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适老化改造:大字模式如何提升老年用户体验?

2025-01-12
来源:网络整理

01 今天我们来聊聊微信的“老龄化”转型。

如果你问老年人,最常使用的三个应用程序是哪三个?微信尤其在名单上。微信作为全民应用,也深受老年朋友的喜爱。在工信部指定的2021年完成“老龄化友好”转型的43款应用中,微信和微信支付也突然榜上有名。

在众多产品经理中,微信堪称中国互联网产品的标杆。

如果微信进行“老年友好”转型,微信“大字模式”将如何发展?他长什么样?会像支付宝的“老年模式”一样,推出失败版本吗?

事实上,微信在“老年友好”方面做了一些很好的尝试,愿意分享给大家。

1.微信现已支持“大字模式”

进入我-设置-通用-字体大小即可调整微信字体大小。

调整大字体后,从聊天列表、聊天对话、通讯录、搜索、发现、个人中心,到公众号、视频号、朋友圈等主页面,再到更深层次的页面,字体都会全局变大。

就整体做大而言,比支付宝那种过于肤浅的“老年模式”要好得多。

2.如果不想全局放大字体大小,微信还支持局部放大字体设置。

例如,在公众​​号文章详情页面,点击“...”中的“调整字体”,设置阅读所有公众号文章的字体大小。

在聊天对话框中,双击文本将其放大并阅读。

3、为了减少用户的文字输入,用户在微信聊天时可以选择语音输入、语音通话、视频通话。

这些非文本输入功能适合移动场景下的沟通,也适合与长辈的沟通。

微信小程序开发书_微信小程序开发总结笔记_微信小程序日记本开发

4.为了减少干扰,您可以关闭发现和支付模块,只保留常用功能。

您可以不设置任何内容。

5、微信虽然支持应用内字体全局放大,但有一项服务无法适配放大。这就是小程序。

例如,我将字体设置为大后,小程序中内容的字体没有变化。

由于小程序是开发者开发的应用程序,并且是在微信上推出的,因此无法通过微信设置来调整页面样式。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微信支付率先提供了字体识别大小接口和交互标准,小程序点餐时可以切换到“大字体大图关怀模式”。

所有订单产品文字、图片放大展示,去除广告。

同时,点餐界面简化了食物信息,突出了食物规格和添加、删除食物的按钮,并利用色彩面板的强烈对比放大了购物车入口,让长辈们看得清楚、明白。

这些是微信现有的一些比较适合老年人使用的功能。

目前在微信上,只​​要设置好字体大小,即使不做进一步的“老年友好”修改,也更适合老年朋友。

这与微信的产品设计原则密切相关。微信产品设计有几个鲜明的特点:

核心页面和功能区没有或很少有广告。微信的4个标签上找不到广告位。微信的功能极其复杂,但操作起来却显得极其简单。因为如果你不在使用这个功能的场景,你是找不到它的。微信具有强大的语音输入、视频、音频功能,适合老年朋友操作。

虽然微信相对适合老年朋友使用,但仍然存在设置较深、功能较复杂的情况。

按照工信部的要求,微信也有望进行进一步的“老龄化友好”改造。

02

那么如果你是微信产品经理,你会如何进行微信的“老龄化”转型?

我觉得有一些想法可以用来推测。

1.可以参考现有的“青春模式”

“青少年模式”是一键设置,过滤不适合青少年的内容。

“老年模式”可参考此设置模式。通过一键设置,可以一键完成长辈需要的大字体和常用功能的设计。

微信小程序日记本开发_微信小程序开发书_微信小程序开发总结笔记

2、总结老年人特点,确定改造原则

“老龄化”改造主要针对老年人视力弱、操作不方便、对互联网不熟悉和不了解等问题,让老年人也能享受到互联网信息化带来的便利。

因此,针对老年人的这些特点,改造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字体和图标较大,方便长辈看清、点击准确。特别是一些操作按钮,例如关闭。 UI对比度高,色块明显。很容易看清楚。去除难以识别和操作的特殊功能,降低长辈的操作门槛。比如难以识别的图片验证码。去除广告,减少长辈误用。我们的长辈从小没有接触过网络,很难辨别哪些是广告,哪些是内容。简化功能,保留长辈常用的功能,减少干扰。长辈们看到五花八门的功能,觉得复杂,不敢尝试,很容易放弃。减少交互操作,降低运营成本。尽量简化为一步,一键完成。减少文字输入,降低输入门槛。文字输入对于老年人来说是一个门槛,所以多采用语音、点击、拖动等方式。就语音而言,需要加强方言的语音识别。文案准确且易于理解。不要使用难词、长句、流行语等,比如yyds,我们懂,但老人不懂。提供电话或现场服务。如果操作复杂,遇到问题,将提供专门的老人热线服务,有针对性地解答问题。 3、情感化、个性化服务的深入探索

还有一个方向是适合老化的。对于复杂的操作,可以引导老年用户让孩子协助完成。既加强了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又解决了问题。

例如打车、支付等操作,涉及安全、财产等复杂操作。可以考虑让孩子帮忙。

另外,由于目前应用的外观和功能基本上都是针对年轻人设计的,“适龄”版本如果只是阉割版和UI风格调整也是不够的。

真正的“适龄”设计,不仅需要视觉、操作、功能等方面,更需要情感上的探索,为老年人提供个性化服务。

比如老人慢病管理、服药提醒、育儿攻略、烹饪技巧、广场舞、老人交友等服务。

当针对老年人的个性化服务需要与产品定位相结合时,就不能为了适应老龄化而适应老龄化。

这是我作为产品经理对于产品“适龄性”的想法。

如果你的产品也有老年用户使用,你还应该考虑“老年友好”设计。

当我们善待老年朋友时,我们也就善待了自己。

因为有一天,我们也会变老。我们也会面临一些我们不熟悉、不理解的新事物。希望有一天,我们也能被善待。

作为互联网从业者,让我们尽力通过互联网产品向老年朋友传递我们的关怀。

我们也期待真正“老年友好”版微信的到来。

#专栏作家#

月老三,微信公众号:产品笔记(ID:),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 7年产品工作经验,曾任网易、陌陌高级产品经理。任何业务进化的方向都是提高效率,而我喜欢用产品思维去探索事物的本质。比较擅长产品分析、产品设计、逻辑思维等。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