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近20年来全球IPO活动最活跃的一年。与此同时,中国企业IPO也保持较高活跃度,企业数量达到669家,同比增长16.3%;首次融资募集资金超过9000亿元人民币,约占全球IPO募集资金的三分之一。其中,A股IPO企业数量和募集资金金额双双创历史新高。
从IPO公司的地区分布来看,“北上广粤浙江江苏”继续占据全国半壁江山。另一方面,杭州、成都等城市IPO势头强劲,发展迅速。
三省IPO融资超千亿元 北京遥遥领先
强者恒强! 2021年,“北上广粤浙苏”将继续占中国IPO企业的一半以上。
据21投网统计,2021年中国IPO企业中,“北上广粤浙苏”募资份额占比78.6%,企业数量占比67.3%。
其中,广东以106家企业位列第一,是全国唯一IPO企业超过100家的省份。
从募集资金金额来看,北京、上海、广东均超过1000亿元。虽然IPO企业数量远不及广东,但北京作为科技企业总部聚集地,2021年依靠一批“巨无霸”IPO企业,募资总额远超广东3087.66亿元,居全国第一。
从2021年中国IPO前十大企业来看,中国电信、快手、滴滴出行、京东物流、三峡能源、百济神州等8家企业总部位于北京,前七名均以北京为主,发行量募集资金规模均超过100亿元,8家公司募集资金总额达2162.4亿元,占北京IPO公司募集资金总额的70%。
北京、上海、杭州、深圳、广州、苏州占据前六名。杭州、荣成为何突飞猛进?
从城市来看,头部格局保持稳定。截至2020年,无论IPO募资金额还是创业人数,前六名基本被北京、上海、杭州、深圳、广州、苏州六个城市占据,其中北京、上海稳居前列二 。
2020年排名第五的杭州,2021年超越深圳跃升至第三位。IPO企业数量翻倍,从2020年的24家增加到2021年的48家,IPO企业数量增幅全国最多。排名第一。
这座以西湖、互联网闻名的城市,如今在资本市场上不断展现出“资本势头”。
与以往互联网IPO不同,2021年杭州IPO企业更多集中在医药、生物、机械设备等领域,分别达到8家和6家。工业门类比重提高,形成以医药、制造业为主的市场。行业共同发展的IPO格局。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杭州近年来实施“凤凰行动”计划和“新制造计划”所取得的积极成效。
近日,杭州发布“凤凰行动”计划2.0版《杭州市深入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凤凰行动”规划(2021-2025年)》。 《方案》提出,到2025年底,力争境内外新股在本市上市。有120多家公司。以此计算,杭州每年平均需要新增上市公司24家,这也意味着杭州已经超额完成了2021年的任务,一年内完成了五分之二的任务。
与此同时,成都也取得了重大进展。募集资金金额和企业数量排名均分别从第15位和第14位提升至第7位。募集资金数额和企业数量均增加一倍多。
2021年,14家成都企业成功登陆A股市场,创造A股上市最好成绩。此外,还有6家企业在境外上市。截至目前,成都市上市公司总数近130家,位居中西部地区首位。
同时,成都上市公司的科技含量也相当高。成都2021年IPO企业集中在国防军工、医药生物等优势领域。各有6家企业,两大产业占比60%。
“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获得进一步发展,这与成都的产业政策密不可分。2017年以来,成都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连续四年跑赢近10%。以20%的增速,与苏州工业园区、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并列第一,位居中国生物医药园区竞争力排行榜第四位。”陆先生,民生证券投资银行部总监。
总体来看,2021年我国IPO企业无论是数量还是募集资金总额,都将出现新兴城市的出现。这也是我国各地经济蓬勃发展的体现。在2022年全面推行注册制的背景下,相信将会有更多的优质上市公司在很多城市涌现。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