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4652字,阅读时间约14分钟。
复制“国内经验”,现金贷依然是海外赚钱的好生意。
记者丨廖萌
“躺着也能赚钱”曾经是现金贷行业从业者最深的感受之一。直到监管部门采取严厉措施,现金贷才变得声名狼藉,失去了在中国的生存空间。
但尝到甜头的商人却不肯放弃。他们带着资金和团队起航,将目光瞄准了越南、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随后继续延伸至非洲、南美洲的多个国家。要么高利贷赚快钱,一枪就跑;或将业务纳入当地监管红线并在许可范围内经营。
几年后,中国的经验被复制到海外,海外现金贷仍然是一门“悄悄赚钱”的好生意。近期,随着上市金融科技机构财报的陆续披露,相关公司海外业务板块的营收情况再次引起市场公众的关注。报告期内,新业科技国际业务收入4.47亿元,同比增长165.9%。召回公司元老顾明担任印尼业务首席执行官;嘉银金科瞄准尼日利亚,贷款规模和收入水平大幅提升。
单笔贷款年化利率146%,贷款金额1000-2000元,还款期1个月……在小额、短期、高息借贷的特点下,机构纷纷把中国的现金贷经验带到海外重演。 “海外现金贷模式是典型的中国玩法。” 6月28日,一位学员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直言。经历了无序战争之后,出海的现金贷平台也开始思考,走在钢丝上的金融企业如何在监管和获客的压力下走得更远、走得更久。
出海
走得更远
今年是庄菲(化名)驻扎印尼的第五年。 2018年,庄飞所在的金融科技机构拓展了海外业务板块,他自己的生活重心也转移到了海外。
“2017年前后,印尼成为境外现金贷的第一站,我们公司只能算是第二批,到2019年业务正式上线时,印尼现金贷市场已经有很多中国玩家了。”庄飞回忆道。
2017年这个时间节点对于互联网金融领域的从业者来说并不陌生。当时,随着超息贷、校园贷、套路贷等话题越来越热,现金贷在国内受到诟病。 2017年底,《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发布,明确小额贷款综合年利率不得超过36%,同时要求从业人员暂停发放“现金贷”业务。无特定场景、无指定用途的小额网贷。贷款,逐步减少现有业务,并限期完成整改。
监管重锤落下,现金贷恐慌出逃。随着时间进展到2018年、2019年,P2P迎来全面退出和转型的浪潮,部分机构也瞄准海外,展开新的业务布局。 “当时国内的现金贷平台太多了,在规定出台之前,玩家就已经在试水海外市场,‘盘子’越小,转账的速度就越快。像大拿(漳中)、喜多(闪银) )),他们是第一批部署的,并很快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庄飞说。
获客、授信、借贷、催收……现金贷玩家已经将这种贷款模式从国内转移到了海外。不仅限于印尼,中国的现金贷还扩展到海外多个国家。东南亚邻国包括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北边是俄罗斯,横跨欧亚大陆;再远一些,还有非洲的尼日利亚、肯尼亚,以及南美洲的巴西和墨西哥。这些一度被现金贷玩家寄予厚望,以效仿中国。经验的试验场。
庄飞进一步解释了为什么要设这些地方。 “业务发展思路大致相似,进入一个新市场时,团队会首先考察该国的基本情况,包括人口规模和结构、互联网接受程度、金融覆盖率等,充分评估当地市场对现金贷的需求因此,会有很多国家可供选择,而候选国家通常具有经济相对欠发达、金融投资积极性较低的特点。”庄飞指出。
与中国一样,海外现金贷玩家也是鱼龙混杂。庄飞表示:“海外现金贷模式是典型的中国式玩法,有牌照的玩家更加注重合规,稳步前行。也有一些公司的策略是赚快钱。粗略评估一下,当地的情况,他们会迅速将贷款系统上线并运行,如果不起作用,就改变它,这样的机构正在不断寻找新的地方。”
掘金
现金贷在海外“滚滚”
复制中国的经验,现金贷仍然是海外赚钱的好生意。
金融科技行业从业者常斌(化名)表示,现金贷在海外是“金块”,而东南亚能做到的地方就是印尼。从中国现金贷团队最初推出到现在,这个国家在经历了野蛮生长之后,也逐渐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行业发展机制。周边其他国家也有团队在做,但规模没有印尼那么大。
