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谈中美教育差异:中国教育更适合大众,过早留学美国不利成长

2024-12-27
来源:网络整理

在大多数人看来,一个国家越发达,其教育就应该越好。所以很多人都觉得美国在世界上的地位这么高,是一个世界级的国家。如果他们的孩子能够去美国读书,一定会受到良好的教育。所以,为了孩子的未来,很多家长辛苦了一辈子,把赚到的钱都用来资助孩子出国留学。感觉有点累也没关系,吃普通的衣服,普通的衣服就可以了。的。

然而,长期旅美的杨振宁在接受采访时公开表示,中国教育比美国教育更适合大众。他觉得很多家长的观念是错误的。美国的中小学甚至大学教育可能不如中国。过早送孩子去美国读书,对他们的成长不利。众所周知,美国是一个崇尚自由的国家。很多人都喜欢无拘无束的感觉,但过多的自由和缺乏约束并不是一件好事,尤其是对于已经养成自律习惯的孩子。

在美国,许多儿童在很小的时候就接触过烟草、酒精甚至毒品。如果让你的孩子长期和这样的孩子打交道,你的孩子学会怀孕只是时间问题。他们养成坏习惯很容易,但父母想要纠正他们的坏习惯却相当困难。有的父母甚至一辈子都不让孩子改正。此外,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送孩子出国,对孩子的心理也会造成伤害。他们感受不到父母对他们的爱,也感受不到父母对他们的陪伴。时间久了,孩子和父母的关系就会变得冷漠。后期父母想要修复这种关系也是非常耗时且极其困难的。

而且,杨振宁还觉得,从教育方式来看,中国的教育也比美国更好。中国更加注重给孩子灌输基础知识,现在注重全面发展,这让孩子掌握了更扎实的基础。但美国不同。美国注重知识的个性化发展。如果你是一个非常有天赋的孩子,那么去美国留学是一个不错的决定。但事实上,真正有天赋的孩子只是少数,大多数孩子都属于比较普通的群体。

当然,即使你在某方面有非凡的天赋,最好还是先让孩子在国内接受基础教学,然后再送他们去美国接受更专业的教育。因为只有基础打好了,才能建好高楼。杨振宁就是这样一个生动的例子。他很小的时候就已经表现出了数学方面的天赋,但他的父亲并没有急于求成,而是让他先打好基础,让他多读孟子的书。 ,同时考虑到艺术和科学。果然,这样的基础教育对他以后的帮助是很大的。

但并不是所有的天才都需要先接受基础的教导。有些天才更加个性化。他们做事自由,喜欢做自己想做的事,不喜欢受到外界的束缚。所以对于这样的人来说,他们更适合美国的教育。 。杨振宁还以费曼的故事为例,向大家讲述了中美教育的差异。费曼也是一位杰出的物理学家,曾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对于这位物理学家,杨振宁评价说他是一个独特的人。

是什么让费曼与众不同?大家应该都听过这样一句话:天才和疯狂根本就是一回事。费曼是一个一生中兼具天才和疯子特征的人。他从小就表现出了非凡的天赋,长期在家修修补补就能修理电器。渐渐地,他不再满足于在家修电器,开始为别人修电器。只要有人拿着电器来找他,他就能修理。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此人在物理学方面有着非凡的天赋。上学后接触物理后,他更加喜欢物理了。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他也喜欢思考并用行动来证明。因此,他做了很多荒唐的事情,比如向后撒尿,以证明排尿不是靠重力等等。

他就是这样一个看似不靠谱的人,但是他的天赋却是无与伦比的。他13岁就完成了微积分,24岁就已经成为哈曼顿项目的成员,研制原子弹,然后才获得博士学位。研究过程中,费曼闲着没事也喜欢调侃同事。毕竟这项研究属于机密,平日里不准与外人接触,所以他只能跟同事们开个玩笑。他把目光投向了保险箱,用自己聪明的头脑破解了密码,拿走了里面的绝密文件。他还在保险箱里留下了一张极具挑衅性的纸条,上面写着:密码太简单,根本没有挑战性。

有一次,他的同事打开柜子,惊愕地发现里面只剩下一张纸,所有机密文件都不见了。因为如果失败,他将被指控泄露机密并被逮捕和审问。当他快要哭的时候,费曼缓缓走出来,把他带到另一个保险箱前,打开,让他看里面的文件。当他的同事看到里面的文件时,激动得哭了。没有什么损失,他的生命也得救了。从此,费曼开锁取文件的恶作剧传开,大家都开始对他警惕起来,生怕他随意接近自己的保险箱。

