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大国产手机厂商联手推出快应用标准,争夺互联网地盘,市场前景如何?

2024-12-25
来源:网络整理

近日,国内九大手机厂商(小米、中兴、华为、金立、联想、魅族、努比亚、OPPO、vivo)齐聚一堂,联合推出所谓“快应用标准”,推出快应用标准和即时应用生态联盟。

据了解,所谓的“快应用”是基于手机厂商自有的硬件和系统。用户无需下载安装APP,即可点击使用。

这是继TD联盟、硬核联盟之后,国产手机发起大规模扩张的又一大联盟。不少媒体将此解读为微信小程序即将对国产手机进行竞价,争夺最后一块互联网领地。然而,如今国内手机市场已经严重饱和。除了华为OV和小米仍有竞争实力外,其他各大手机厂商都在为生存而战。

在团队碎片化、人心分裂、市场走势已经明朗的环境下,这样的“平民联盟”能在公众中制造多大的麻烦呢?会对微信小程序产生什么影响?

“国产机”苏醒,但为时已晚

什么是“快应用”,它对普通用户有什么价值?为什么国产手机突然想到这样做呢?

根据百度的解释,“快应用”是上述九大手机厂商基于硬件平台联合推出的全新应用生态系统。该标准将于3月20日制定。

基础功能:快应用框架深度融入各厂家手机系统,可以在操作系统层面实现用户需求与应用服务的无缝对接,提高用户体验和应用服务的转换效率,支持生成桌面图标等保留能力。

基本特点:快应用采用前端技术栈开发,原生渲染,具备HTML 5页面和原生应用的双重优势。用户无需下载安装,只需点击即可使用,享受原生应用的性能体验。

小米联合创始人、副总裁、MIUI负责人洪峰在发布会上表示,“快应用”可以最大程度降低开发者的开发和推广成本,方便开发者一站式接入,实现跨厂商运行。洪峰表示,支持快速应用的手机设备数量很快将超过10亿。

我们来对比一下“小程序”的霸主地位:腾讯董事长马化腾元年表示,微信月活跃用户数已突破10亿。由于很多人使用多个微信,这是一个巨大的成功。茄子快船等应用拥有超过10亿用户。然而,2017年7月,“微信之父”张小龙曾表示,未来两年,小程序将取代80%的App市场。这就是九大手机厂商结盟的主要原因(引用新京报的对比图就可以说明问题)。

(图片:来自《新京报》)

微信小程序会取代app开发吗_微信小程序会取代app吗_取代微信的软件

由于残酷的APP预装影响用户体验,在APP和移动分发方面,国产手机一直扮演着灰闪的角色。

2013年被央视曝光的北京鼎凯公司曾单月闪现1.3-150万台,甚至提出年内销量3000万台的目标。这个数字占2014年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的近7%。如果对每个安装的软件收取0.7元到3元(最高10元)的费用,并且每台设备预装了15个应用程序,那么将为其带来超过1个应用程序。年收入上亿元,这是一笔巨大的利润。

据某手机厂商公开数据,2014年3月对手机预装软件的调查发现,国产手机平均预装软件15.25个,88%的用户表示遇到过预装软件软件并希望将其卸载。

这些疯狂的预装背后隐藏着一条巨大的灰色利润链。当然,这并不是全部属于手机厂商,部分利润也会被刷机者和BAT分销平台攫取。

为了对抗BAT对国产手机分销的挤压,2014年8月1日,国内一线手机厂商成立了一个名为“硬核联盟”的组织,也称为“智能手机生态联盟”,领导by 万卡媒体联手当时六大手机厂商(OPPO、vivo、酷派、金立、联想、华为、魅族)。联盟的宗旨是“实现业务共享”。一家企业可以代表联盟共同洽谈,提高CP分销和渠道效率,通过一个接口实现与多家手机厂商的合作。合作。

有分析认为,如果手机厂商齐心协力,将硬核联盟业务拓展到如今的“快应用”,提升用户体验,那么就不会出现目前被小程序困扰的局面。更为不利的是,国产手机虽然都采用谷歌操作系统,但兴趣爱好和开放能力各不相同。王艳辉分析,快应用是一个平台,需要吸引APP厂商的支持,这意味着需要大量的营销和宣传费用。而且,中国各个领域的标准很多,但真正能够推广的标准并不多。

除此之外,还有致命的危机。国产手机的竞争已经进入红海,不少像包千里这样的国产手机已经被淘汰。据余承东推测,未来生存下来的手机厂商只有3-5家。国产手机只有“半衰期”,总有一天有人会倒下。如何参与联盟与小程序的争夺战?

