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报告会:探索非遗资源数据库与文创产品发展新路径

2025-01-15
来源:网络整理

7月18日,南开大学师生结束了在庄浪县为期十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并在庄浪县文化中心会议室举行了题为“服务学习:数字媒体与社会”的实践报告。

在文化中心主任的带领下,南开大学师生参观学习了朱店镇马尾编织荷包培训中心等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培训中心和草编厂等各类手工艺作坊。

经过参观学习,在7月18日的汇报会上,提出了两个项目: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库和开发文化创意产品。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库是为展示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工艺流程、传承、保护措施以及未来发展方向而创建的小程序。手机具有语音播报功能,方便操作和观看。尤其对于不识字或不会操作手机的老年人来说,操作更加方便。这样,一些年龄较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也可以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库。他们可以随时随地查看。

开展文创产品项目开发,以马尾包和竹编为主,制作马尾包图案书签、设计马尾包包装袋、制作精美的竹工艺品。

此次,南开大学文学院课题组提出了“庄浪非物质文化遗产应用库实地考察及新农村手工文化创意产品应用实践活动”。与我馆的工作思路一致,庄浪县文化中心今年拟建立两个资源库。南开大学“庄浪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应用图书馆暨新农村手工文化创意产品应用实践活动”是一次及时、特别必要的活动,将为我馆进一步调查和提高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利用提供有力的依据。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资源和文化创意产品。力量。我馆一定会密切配合,为南开大学科研团队提供准确、有效的数据资源,确保实践活动取得实际成果。

刘坡馆长在宣读了两个实践小组的成果报告后表示,两年来,南开大学与庄浪县文化中心在馆校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合作与友谊。此次,两个项目实践团队仅用了十一天的时间,就为我们呈现了一个非常实用、时尚、可操作的非遗数据资源库和非遗文创产品的雏形。希望南开大学实践团队能够为文创产品的色彩搭配、图案设计赋予更深入的文化内涵,让庄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前世今生真正得以原汁原味地传承下去。 。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今生华丽再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