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股权之争揭示企业品牌重要性:从知识产权角度深度分析

2025-01-12
来源:网络整理

从本质上分析,在万科股权之争中,始终有一条无形的线索影响着公众对万科、华润、宝能的认知。该线程是该公司的品牌。

6月17日以来,微信、微博等各种社交工具以及各大门户网站至今占据新闻头条的,莫过于万科股权之争。可以说,这段时间,万科的股权争夺战一直处于疲态。从最初的万科大战宝能,到现在的万科大战华宝,引发了社会各界关于融资、市场秩序、个人感情、甚至暴发户和野蛮人等各种话题的讨论和嘲讽。有的支持万科,有的支持华宝,有的关心法律规则,有的关心个人感受,有的在危难时刻提供帮助,有的在火上浇油。

但从知识产权的角度来看,万科股权之争无疑显示了企业品牌的重要性。作为知识产权从业者,抛开资本举牌是否合法、是否符合法律规则等问题,本文仅对万科股权纠纷中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企业品牌建设方面进行简单分析。

我们先来看看迄今为止万科股权之争的一些主要节点:

1、2015年,宝能集团所属前海人寿保险公司、钜盛华公司经过多次竞购成为万科第一大股东。

2、2015年12月17日,王石内部讲话泄露,表示万科不欢迎宝能成为第一大股东。

3、2015年12月18日,万科A股公告停牌,截至2016年6月29日尚未复牌。

4、2016年6月17日,万科公布重组方案,宣布引入深圳地铁。

5、2016年6月23日,宝能、华润分别发布公告,表示反对万科重组方案。

6、2016年6月26日,宝能提议召开股东大会,罢免万科现有管理层。

7、2016年6月27日,万科召开2015年度股东大会。

8、2016年6月29日,新华社发文,傅成玉表态,国资委、证监会表态(网传)。

企业网站建设的意义_网站建设对于企业来说有什么意义_建设网站的意义

以上就是本次事件到目前为止的全部经过。表面上看,这似乎与知识产权无关。但从本质上分析,在万科股权之争中,始终存在着一条无形的线,影响着公众对万科、华润、宝能的认知。这条线是企业品牌。这也是为什么王石一直强调万科最重要的是万科的品牌。

说到品牌,就离不开商标。品牌应该是一个集合、抽象的概念,而商标是品牌的核心和重要载体。品牌是一个市场概念,商标是一个法律概念。为此,笔者对万科、华润、宝能的商标保护状况进行了检索和分析。

通过中国商标网检索结果如下:

搜索结果分析显示,万科的商标保护最为全面,采取了主次商标相结合的策略。至于万科的中、英文语言,万科早在1993年就已全部注册。 企业标志

2007年进行全类注册,2015年万科物业全面注册。其他子商标在该商标使用的主类中单独注册。从商标保护的角度来看,万科的商标保护是最强、最广泛的,能够有效防止商标被恶意注册,从而使万科的商标与万科本身更加纯粹、独特。这无疑对万科三十年的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再看华润,华润香港公司于1993年首次在个别类别申请注册华润相关商标。大规模的商标保护应该从2002年开始,当时华润总公司申请注册华润、

商标。华润的商标保护意识也很强。目前,除华润涂料外,华润的其他类别商标均应归华润所有。但笔者认为,与万科相比,商标保护仍较弱。

最后我们来看看宝能。宝能的商标保护主要始于2008年,大部分是近几年注册的。其主要商标“宝能投资集团”和“宝能地产”的注册类别并未涵盖全部。还有多个宝能商标被他人在其他类别注册。宝能品牌的独特性和纯净度低于万科和华润。

从以上对比分析中不难看出,企业对商标保护的力度也体现了企业对于品牌建设的态度。万科成立于1984年,至今已有30多年的发展历程。可以说,万科在发展过程中一直高度重视商标和品牌建设,及时进行商标注册和保护,规避法律风险。正是由于对品牌的不断注重,2005年6月23日,万科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万科由此成为中国房地产行业第一家享有“中国驰名商标”美誉的房地产企业。

