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送模特去拍照”的短暂梦想,杨文只觉得“愣住了,把钱转了就好像被控制了一样”。
“送模特”是近年来网络上出现的一种电商“灰色产品”。 商家邮寄衣服、生活用品等商品,模特假扮买手拍摄一组买手秀,提交到指定电商平台。 获得40元至200元不等的佣金,并获得免费产品。
在各大社交平台上,如果你搜索“发送照片”,你会发现大量帖子里有人留言“你愿意接受这些照片吗?” “你只需要拍照片,就可以免费穿好看的衣服,免费得到产品,还可以赚钱。你有空闲的时间和地点,每周可以工作两天,一个月可以赚4000元左右。 ” 这种兼职让很多人兴奋不已。
大多数想做“送摄影”的年轻人都喜欢拍照,热衷于在社交平台上分享照片。 他们都希望通过做“送摄影”赚点钱。
和杨文一样,李静、妞妞等人也是被“送模特”所吸引。 但他们没想到,遇到的其实是不法分子利用不同“套路”,以“发照片”为名,掏空钱包。
新京报记者调查发现,在“送模特拍照”产业链中,有不法分子以此引导网友缴纳会员费、下线、充值骗取订单,骗取钱财。
今年以来,江苏等地警方多次发出警示,谨防以“送模特拍写真”为名的另类打工诈骗,并指出此类“替人打工”的本质发照片”与“假订单兼职”的做法是一样的。
公安部刑侦局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已成为案件最多、上升最快、覆盖范围最广、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犯罪类型。 其中,返利诈骗发生率最高的诈骗案件约占案件总数的三分之一。
李静与“介绍人”沟通为会员费“拉人头”。受访者提供
“如果你想做拍写真模特,就得交268元。”
4月22日,李静举报某社交平台上4个自称“招聘模特拍摄写真”的账号,以“发布虚假信息”为由。 她很快就收到了平台的回复“举报处理成功”。 她希望这些账号被封后,能够避免一些人像她一样被骗。
今年年初,还在读大二的李静在网上看到一个自称“网络摄影经纪人”的帖子,声称正在为某平台招募模特,为商家写评论。 每套衣服需要拍摄3到6张照片,可以获得40元到200元不等的奖励。
李静说,联系“网上拍卖代理”后,对方告诉她,她需要缴纳268元会员费才能进入平台,并有资格在平台上接收订单。 “这是一个大平台,有保障,”该经纪人说。
怀揣着赚零花钱的愿望,李静发了几张自拍照和全身照,顺利通过了初审。 随后,她通过微信向经纪人转了268元“会员费”,并被拉进了一个下单QQ群。
沟通过程中,经纪人多次向李静强调“会员费不会以任何形式退还”。 如果可以接受,她需要回复“我接受”。 后来,李静了解到,这名经纪人是该平台的“对外宣传”,负责招募会员。
代理商告诉李静,平台上主要可以接受三种类型的订单:送货订单、委托订单、送货订单。
发送采购订单,是指兼职模特首先在指定的电商平台下单。 收到货后,她拍照并给予好评。 平台和商家退还购物费用,兼职模式可以留货。
委托订单和竞价订单的佣金约为40元至200元。 发出好评后,需要将货物退回给商家。
经纪人给李静看了大量订单截图,并告诉她每天可以下单的数量没有上限。 这样的介绍,让李静觉得自己隐约看到了“经济独立”的曙光。
但当她真正开始接单时,却发现还有很多“外宣”没有告诉她的“潜规则”。
例如,下订单时,她需要“比较三个商店”。 李静需要在电商平台手动输入产品关键词,然后浏览三个店铺,每个店铺花费一分钟,依次点击详情、评论等页面。 然后找到您真正想要购买的商店,将产品添加到购物车,并完成订单。 整个过程需要用手机录屏并发送给负责人审核。
有的商家在下单前甚至要求李静等人先去其他门店下单,然后不付款就取消订单,然后再返回目标门店下单。
每一步都必须遵循代理人的安排。 错过一个步骤就可能成为“任务失败”的原因。 李静每天需要时刻盯着手机,上课时还要时不时查看平台信息,生怕哪一步出错,“浪费了巨大的时间”。
然而,运营一周后,李静没有收到任何现金福利,只收到了三份送货单——两个手机壳和一瓶指甲油,价值不到30元。
