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舟AI课程下架事件引发热议,Sora付费课热度退潮

2024-12-28
来源:网络整理

2月22日,李一洲关联的微信小程序“一洲一客”因违反《即时通讯工具公共信息服务开发管理暂行规定》被暂停,AI课程下架货架。微信视频号“李一舟”已被禁止关注,但“李一舟AI”仍可正常使用。抖音平台也下架了其AI课程,仅保留账号和内容。第二天,多篇有关AI课程行业乱象的文章冲上网络热搜榜,引发热议。

李一舟“翻车”了。一时间,“Sora付费课程”被推到风口浪尖,随后几天,热度开始明显回落。

2月26日,南都记者以“索拉大模特”、“索拉课程”等关键词再次搜索闲鱼。产品数量减少到十几种,但又有新的“Sora主题”,价格从999元到5999元不等。新增“论文指导”类别。有卖家自称“博士生”,并表示“sora很受欢迎,可以考虑上下游发表(论文)”。 2月27日,搜索条件“Sora ”下,商品数量已减少至2件。

在知识星球上,2月22日之后,直接搜索“Sora”并没有显示相关群组,但可以通过搜索“ai”、“so”等词语或者通过创建群组的方式找到Sora相关群组。

其中,“Sora-数字人类-AI”更名为“AI绘画”,“Sora圆”更名为“AI笔记”。后者创始人告诉南都记者,“名字是临时改的,因为平台屏蔽了Sora和(关键词),几条帖子也被平台删除了。”

南都记者就此询问该平台人工客服。客服回复“如果找不到,换其他词试试”,但没有回复“是否屏蔽关键词”。

同时,南都记者发现,目前,在小红书搜索Sora课程时,平台会弹出提示框,提示“购买AI课程请注意交易风险,谨防上当受骗”。用户随后会看到以Sora课程风险提示为主题的帖子,标题包括“看看谁这么傻,买了Sora的课程”、“韭菜们注意了!有人收割你们了”等等。

似曾相识的引爆之路“提出质疑就被助理教练踢出群聊”,退款成问题

“评价平平”、“没有多大价值”、“课程安排不合理”……近日,不少“李一舟AI课程”的购买者告诉南都记者,要么已经成功退款,要么正在尝试。曾经购买过李一舟199元课程的霍先生向南都记者描述,“直播课程70%-80%的时间都是在给用户洗脑,说‘如果你跟着我三个月,你一定能(赚钱),吹嘘他有多厉害,为卖课程铺路。”

似曾相识小程序开发者_似曾相识小程序开发者_似曾相识小程序开发者

在课程群聊中,霍先生还注意到,多名会员使用同一张支付截图,声称购买了价值1980元的高级课程。 “‘帮手’很多,我提出质疑后就被助教踢出了群聊。”后来,由于购买课程已经7天多了,无法自行退款,他找到助教,最终“通过微信支付码非官方渠道退款”。

在微信视频号上购买了199元课程的橙子(化名)也告诉南都记者,为了退款,她先后经过了课程助教、商家客服、平台客服。 “媒体都报道了,商家没有给我更新时间,也没有告诉我,”她说。我总共有多少节课?”

多位购买了价值1980元高级课程的用户表示,助教表示退款需要“扣除综合管理费和已完成课程费用的5%”,买卖双方至今仍陷入纠纷。社交平台上“退款指南”的帖子越来越多。

另一件像Sora的课程一样流行但又很快沉寂的东西是“”。 2021年,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发表演讲,介绍了“元宇宙()”的概念。同年10月底,他将公司更名为Meta。一时之间,“元宇宙”成为了备受关注的新名词。在某付费知识平台上,超5万人报名在线课程《元宇宙六讲》,仅六门课程,售价29.9元,收入超百万……

一经问世,《元宇宙》就成为了路过的网红。在知识星球搜索“元宇宙”相关群组,发现多名创作者已“不活跃”超过200天。更多的内容创作者已经开始将他们的内容拉近。以李一舟为例。 2023年3月,大幅升级的-4问世,李一洲发布的视频内容也突变:之前基本以个人IP的商业变现为主,此后越来越多的视频被贴上了“人工智能”的标签。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他开始直播销售人工智能课程。

繁荣背后的买卖心理专家:付费课程用词暧昧,充满诱惑。

短短十多天时间,“Sora付费课程”在各平台的热度大幅下滑。

广东省律师协会数字经济法专业委员会委员吴伟波向南都记者分析,“索拉付费课程”火爆一段时间了,买家和卖家心理不同。 “卖家认为这是一个赚钱的机会,而买家则希望避免被时代抛弃。”

但无论涉及多少钱,这些没有“实质性内容”的“Sora付费课程”会被定义为“虚假宣传”吗?上海大邦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律师游云婷告诉南都记者,现有课程的推广确实存在“条款模糊”的情况。 “Sora模型目前尚未向公众开放。这些课程用模糊的表达方式描绘了一个美丽的世界。”这种错觉让观众隐约感觉到,如果未来Sora对外提供服务,观众或许就能立即获得访问权限。这是一种看起来很诱人但很难掌握的‘擦边球’。”

似曾相识小程序开发者_似曾相识小程序开发者_似曾相识小程序开发者

尤云婷解释说,如果付费课程中有“提供Sora试用账号”等明确表述,极有可能涉及“虚假宣传”,但如果只是利用信息差距、公开信息等真实信息简单加工后出售,那么更有可能被定义为“不正规宣传”。

此外,南都记者搜索发现,目前不少平台并未像对“索拉课程”那样对“AI课程”、“课程”等关键词命名的产品进行风险提示。这两类商品有本质区别吗?

尤云婷向南都记者分析,“课程”与“空课程”在内容上最大的区别在于,它是向公众开放的。与Sora相比,公众可以获得更多真实的信息和服务,“但‘当然’更有可能是由于访问接口的传播,向公众提供未经审计或未注册算法的人工智能服务,以及跨领域的服务”。 -数据的边境合规性问题。”

此外,如果消费者觉得课程名不副实或者感觉受骗,“当然可以向代购平台提出售后投诉,要求付款”。游云婷表示,面对“不规范宣传”,平台应该予以纠正,对搜索内容进行更加客观理性的呈现。

针对平台的做法,吴伟博进一步指出,平台应对热门课程进行更加严格的审核,及时处理课程交付流程和售后投诉。浙江大学联合商学院研究员盘和林也向南都记者表示,建议平台给予用户充分的提醒,避免盲目消费。

对于Sora的治理问题,国际关系学院知识产权与科技安全研究中心主任郝敏向南都记者分析称,目前,文生视频模型和文生视频的技术和治理逻辑图模型类似。她说,“Sora模型还没有公开发布,但如果它真的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如何管理它,如何把技术做好,如何防止 技术被用于非法犯罪,是最重要的。”紧急问题。 ”

采访及撰稿:见习记者肖悦、南都记者梁凌飞、实习生陈娜娜、何乐伟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