企业网站建设的意义_网站建设对于企业来说有什么意义_建设网站的意义

据悉,早在2001年,万科就确立了成为房地产行业第一家拥有驰名商标的房地产企业的目标。申请过程也是从那时开始的,历时五年。主要原因是当时房地产行业存在不少不规范、不诚信的经营行为。个别开发商不负责任的行为损害了整个行业的信誉,引发了社会上对房地产企业的诸多指责。声音。

正因为如此,房地产行业申请的驰名商标很难进入别人的眼,更难被认可。而万科能够率先进入房地产驰名商标行业,足见强大的品牌力。

可以说,华润的成立比万科早很多年。今天的华润是由抗战时期在香港建立的地下交通站演变而来。华润可以说是有着深厚的基础。其商标保护比较及时,商标知名度较高。国家工商总局多次发文保护“华润”名称和商标。 2012年12月31日,华润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宝能网站显示,宝能成立于1992年,但工商注册信息显示,深圳市宝能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注册成立于2000年,虽然该公司成立已近20年,但该商标保护力度还远远不够,主要商标的保护远远落后于万科、华润。这是否也体现了企业对品牌建设的重视?

接下来我们看看企业品牌建设和品牌知名度能给企业带来什么?

众所周知,华润是一家集团公司,主营业务包括日用消费品制造和分销、房地产及相关产业、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共有20个一级利润中心和5家香港上市公司:华润燃气()、华润创业()、华润电力()、华润置地()、华润水泥()。作为国资委旗下的大型国企,华润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丝毫不亚于万科。华润多次入围世界500强榜单,2015年排名第115位。王石也在2016年6月宣布万科入选世界500强榜单。 500强。这也是为什么王石能够认同华润十多年来一直控制万科作为第一大股东的原因。笔者认为,除了华润的国企背景和积极的不干预政策之外,王石更感兴趣的是华润的品牌形象和品牌影响力。万科搭配的都是同档次的。如果被华润控股控股,万科也不会丢面子。

我们来看看万科为什么不欢迎宝能。正如王石在内部公开信中所说:不欢迎的原因很简单:你的信用不够……宝能可以大举借贷,强行收购公司,成为第一大股东,甚至私有化。改变。但这可能会毁掉万科最有价值的资产。万科最有价值的是什么?这是万科品牌的信誉。

万科的账面资产固然很重要,但万科最大的资产是无形资产,也就是我们的品牌信誉。一旦宝能被控制,各大投资公司、各大金融机构和商业评级机构都会重新调整万科的信用评级。

从王石的讲话中可以看出,王石一直强调万科品牌的无形资产、品牌信用、品牌影响力。该机构对万科的评级被认为是基于万科的品牌信用和影响力。品牌的公信力和影响力正是宝能目前所缺乏的。虽然宝能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但与万科、华润相比,我认为还远远不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有媒体报道宝能时,就将其与菜贩、暴发户联系在一起。这无疑进一步区分了宝能和万科的品牌形象。仿佛一个穷小子突然变得富有了。就像追求一个又高又白又富有又漂亮的女孩一样。当然,这种措辞及其给公众造成的对宝能的印象是不恰当的。

我们来做一个假设。如果宝能的品牌建设、品牌公信力、品牌影响力与万科相匹配,王石会是什么态度?这次事件的发展会不会又是另外一种情况呢?当然,这个假设毫无意义,世界上不存在任何假设。作者只是想表达一个观点。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和品牌建设绝非一日之功。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品牌建设和知识产权保护应上升到企业的战略层面,贯穿于企业的日常运营流程。中间。三尺冰非一日结冰。万科、华润的品牌知名度和品牌公信力也是长期积累的。公众对知名品牌的认知在不断变化。企业品牌等无形资产的作用虽然不能像其他实物资产那样客观、扎实,但也绝对不能低估,因为一旦企业需要,无形资产就会发挥无限的作用。

正如可口可乐公司前董事长罗伯特·希普·伍德拉夫曾经说过的那样:只要“可口可乐”这个品牌存在,即使有一天该公司在一场大火中化为灰烬,也会成为企业新闻的头条新闻媒体将在第二天早上。各大银行竞相向可口可乐公司放贷。这就是品牌的力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