李静发现,订单群里几乎所有的订单都是送单的,比如指甲油、冰袖、手机壳等平价产品。 她怀疑根本不存在佣金单这样的东西。
这时,她的经纪人向她暗示“对外宣传是最赚钱的”。 比如招一个人,会员费是298元,你只要把138元交给掌柜,就可以得到160元的佣金。 如果招到10个人,不仅能拿到提成,还能获得几百元的奖金。
李静有些感动,但她立刻意识到,如果没有实际操作,只是拉人为乐,那就类似于传销。 “我觉得没有良心。”
新京报记者以想加入协会为由联系了一名“外宣”员工。 对方展示的一份业绩单显示,业绩最高的“对外宣传”公司仅4月份就吸引了26名新人。 这位“外宣”人士称,自己“只工作了半年,就已经赚了1万多元”。
据记者调查,除了李静加入的模特买卖平台外,网络上还存在不少类似的兼职诈骗平台。 由于涉及金额不大,很多人被骗后都不会选择报警。
同样受骗的可欣报了警。 大一时,她和李静一样,也花286元加入了一个兼职平台。 她从未收到任何收入,会员费也没有退还。 报警后,她得知这种所谓的“兼职”模式实际上是电信诈骗。 但由于涉案金额较小,立案难度较大。
《外宣》展示的4月份演出名单。受访者提供
寄售拍卖背后的三重陷阱
如果李静和可欣加入了平台,至少还能看到实物,那么牛牛和张茜就遇到了披着“送模特拍摄”外衣的骗局。
妞妞是一位制作旅游内容的视频博主。 今年3月,她在社交平台上收到一条私信,询问她是否愿意“发照片”。 考虑到自己确实需要漂亮的衣服,她于4月8日同意了这份工作。
对方以“合作成功后添加微信”为由,要求她下载一款名为“黄旺旺”的APP,并在上面沟通下单。
在牛牛眼里,“人脉通”就像一个“简易版微信”。 介绍人引导她添加好友,然后让她添加商家的“老板娘”。
“老板娘”很热情,给妞妞发了很多不同款式的照片,有衣服、包包、配饰、鞋子等。 她还告诉她,她可以从这些衣服中选择任何她喜欢的衣服,并且这些衣服将被快递给她并取走。 拍完照片后把衣服寄回来就可以了。
只要提供每套6至9张照片,每套即可赚取180元至300元的佣金。 “老板娘”还告诉她,这些小配件是礼物,不需要退回。
妞妞很快挑出了10件衣服,并把地址告诉了“老板娘”。 还没等她拿到快递号码,对方就把她拉进了一个“人脉广”的群里。 群里的人不断晒出完成“验证”、“抢单”等任务的截图来炫耀自己的收入。 她一头雾水,不明白这和“发照片”有什么关系。
“老板娘”告诉牛牛,群里的截图来自第三方支付平台,订单和发货都是通过该平台的APP处理的。 随后,“老板娘”向她发送了支付平台的下载链接,并要求她注册。
妞妞担心自己选的衣服,询问什么时候发货。 “老板娘”以接单人太多为借口,哄骗她先去登记,并解释说快递明天就打包发货了。
妞妞回忆,当她下载支付APP时,手机系统拦截并提示了3次,甚至要求她输入手机初始密码才允许安装,但她还是下载了该软件。
完成注册后,她惊讶地发现自己的账户出现了“负资产”。 这时,“老板娘”解释说,由于模特发货不需要缴纳押金,所以在第一次接单前,需要在账户中预存500元。
此外,“老板娘”还告诉牛牛,为了进一步建立信任,模特们还需要在群里抢购一些虚拟商品。 他们抓的越多,快递的速度就越快。 另外,抢购虚拟商品也是验证你诚信的一个步骤,还可以赚取佣金。 充值500元本金可以进行三四次购买,最终回报本金500元,利润15元左右。
“我当时也很惊讶,抢单和送拍这两件事并没有什么内在联系。” 但妞妞身上满是漂亮衣服,所以他不得不加快平台抢单的动作。
在牛牛的86人群里,每天都有人发下单成功的截图来炫耀自己的收入。 牛牛按照指引分几次支付了500元,都稳稳的回到了自己的银行账户上,确实又多了一些利润。 这些“烟幕”让牛牛放松了警惕。
第二天,平台要求她升级订单额度,一次投资1100元。 订单成功后,这1100元就会退给她,利润就会增加。 几天后,平台要求她一次性转账6000元本金。
转了6000元后,妞妞开始心神不宁。 这时,她被告知,这次抢单的规则变了。 那是“三单”,即只有完成三单后,本金和利润才会全部退还给她。 6000元只是第一单,接下来的第二单需要元。
