炼机会。 。 (记者孙庆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