参加这项研究后,他前往加州理工学院任教,在那里他结识了很多“知音”。他觉得这些强者与他“相似”,所以他只想在这里授课。哪儿也不想去。但当时他已经是世界级的科学家了,很多大学都想招收他。芝加哥大学甚至为他提供了巨额薪水。但他不为所动,甚至还写了一封非常搞笑的拒绝信。芝加哥大学收到信后无言以对:天才的心思是猜不透的。

中美教育_中美教育的差异英语作文_中美教育普及率对比

讲完费曼的例子,大家应该就能看出中美教育的差异了。美国注重个性发展。像费曼这样有才华、有个性的人,在美国是可以得到合适的成长空间的。如果把他放在中国这样的环境中,他的成就可能不会那么高,因为各种规则的约束可能会抹杀他的本性,天才可能会被直接贴上疯子的标签。

诚然,杨振宁在中国最危险的时候没有和钱学森一起回国,但这并不是他的初衷。

他当时正在研究前沿物理研究,回国后短期影响很小。而且,他的岳父是原国民革命军中将杜聿明,目前仍被作为战俘关押。回国之后,他大概只是做研究,更谈不上研究了。我可以去一些偏远的农场工作吗?

但杨振宁却以另一种方式报效国家。

中国科学院院长周光召表示:杨振宁为中国培养了至少10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5名大学校长。

清华大学校长王大中表示:杨振宁把清华的三大物理研究领域提升到了世界一流水平。没有杨振宁,就没有今天的清华大学物理系。

杨振宁为何能取得如此高的成就?当然和他优异的数学成绩是分不开的!

至于为什么他的数学成绩那么好,他曾在1983年说道。

1983年,杨振宁向中学生介绍自己的学习历程时,特别提到了一个人。

他说:“有一位数学家刘训宇先生,写了很多通俗易懂、极其有趣的数学文章。我记得我读过他关于智力测试的文章,然后我了解了排列和奇偶数。”排列是极其重要的数学概念。”

杨振宁、李政道

刘训予是中国著名数学家、教育家。他和杨振宁的父亲是同学。

他有多厉害?让我举个例子。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所像神一样存在的中学:春晖中学。

这所学校的美术老师是丰子恺。

音乐老师:李叔同。

语文老师:朱自清、朱光潜。

书法班:于右任。

中美教育_中美教育的差异英语作文_中美教育普及率对比

此外,蔡元培、蒋梦麟、何香凝、叶圣陶、张大千、巴仁、廖仲恺、黄炎培、陈望道等前来讲学。

数学老师是谁?是刘训予。

所以,在数学教育这个领域,刘训妤绝对是民国大师级别的存在。例如,美术老师丰子恺就经常向刘训妤请教。

丰子恺说道:

“我认识了荀彧之后,他就开始写这些文章,每次他发表的时候,我都会读。吸引我去读的是它们有趣的主题,我常常在不知不觉中被引入数学的世界。”

每当我想,如果以前有这样一本数学书,也许我就不会放弃数学……

其中一首《韩信令兵》给我留下了非常不好的回忆:

这篇文章发表时,我正患有眼病,医生告诉我不要在灯下看书。不过,我收到了杂志,坐在灯下一口气读完。第二天我的眼睛很痛,我又去看了医生。 ”

我特地找到了刘训予的书给孩子读。我的孩子现在六年级,通常接受数学辅导。有时他觉得上补习班有点无聊。但是当他读到这本书的时候,他觉得很有趣,而且他在补习班学到的东西也可以学以致用。我看了一个小时。一般情况下,他坐十五分钟后就会活动一下臀部。

这套书里有三本书是我给孩子们读的。一是《马老师数学讲座》,主要讲如何用图解的方法解决一些四道算术题。

第二本书《数学兴趣》主要讲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我们说一切都是数学,通过一切来学数学是最快的。

第三本书是《数学的花园》,有点难。它涵盖了函数、连续性、归纳函数、微分、积分和总集等概念,以及它们运算的基本原理。虽然有点深,但是讲解方法很好。我的孩子已经六年级了,还能理解部分内容。

本书适合小学生和初中生,可作为他们的自学教材。让他们自己学习。

刘训予儿童数学书籍三册。原来数学是可以这样学的。

69元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