妞妞犹豫了。 她询问“老板娘”,她给出的答案是,如果钱不够,可以去群里求助。 群里有人“慷慨”地答应借给她5000元,但剩下的还是要她自己补。
发放出去的6000元就像一个烫手的山芋,让妞妞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牛牛一咬牙,点击了元的转账按钮。
但就在元即将转走时,妞妞接到银行客服电话,询问她是否使用陌生软件刷单,是否要抢“三单”。
银行工作人员把平台的做法解释得很清楚,并告诉她,银行暂时冻结了这笔钱。 就在那通电话中,妞妞突然醒悟,确认自己“中了骗局”。
她去质问“老板娘”,对方却用声音威胁她,“就算要走法律程序,这个命令我们也必须完成。”
随后,妞妞前往派出所报案。 警方告诉她,虽然“送拍卖”诈骗数量不多,但“三重单”并不是什么新鲜手段,已经存在了3至5年。 “这实际上是欺诈。” 上面有一个贝壳,被送去拍卖了。”
当她向警方提起这个群聊时,警方告诉她,这个86人的群很可能是同一名犯罪分子操纵的,而发消息的人可能是一个机器人。
张倩在“会员留言”APP中的账户余额。受访者提供
与牛牛的经历类似,自认为深谙电商诈骗之道的张倩也落入了这一骗局。
张潜今年25岁。 她从小就和家人一起在微信大红门服装批发市场做生意。 现在微信经营一家实体服装店和一家电子商务商店。
今年2月,张倩想给自己的店“找一个更优惠的代单代理”,于是她通过社交平台找到了一个自称可以从事这项业务的人,她想尝试一下第一的。 随后对方发来一个链接,要求张潜在手机浏览器中下载一款名为“会友”的APP。
下载APP后,推荐人告诉她,由于商家发货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收取押金,因此参与者需要达到一定的信用评分才可以发货。 获得积分的方式就是在他们提供的平台上做三天海。 涛,每天做8-10个订单,每个订单都会有一定的佣金。
起初,张潜认为这很正常,因为“不可能无条件地信任一个人”。
就像牛牛的抢单一样,前两天,张倩就匹配了所有千元以内的订单,不到半小时就可以拿回现金。 第三天早上,她撮合的第一笔订单是300元,随后的订单是7000元。 由于之前提现很顺利,所以补上钱她就放心了。
推荐人“兴奋”地告诉她,这是“三重福利单”的第一单,第二单则匹配了价值2万多元的订单。 订单显示,这笔订单她可以获得近500元的佣金。 张倩心头一跳,又说完了。
此时,本金和佣金并没有如期回到她的账户。 推荐人再次“恭喜她”,并表示她很幸运,拿到了第三份订单。 这张订单显示是迪奥2021春夏刺绣手袋,金额为人民币,佣金为898元。
这时,张潜犹豫了。 她已经存了近五万元。 而且聊天群里,还有人在鼓励无力还款的人去贷款。 她感觉自己可能被困住了。
她联系推荐人,要求返还本金,但对方却告诉她“必须完成三合一订单才可以返还”。 张潜指责对方是骗子。 “他们傲慢地说,‘那你就去找警察吧。’”
随后,张倩报了警。
5月10日,负责办案的民警也向新京报记者证实,案件追回困难重重。 被骗后,如果当时支付的钱不被冻结,资金就会一层层向下流。 ,最终的流程很难找到,办案也会非常困难。
据新京报记者了解,牛牛和张倩遭遇的是“假订单返利骗局”。 这种骗局没有真实的产品,不会产生真实的刷单行为。 它只是允许参与者在APP上使用虚假的刷单指令。 操作。
警方指出,在这种骗局中,骗子一开始会返还本金和少量佣金。 参与者投入大量本金后,对方会设置重重障碍,拒绝支付本金和佣金,甚至断绝联系。
不存在的“企业支付”
陷入“送模特拍照”骗局的杨文遭遇了“一次性交易”。
2021年7月,刚刚大学毕业的杨文想找一份兼职工作缓解经济压力。 杨文在招募模特拍摄写真的帖子下留言后,很快就收到了回复。 她多次询问是否需要付费,但得到的答案是否定的。
在简单沟通了年龄、身高、体重和送货地址后,对方要求她提供淘宝淘气值和支付宝花呗截图,然后给她分配相应的任务。