《半条命》国产机,最后的血战

公开资料显示,早在今年年初,由于担心被博通收购会给公司带来不确定性,高通就成立了一个局。小米总裁林斌、中兴移动CEO程立新、OPPO CEO陈明永、vivo CEO沉巍、联想CEO杨元庆等亲临平台为合作伙伴加油。

2015年,高通因非法垄断被国家发改委罚款60.88亿元(人民币),并多次被央视点名批评。 2013年,我国龙头企业华为、中兴、联想的手机利润率分别只有1.2%、-0.3%和0.4%,平均不到0.5%。但按照高通单方面公布的专利授权费率,他们必须支付手机零售价的5%。对于高通来说,费率水平远高于我国终端企业的利润水平。

随后,高通起诉魅族,要求赔偿5.2亿元。直到魅族同意接受高通的“霸主条款”,公开与联发科“分手”,事态才得以平息。

博通收购高通将对国产手机产生哪些影响?您是否担心博通会收取更高的专利费?

此前知乎上的提问是“为何博通要花天价收购高通,让中国手机厂商着急?” ”华山太白回答了这个问题:“与高通相比,博通的短期盈利资本运作模式有聚焦大客户、放弃小客户的倾向。因此,与苹果、三星相比,很多国产厂商可能处于相当不利的地位。 ”

早在2016年7月,华为、中兴、联想、紫光等27家企业就在成都成立了高端芯片联盟。该联盟的宗旨是聚焦高端芯片领域,旨在建立产业生态……

取代微信的软件_微信小程序会取代app吗_微信小程序会取代app开发吗

这个案例的寓意是,以“生态”为主题的联盟往往会让人想起贾跃亭的生态系统。就像拥有一大群微信好友一样,你不分朋友和敌人。看上去很热闹,但无助于解决问题。

中国手机联盟秘书长王彦辉(老姚)撰文表示,中国本土手机品牌已经占据了全球手机的半壁江山,中国市场有9家企业的市场份额甚至超过了中国本土手机品牌。超过80%。尽管中国手机品牌表现如此出色,但操作系统仍然由谷歌控制,手机生态系统也由谷歌控制。中国手机早就该联合起来做点什么了,但由于利益的关系一直难以有所成就,一些想法往往被扼杀在摇篮里。理想很充实,但现实还是很骨感。

颖观察:

过去,TMT市场被一家世界500强公司垄断,后来被分成了3家公司。

在某家公司垄断的年代,初创公司必须向各级申请手机才能安装。获得批准的人并不多。大多数情况下,他们必须走后门才能快速连接。连接互联网就更困难了。除了您的办公地点位于繁华市区之外,您还需要办理一系列手续才能连接。

更要命的是,它是按秒计费的,而且座机费非常贵,号码占用费也很高。即使一次都不使用,仍然要支付高昂的租金。它使人们使用电话和上网,人们感到恐慌。

拆分成三个500年老公司的三个公司肯定不是BAT。确切地说,它们是多年来一直戴着“垄断”帽子的三大基础电信运营商。后来BAT来了,一个搞社交,一个搞电商,一个搞搜索。一开始,财力雄厚的三大电信运营商根本没有重视这些小麻烦。只要他们三人掌控了网络,就没有人有什么可怕的。

后来微信就失控了。无论是被贴上售假、涉黄、违规的标签,都无法彻底击垮他们。于是,三大公司联手建立各种联盟,如IM联盟、 等,共同应对OTT(即微信)。

后来中国联通率先与微信合作,后​​来中国电信、网易又推出了易信。直到中国移动与微信合作,运营商之间的联盟才瓦解。

可见,随着互联网的开放和提速降费的推进,三大电信运营商联盟哪个不易受到腾讯开放业务的影响呢?

国产手机联盟对抗微信小程序,与电信运营商联盟对抗腾讯并无本质区别。这里引用王彦辉的观点:“联手抗秦之所以失败,是因为大家的想法不同。九大手机厂商联合起来对抗腾讯,结果都是一样的。”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