2023年5月末,蚂蚁集团前国际业务CRO顾明回归芯业科技的消息引发热议。经北京商报记者证实,顾明已正式出任芯业科技印尼业务CEO,直接向集团CEO李铁铮汇报。现有的印尼市场、产品、运营、资金、风险以及印尼当地团队都会向顾明汇报。对于顾明回国后的重点,据接近新业科技人士透露,顾明将重点深入布局印尼业务,强化公司印尼本土管理能力,发展科技创新业务,不排除独立资本运作对于子公司。可能的。
芯业科技2019年开始拓展国际业务,其中印尼市场贡献了其大部分收入。目前,鑫业科技在印尼整体交易规模位居市场前三。据芯业科技2023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报告期内国际业务营收为4.47亿元,同比增长165.9%,占公司当季度总营收的14.7%。在印尼业务中,由当地金融机构融资的交易金额比例从2021年同期的10%上升至2022年第四季度的63%。
同样在印尼,还有(养千餐)、嘉银金科、(汇丽集团)等。从印尼出发,养千餐也将业务延伸到印度、巴西、墨西哥等不同国家,嘉银金科也开始开拓非洲市场。北京商报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获悉,嘉银金科已停用其在印尼的平台,并将于2022年底更换为新的持牌平台。
在2023年一季度财报中,嘉银金科还提到,将通过加大对印尼的投资力度,继续探索当地市场的商机;尼日利亚业务的贷款规模和收入水平大幅提升,已达到一定规模,为公司未来非洲市场的拓展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摸索前行的过程中,赶上中国现金贷浪潮的机构也遭遇了一些经营失败。养千餐目前仅保留印度和巴西运营实体的存在,但没有实际业务发展。对于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杨千灿向北京商报记者解释称,公司较早进入巴西市场时,巴西当地对网贷的接受度还比较浅。经过综合评估,公司将重点转向其他区域。 。印度是由于双边政治关系。
对于中国现金贷在海外的发展现状,常斌感叹:“中国人实在是太忙了,国内同行也在海外互相虎视眈眈,海外业务在市场渗透方面也面临着压力。”
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以印尼市场为例,目前印尼借贷行业主要分为三类业务业态。第一类以现金贷为主,中国玩家占比超过80%。领军机构包括新业科技、(移动)、(如魔)、(.AI)、(银山)、(猎豹)、钱罐子等。此外,还有一些有国内背景但只在海外运营的机构。此类实体在印度尼西亚受到监管限制,需要获得运营许可证。
另外两个类别是供应链金融和穆斯林金融,这两个类别更具印尼特色。其中,供应链金融为当地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线下依赖度高,利润空间较小;穆斯林金融是针对穆斯林人口的,是为宗教服务的固定金融形式。这两类业务的参与者主要是印尼本土企业,中国企业参与较少。
李宇(化名)是某金融科技公司海外用户增长业务负责人。几年来,他一直是公司开拓新业务领域的“先锋”。在李宇看来,国内同行在海外开展现金贷业务时,主要压力来自于获客竞争和贷后业绩竞争。当参与者涌向某个区域时,获客成本就会上升。一旦行业或政策发生变化,部分参与者将退出市场,短期内将对贷后管理产生影响。
“现金贷是一个细分行业,借款人多人借款、分担债务是常有的事,一举一动牵一发而动全身,互相影响。”李钰补充道。
展览业务
倒逼地方政府完善监管体系
中国现金贷玩家的到来也倒逼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完善监管体系。
根据多位受访者提供的信息,国外的现金贷业务模式与国内类似。借款用户通过网络渠道申请贷款,主要特点是金额小、期限短、频率高、无场景。在印尼,日利率最高不超过0.4%,按此计算印尼单笔贷款年化利率为146%;在菲律宾,当地法规要求每日最高利率不超过3.6%...