随后,对方发来一段“指导操作视频”和“送”指定衣服的支付宝支付二维码,共计980元。 对方要求杨文按照“视频导购”扫描二维码,选择“企业支付”选项,这样就不用自己支付货款了。 收到货、拍照并给予好评后,还可获得100元奖励。
杨文收到的“指导操作视频”中的“企业支付”。受访者提供
新京报记者看到视频显示,扫描上述二维码后,页面显示的支付方式为花呗。 点击“立即付款”。 输入支付密码后,会出现购买提示。 点击确认并跳转。 进入短信验证页面,下方显示“寻找企业代付”和“立即支付”两个按钮。
视频特别提醒您不要输入手机验证码。 只需输入商户账号即可让商户付款。
在实际操作中,杨文并没有看到“企业支付”的选项出现。
她犹豫了一下,想到对方说二维码两分钟后有效,于是她点击了屏幕上的支付按钮,输入了支付密码。
亏完钱的那一刻,杨文才发现自己竟然用花呗里的余额支付了,而且衣服的价格刚刚低于但接近她的花呗限额。
她转向所谓的介绍人,告诉对方自己没有看到所谓的“企业付款”。 对方表示不可能,杨文搞错了。 然后他又发了一个据说是客服的账号,让她联系他。 去申请退款吧。
“客服”多次向杨文承诺退款,并要求杨文提供支付宝总资产截图,并缴纳500元押金。 杨文打完语音电话后,电话就挂断了,再也没有接通。
支付宝客服表示,支付宝支付不具备“企业支付”功能。 对方提醒杨文在输入密码或扫码支付时要小心。
这时候,杨文才彻底意识到自己被骗了。 这时,她发现自己被介绍人移出了群,并删除了自己的QQ好友。
刘真真就没那么幸运了。 视频操作后“糊里糊涂”支付了409元后,在“客服”退款保证下,他又以“押金”的形式被骗了800元。
被骗后,牛牛发布视频提醒网友注意。受访者提供
“发照片”乱象的背后
“派送模式”的出现,对应了电商商家通过“假订单”来增加交易量的需求。
早在2015年,淘宝就开始严查欺诈订单。 此后,不少电商平台开始逐年加大对商家欺诈订单的审查力度。
对于诈骗订单,公安部门多次提醒,诈骗交易属于违法行为。 任何需要充值或垫付资金的欺诈交易均被视为欺诈。
江苏法德东恒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兰天斌律师表示,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诈骗诈骗行为已经存在多年。 它们抓住了人们在业余时间赚钱的欲望,给人一种赚外快的错觉。 疫情期间,更多的人宅在家里,在密闭的空间里无聊地刷手机,甚至无所事事,不法分子就利用了这个机会。
今年1月,微信市检察院发布的《微信网络犯罪起诉白皮书(2021年)》中提到,网络犯罪的打击对象逐渐更加精准。 以“拍照模特”为名的网上兼职,充分利用了年轻人爱拍照、想赚钱的心理。
蓝天斌律师提醒,诈骗发生后,可以及时修复并收集相关证据材料,如银行交易记录、微信聊天记录等,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详细说明自己是如何被诈骗的,并请求公安机关尽快立案侦查。 抓住欺诈者并挽回损失。 如果您有诈骗者的银行账户,可以请求公安机关尽快冻结。 此外,受害人还可以联合起来报案。
但我们也必须承认,网络犯罪案件的难点在于,诈骗者可能身在海外,抓捕难度较大; 其次,服务器可能在海外,取证困难; 三是诈骗资金分散流向多个银行卡号,调查难度大; 第四,受害人众多,且遍布全国各地,核实难度较大。
被骗后,杨文在社交平台上搜索关键词“发照片”,她发现网上有大量受害者伤心地劝告想要“发照片”的人。 她很困惑。 为什么她从来没有见过这些被骗的案例?
妞妞庆幸自己没有拍任何照片。 她的律师朋友告诉她,“性陷阱(照片中)比骗钱更可怕。”
李静主动在社交平台发文警惕发帖平台,希望大家不要再被“割韭菜”。 她还搜索了与询问“可以发送照片吗?”相关的帖子。 并在下面分享了她的经历,告诉《奔跑吧!》
前几天,还有一个女孩私信感谢她。 她笑道:“再救一个吧。”
(文中除蓝天斌外,其他均为化名)
新京报记者李聪实习生雷鑫耀
编辑 袁国立
吴兴发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