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崛起:从无名小卒到移动互联网新贵,巨头争夺新流量入口

2024-12-25
来源:网络整理

原标题《小程序不再小》

一场“新流量入口”争夺战不可避免。

两年多前还默默无闻的小程序,如今已经摇身一变成为移动互联网的新贵。

2018年7月,电商黑马拼多多赴美上市,小程序也算是功不可没。在微信还无法打开淘宝链接的情况下,拼多多的微信小程序不仅展示了产品,还为拼多多低价团购的病毒式传播提供了一条高速公路。无独有偶,四个月后,同程艺龙在香港上市。

在微信支付界面的第11格中,“火车票、机票”和“酒店”实际上都接入了同程艺龙的小程序。数据显示,同程艺龙约65.7%的流量来自其大股东腾讯的微信平台。

拥有10亿月活跃用户的微信,让小程序成为了B端的淘金地和难得的流量入口。

01 巨人登场

2019年被认为是小程序爆发并形成稳定格局的一年。

2017年1月9日,首批微信小程序悄然上线。一个月后,摩拜单车与微信联合宣布,用户只要通过微信扫描车身上的二维码,就可以直接进入摩拜单车微信小程序并扫码解锁。人们突然意识到,小程序是一个无人能忽视的风口。

阿里也意识到小程序拥有无限的能量。

2018年,支付宝推出STS计划,并宣布未来三年投入10亿资金,专门用于鼓励和孵化支付宝小程序生态中的创业者。今年3月21日,阿里巴巴旗下子公司阿里云、支付宝、淘宝、钉钉联合推出“小程序明星计划”,并宣布拿出20亿作为技术补贴和商户运营补贴,全力支持小程序开发者心无旁骛。

阿里巴巴一贯的战略方针是招纳所有能招纳的下属,全方位、全方位构建生态闭环,小程序的布局也不例外。

与微信小程序擅长社交、游戏等线上应用不同,支付宝小程序更擅长线下交易和服务。

阿里巴巴为支付宝小程序提供了七个核心入口:首页下拉、扫一扫、搜索、生活账户、收款、支付成功页、好友,力求打造一个操作闭环——即“小程序可以随处可见和使用。” 。

不得不承认,阿里巴巴的小程序有着先天的优势。

微信之父张小龙很早就意识到,小程序无法取代体验更好的应用程序,甚至无法形成忠实用户。此前,热门小游戏“跳一条”走红,但只是一时火爆,并没有形成忠实用户。因此,在小程序层面,想要获得流量和用户,只能靠不断输出爆款产品,但这条路并不好走。

除了输出热门产品,小程序还有一个天然的使用场景——生活服务。

用户讨厌安装每周或每月只使用一次的实用程序应用程序。虽然此类应用程序使用频率不高,但却是迫切需要的。作为App的替代品,小程序成为了最好的解决方案。

生活服务正是阿里巴巴最擅长的。

拥有10亿用户的支付宝以支付为主,近年来开发了多项生活服务功能。这也让很多用户习惯了使用支付宝来处理生活中的一些琐事,比如:水电缴费、社保公积金、免押金租房、出租房产等,依托蚂蚁信用。

阿里巴巴小程序深度涉足生活服务,极有可能打造生活服务新生态场景。同时,结合在供应链管理等方面积累的优势,将持续占领用户心智。

微信小程序的地位短时间内可能难以撼动,但随着更多玩家进入游戏,这块蛋糕正在不断被吃掉,而百度小程序就是其中之一。

与微信小程序、阿里巴巴小程序不同,百度小程序的差异化在于开放搜索、地图等重要入口,链接各B端合作伙伴,开放相关系统。大优势。

从场景来看,百度没有明确的场景定位,但百度小程序的显着特点是不仅可以运行在百度相关入口上,还可以运行在58同城、哔哩哔哩等其他App上。更诱人的是,百度将把自己的平台流量开放到小程序的开发者生态中。

以携程为例。当用户搜索某个景点的关键词时,百度APP会通过信息流推送该景点的相关文章,并嵌入携程的机票预订(火车票、门票)小程序和酒店预订小程序。在文章页面上。

有媒体指出,百度小程序解决了用户信息获取的需求,但问题是百度没有社交关系链。广告或许能够激励用户第一次使用,但很难再次留住用户,更不可能积累流量。 。

不可否认,互联网三大巨头BAT抢先布局小程序领域,这意味着整个行业已经对小程序的战略价值达成了共识,但在幕后,其实反映出的是移动互联网的崛起。已经换到了新的战场。

02 布局逻辑

不管你承认与否,互联网流量正在遇到瓶颈,流量成本已经变得昂贵得令人望而却步。

在流量红利面临增长停滞之际,BAT抢占了小程序的制高点。这背后的布局逻辑,作者可以总结为以下三点。

1. 更高效的连接

移动互联网时代,所有的信息和服务都封装在APP中,导致APP之间形成一个又一个信息孤岛,无法相互交换信息。而小程序可以被系统统一检索,甚至可以直接搜索到小程序中的内容。可以说,小程序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这种信息隔离的状况。

以电商平台为例,在信息孤岛的逻辑下,有四个步骤:look(产品)、(电商平台)、find(搜索)、buy(购买)。不过,添加小程序后,就可以减少到两步。 : 看看就买。

这一流程的减少,正是因为小程序缩短了操作步骤,消除了APP之间切换的成本,从而带来了更好的用户体验,提高了效率。

2、加速线上线下融合

和长尾应用一样,长尾场景也在线下存在。比如在机场、车站、景区等,如果在这些场景下使用APP来服务用户,不仅效率低下,而且成本高昂。

小程序是一个更好的选择,它轻量、简单、开发成本低、负担轻。对于商家来说,收集用户画像、创建会员档案也更加容易。

例如:率先开辟智慧零售场景的永辉超市,不仅有“超级物种”和社区店,还推广自己的APP。

每当午餐高峰到来时,写字楼周边的白领都会去超级物种购买盒饭和饮料。虽然有自助收银机或扫描二维码结账,但无法改变人群。

随着永辉超市小程序的开发和上线,会员数量成倍增长,留存率达到60%。数据比任何表达都更有力量。

3.打造自己的生态闭环

这也是BAT将小程序置于重要战略地位的原因。未来,互联网行业的竞争将不再是一人之战,而是上升到生态圈的新高度。

借助小程序,BAT可以构建和完善自己的生态系统,成为移动互联网的基础设施,将流量分配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结论

小程序的下一个趋​​势是什么?笔者做了一个简单的总结。

从用户习惯来看:对于用户来说,他们只会下载一两个同类型的应用程序。一方面是手机内存不够;另一方面,即使你下载了一堆同类型的应用程序,打开它们的频率也会很低。而且,有了BAT三巨头的背书,用户也乐于使用小程序。

另外,APP是重功能应用,功能比较齐全,而小程序是轻功能应用,用完即走。对于不需要APP的应用,小程序可以更轻松、成本更低地完成订单转换。

小程序的作用是连接更多的线下服务和场景,小程序码也已经与二维码关联起来。既然用户已经有了成熟的二维码使用习惯,小程序码当然不是问题。

线下门店可以利用小程序将线下流量转化为线上。例如餐饮行业可以利用一些简单的小程序开发工具来开发简单的餐饮小程序,实现线下扫码点餐和线上外卖。送货。

此外,通过积累在线用户及其消费行为,可以帮助商家识别自己的用户,实现O2O闭环。

小程序开发已经三年了。虽然时间不长,但是人流量却惊人。无论是从使用习惯还是应用场景来看,小程序都不再“小”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