这一贷款利率水平远超国内监管红线要求。此外,从贷款期限来看,海外国家的现金贷产品多为1个月的短期贷款,部分产品可达3个月。信用额度大多在1000-2000元之间。
“贷款金额和周期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系统计算的结果。现金贷是线上业务,在进行信用评估时需要大量数据支持。不同国家对数据来源和数据完整性的要求不同。例如,印尼居民将拥有独立的身份证,但现金贷款机构对用户数据的访问非常严格,但这些解决方案已经变得非常成熟。”庄飞解释道。
李渔在不同国家的旅行中清楚地感受到了这种差异。李宇在采访中提到,早期在菲律宾,该公司为借款人提供了多种身份验证信息,包括驾照、社保卡、税务信息等,但仍无法面面俱到;在墨西哥,由于对借贷业务没有完整的监管体系,企业只能通过横向比较其他国家的利率和借贷周期来确保其业务的可持续性。
现金贷的发展一直存在争议。在合规路上,也有逃避监管审查、穿着不同马甲舔血的玩家。登陆海外后,也带来了高利率、暴力追债等负面消息。李宇坦言,海外现金贷的发展是基于真实的市场需求,各地金融监管部门也在完善监管体系。
例如,印尼不断对现金贷机构申请牌照提出新的补充条件,设定明确的利率上限和收款准入要求。通过监管考核后,方可持证开展征收工作;菲律宾已开始实施身份识别系统法,逐步向公民发放个人身份证;墨西哥也在逐步完善现金贷领域的法规和建设,监管日趋严格……
在李宇看来,海外国家金融监管体系的完善对于企业来说就像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企业业务发展标准更加明确,在授信、失信处罚等方面有保障。另一方面,也意味着企业随时可能面临监管环境的变化,灰色空间暴露在阳光下,利润空间受到挤压。
此外,在谈到海外业务发展的困难时,庄飞和李宇在采访中都提到了市场环境。想要赚快钱的企业一枪就跑了,这也扰乱了市场的正常秩序。 “不仅如此,对于想要长期运营的平台来说,我们肯定希望尽快与监管节奏保持一致。但推出现金贷平台的国家往往受制于经济发展等条件,监管体系完善进展缓慢。 ”李钰指出。
常斌补充说,这些国家也可能面临重大的政治和经济变化。比如尼日利亚换了总统,换了新货币,整个经济市场一片混乱。这对于本地运营的平台来说是一个负面因素。
易观分析金融行业高级顾问苏晓锐表示,2017年中国现金贷机构出海时正处于不成熟的市场环境。他们面临着拓展业务的机遇,但也面临着风险和挑战。随着海外金融监管体系的建立,野蛮成长期的套利行为逐渐消失,熟悉当地市场并成为领头羊的现金贷机构可以在框架下获得更稳定的监管预期,从而获得更大的发展。
渗透
核心风险控制向境外转移
从最初选择出海到现在,国内外现金贷的发展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展览机构也在探索业务本土化的途径。
庄飞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在现金贷本土化过程中,大多数中国企业最初将核心风控部门放在国内,由国内团队负责系统建设、风险分析等运营。海外团队主要负责审核、催收、客服等职能部门。
“到目前为止,海外监管机构已经开始要求知识转移。印尼监管机构已经强制要求建立本地数据或风险团队,可以带来有用的知识,而不仅仅是招聘具有简单知识的工人。”庄飞说道。
基于这一要求,在印尼运营的机构也在进行业务调整。杨千灿介绍,目前公司风控团队20%的员工驻扎在印尼,业务支持由当地人直接提供。公司未来的长期发展方向也希望将这部分100%赋能到当地,实现本地业务的闭环。芯业科技指出,公司正在积极培育印尼本土人才战略,目的是更好地将当地文化融入到前端服务中。
在海外市场环境发生变化的同时,海外机构的产品也在不断多元化。除了专注于牌照获取外,也有涉足支付、场景建设、数字银行等领域的玩家。深耕的机构正在布局更大的金融生态系统,成为长期参与者。大趋势。其中,对雅加达服务银行(BJJ)的收购将于2022年9月正式完成,并已获得OJK批准。据消息人士透露,BJJ预计将在2023年下半年转型为数字银行。
厚学研究院首席研究员于百成指出,全球不同地区数字金融的发展阶段和成熟度并不相同。与东南亚等国家相比,我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更早,市场更大,在以数字信用为代表的数字金融方面也更先进。在国内市场监管不断规范、市场从快速发展走向稳定后,一些数字信用服务商开始向东南亚等海外市场拓展,输出技术能力和商业模式,寻求更大的市场发展空间。这也有利于促进当地金融和经济发展。
对于公司下一阶段的发展,嘉银金科表示,未来将在尼日利亚市场进一步发展多元化的获客模式,减少对单一获客渠道的依赖,持续优化获客效率,专注于提升业务盈利能力和创新合作。模式,加速产品开发和渗透当地市场。杨千灿提到,将本着长远发展、稳健发展的理念,开拓新的海外业务板块。
于百成认为,与国内市场类似,国外数字信用的发展也会经历一个从野蛮增长,到监管政策明确,再到市场规范发展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国内机构进入海外市场将具有一定的先发优势和技术优势。但境内机构拓展海外市场时,也必须注意与当地监管和市场环境的融合,避免水土不服或合规问题。在业务建设和发展方面,遵守当地监管规范,采取与当地金融机构和场景方联合的方式,可以实现资金、技术和场景方的优势互补、共赢,也有利于长期发展。当地的长远发展。
编辑丨杨波
图片丨视觉中国、依图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