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独角兽金融张明远
年末年初,银联云闪付推出疯狂补贴模式。
一是12月12日至12月23日连续12天,银联APP携手全国各商业银行及40万家线上线下商户推出“双12半价补贴节”活动。补贴节尚未结束,银联APP“七个红包”活动已启动。用户可以使用云闪付APP刷卡还款、转账、到店扫描二维码即可消费7个红包。
(云闪付APP截图)
支付领域如此大规模的补贴近年来并不多见,云闪付即将发力。
重塑一个庞然大物有多难?
2018年11月26日,银联宣布银联APP用户数突破1亿。当移动互联网红利消失、移动支付市场竞争激烈时,升级一年的云闪付交出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
(截图自中国银联官方微博)
过亿用户的成绩单离不开云闪付的疯狂补贴。过去一年,银联的补贴活动不仅限于自身的“6月2日”节日,还与各商业银行、线下商户合作开展“双十一”、“双十二”等传统互联网营销活动、线上电子支付等。商业公司“花钱”很多。
银联公布的数据显示,双十二当天银联APP新增注册用户100万。银联移动支付交易总数同比增长800%,交易金额同比增长624%,均创历史新高。
“补贴的目的就是为了征服市场。”一位支付行业资深人士告诉独角兽财经,云闪付的意图非常明显。一是为了在移动支付领域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二是让消费者使用云闪付成为一种习惯。 ”
那么,云闪付的巨额补贴真的能达到这个目的吗?云闪付能否凭借补贴打造支付领域巨头?
“这些补贴似乎都被羊毛党拿走了。和以往一样,云闪付的补贴都被羊毛党针对了。”上述商店负责人感叹道。活动开始前,不少论坛就已经为联盟闪通准备了“羊毛收割攻略”。在QQ上搜索“云闪付”、“羊毛”等关键词,有很多相关群组。 “羊毛党”并不是当前用户。活动奖金结束后,真正剩余的用户非常有限。
(截图来自网络及QQ群截图)
此外,融360大数据研究院主编殷彦民向度角财经分析,“活动推广不到位,使用不方便。即使是我们合作的很多商家,在使用过程中优惠活动的宣传也做不到位,店员甚至不知道有这样的折扣。很多商店甚至因为设备无法使用等问题,要求消费者使用微信或支付宝付款。”
更残酷的是,数据显示,支付宝和微信财付通依然占据着90%以上的市场份额。尽管银联云闪付用户规模过亿,但根据易观千帆指数显示,银联云闪付日活跃用户数为481.4万,月活跃用户数为1169.8万。日活跃用户和月活跃用户仅占用户总数的4.81%和11.7%。
易观金融中心高级分析师王鹏博表示,云闪付没有支付宝一样的金融矩阵门槛,也没有微信一样的社交关系门槛,这使得云闪付无法与互联网两大巨头竞争。支付。补贴会在短时间内带来用户增长,但留存会是一个问题。
云闪付还剩哪些卡?
看来,这种疯狂的补贴,已经变成了“亏本赚大钱”了。不过,作为银联的“儿子”,银联手中握的不仅仅是“补贴”卡。
尹彦民表示,银联支付虽然仍受到支付设备的限制,但便利性和体验仍需提升。不过,银联也有自己的优势。银联是中国最大的发卡组织,直接拥有数量庞大的持卡人,也有资金实力。
此前,银联公布的数据显示,银联可支持工商银行、交通银行、中信银行、招商银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华夏银行、平安银行等18家银行的65种信用卡在线申请;支持绑定境内所有银行卡,多家银行230名持卡人可通过“云闪付”使用银联二维码支付;其中,90多家银行开通了借记卡余额查询,80多家银行开通了信用卡账单查询和信用卡还款。
这意味着,通过云闪付APP不仅可以轻松管理多张银行卡和信用卡,还可以零手续费实现跨行转账和信用卡还款。
对于C端用户来说,银联云闪付足够便捷,可以操作所有与卡相关的功能。用户可能会因为免费银联转账、还款等原因放弃第三方支付平台,将银联云闪付变成“手机银行卡包”。
“银联闪付和支付宝是非常有代表性的第三方支付机构。支付宝代表了基于某些业务而发展起来的一系列支付或金融机构,银联闪付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整个银行业。促进和扩展在线支付技术。”一位支付研究人员向独角兽金融分析道。
上述研究人员还表示,作为我国银行卡标准组织,如果支付硬件条件满足,银联在境外可接入方面可能会表现出一定的优势,这也为银联APP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
2018年9月,中国银联宣布银联银联APP已向香港、澳门持卡人开通服务。香港、澳门的银联卡持卡人可享受与内地持卡人同样安全、便捷的本地及跨境移动支付服务。银联还与港铁公司达成合作。使用银联APP的用户将可以在香港地铁直接扫描二维码通过闸机。目前,联动闪付APP用户可在境外23个国家和地区的近6万家商户扫码支付。
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中心主任薛红艳分析,与支付宝、财付通相比,云闪付更像是一个开放的通用标准。以银联为平台,银行、手机厂商、支付机构都可以推出自己的云闪付。作为支付工具,这种生态运作可以聚合各方力量为自己所用。这也是云闪付在市场格局初步形成的情况下,仍大力补贴客户拓展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