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本文之前,请先点击上方蓝色字体“掌上胶州”,然后点击“关注”,这样您就可以继续免费接收胶州资讯,并且每天都会分享。订阅完全免费,因此请随时关注。
网站建设小程序制作+胶州微信
在胶东机场建设及搬迁过程中,胶州某食品公司负责人利用伪造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土地承包合同》骗取搬迁补偿费260万余元,最终被判处十年监禁。令人意外的是,该负责人却犯了错,在楼道里寻找了一个小广告电话号码,然后制作了两张《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地摊上还刻有官印。
近日公布的判决书显示,陈某某是胶州一家食品公司的负责人。 2015年8月,在胶东国际机场项目搬迁过程中,陈某某为了获取更多补偿,使用伪造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骗取搬迁补偿费220万余元。同时,陈某某还伪造与胶州市某村的土地承包合同及证明,骗取拆迁补偿费、租金、利息40万余元。
其中,胶州市某村原村长王某某、村支书邝某某明知土地承包合同及证明是假的,但仍签字帮助陈某某骗取拆迁款。
更离奇的是,陈某竟然大胆打假电话:陈某询问朋友是否认识打假电话的人,朋友称小区楼道里这样的电话很多。陈某某竟找到了一个电话号码,并与其联系后,制作了两张假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陈某某将这两份《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提供给拆迁队,拆迁队将其部分房屋作为合格房屋进行补偿,从而获得额外拆迁补偿费220万余元。
青岛胶东国际机场
陈某某伪造了与胶州某村的土地承包合同,并要求该村原负责人和文件签字。随后,他到胶州找到了一个带有印章的路边摊,按照同样的图案,在摊位上刻了一份。合同上盖有同样的公章。最终,陈某某利用伪造的土地合同骗取国家拆迁补偿费,退还租金和利息40万余元。
至于假货,陈某某称,他用完后就扔掉了。
案发后,陈某某拒不承认自己利用伪造证件骗取国家拆迁补偿金的事实。直到得知胶州某村原村长王某某、书记员匡某某都承认了,陈某某才最终承认了诈骗罪。庭审中,法院据此驳回了陈某某及其辩护人关于陈某某投案自首的辩护意见。
法院经审理后开庭审理。陈某某伪造了《土地承包合同》、《证书》、《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等材料。相关单位陷入误会,以伪造材料为由对陈某某进行了赔偿。数额特别巨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王某某、匡某某帮助陈某某实施犯罪,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
青岛胶东国际机场
陈某某到案后,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实,退还全部赃款,可以酌情从轻处罚。邝某某、王某某均主动到案,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犯罪事实,且没有获得任何赃款份额。依法可以对两人从轻处罚。
最终,法院判处陈某有期徒刑十年,并处罚金十万元;王某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并处罚金人民币3万元。缓刑期间依法实施社区矫正;匡某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并处罚金人民币3万元。社区矫正在缓刑期间依法实施。
本案中,陈某某的诈骗手段简单、原始,漏洞明显。但负责审查的相关部门却不够细心。法律文件中所显示的胶州办事处和青岛拆迁服务有限公司应当吸取本案的教训。吸取教训,认真反思工作中的错误,不要再犯类似的错误。资料来源:法治青岛、大沽河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