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国两会报道:主流媒体跨区域联动创新,拓展朋友圈实现新闻报道出彩出圈

2025-01-22
来源:网络整理

刘永涛

【内容摘要】据2022年全国两会报道,主流媒体跨地区合作,拓展“朋友圈”。在规模、平台媒介、产品形态、传播形式等方面亮点颇多,集中表现在从自发到自觉的转变,从单一到多元、从广度到深度的多维度集成创新,放大了产品价值链并取得了出色的新闻报道。

[关键词] 全国两会 主流媒体 跨区域联动 产品价值链

在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当今时代,全国两会日益成为主流媒体新闻报道融合创新的主战场。近年来,全国两会期间,主流媒体特别是省级党报、党网联手拓展“朋友圈”,跨区域报道,立体传播宣传,强化“两届会议的好声音”。

与往年相比,2022年全国两会主流媒体的跨区域联动协作在规模、平台媒体、产品形态、传播形式等方面呈现出诸多亮点,集中体现在从从自发到自觉、从单一到多元化、从广度到深度的多维度整合创新,放大产品价值链,成就卓越新闻报道。

1、从自发到自觉,主流媒体跨区域联动已成趋势

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区域经济合作不断深化,党报等主流媒体与时俱进,跳出了经营“一亩地”的思维定势,聚焦重大主题围绕2022年全国两会,湖南日报等主流媒体跨地区联合策划报道。过去到如今,他们自觉携手,气势磅礴,创作出一部又一部优秀作品。

(一)主流媒体跨区域联动寻找新途径

在全国两会的新闻舞台上,主流媒体如何占据主阵地、占据主动、弘扬主旋律,是媒体人必须直接面对的问题。

不局限于某一领域,主动“走出去”。 2015年全国两会期间,湖南日报率先探索全国两会跨区域联动报道,与湖北、重庆、上海等地党报联手打造“全省党报”专题报纸互动》,聚焦长江经济带建设等热点话题。

分析发现,早些年,省级党报等主流媒体联动的参与者大多在邻近省市,围绕区域问题进行策划报道。内容生产和传播方式主要以传统报纸为载体,大量新闻报道的新媒体气质仍在培育中。之中。

到2022年全国两会,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大趋势下,省级党报联动已广泛。两会开幕前,多家省级党报主动携手湖南日报,形成了湖南、湖北、江西、海南、山西、贵州、黑龙江、新疆等近20家省级党报的合唱。并推出了《创建中部地区高中》《质量发展新局面》《雷锋精神永恒,新时代光芒四射》等综合媒体产品广泛传播称赞。

湖南日报的探索与实践是近年来主流媒体跨区域联动的生动缩影。该报迄今已与全国100多家省级党报在两会期间合作,推出近百篇重大主题报道。开创了主流媒体跨地域联手、形成亮丽品牌的新方式,引起强烈关注。 。

(二)主流媒体竞相跨区域联手破圈

据2022年全国两会报道,主流媒体自觉突破层级和地域限制,竞相链接和聚合各自的区域特色和行业资源,从“单打独斗”转变为联手联袂唱响“新时代”。中国好声音.

东北三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就黑土保护利用提出了许多好建议。黑龙江日报联手辽宁日报、吉林日报推出大型主题策划报道,共同探索回归“捏一把土油就开花,插一根筷子就发芽”的现实路径”。围绕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等相关话题,《解放日报》、《浙江日报》、《河南日报》、《南方日报》联手邀请四省市代表进行多角度讨论和表达。重庆日报与广西、四川、贵州、甘肃、海南等地省级党报联手,共话合作共赢,谋划创新发展。

省级党报等主流媒体不仅是传播中央声音的重要渠道,也是联系各省(市)人民群众、体现区域特色的主要渠道。他们在两次会议的报告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随着省市协同发展不断加强,省级党报等媒体通过相互联动,完全可以提高两会报道的质量和效果。

2022年全国两会,跨区域联合报道已成为省级党报等主流媒体的标配。用融入地方元素的共情表达,重点宣传党和国家对各项工作的新判断、新部署,重点宣传经济社会发展新趋势、新要求,重点宣传积极应对和新要求。全国各地的共同愿望。整体表现非常出色。

主流网络媒体_主流媒体网站内容建设的三个维度_维度主流媒体网站建设内容包括

(三)有效放大主流媒体产品价值链

新闻产品的价值链通常包括策划、制作、传播等阶段。主流媒体的跨区域联动本质上是新闻产品价值链的延伸或重构,以实现产品价值的提升。在联动过程中,媒体生产者、利益相关者、媒体使用者在互动中共同创造产品价值,有效放大产品价值链。

近年来,全国媒体对两会的报道已跨地区联动,省级党报等主流媒体走在前列。这是由于党报在重大时事报道方面拥有明显的人才优势和科学完整的编辑体系,在联动协作、融合创新中发挥着基础性和引领性作用。移动互联网时代,媒体读者需求的变化和终端用户主动性的增强也是促进跨区域联动的重要因素。大量的综合媒体产品由多个联动主体共同生产,具有可互动、可共享、可体验的交互特征。

观察发现,2022年全国两会,参与跨区域联动的媒体、其他组织或主体越来越多地成为网络中的节点,节点可以有目的地联动、互动、共享,开启新的价值增长点或增长渠道。比如,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四省党报联合开展“一体化“加速跑”、高质量“对标””党报共同探讨如何回答问题1+3> 4 好吗?” 《》定位崇高,互动性强,以全国视角拓展了各自内容产品的边界,是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四大党报的代表性媒体融合产品。

2、从单一到多元、跨区域联动到媒体融合协同运营

随着媒体的深度融合和发展,移动新媒体迅速成长,全面进入主战场。顺应这一趋势,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跨区域联动的媒体平台媒体将加速从过去相对单一的传统党报集团向多元化综合媒体协同运营转变。省级党报客户、城市报纸、新闻网站、广播电视台等取长补短,形成跨区域联动“价值共创”的火爆局面。

(一)党报客户端联动亮点

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湖南日报跨区域联动品牌栏目“进化”为“党报党朋友圈”。除了携手兄弟党报在报纸版面呈现两会盛况外,还实施“移动优先”策略。全力发力移动端。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携手山西、河北、福建、江苏、甘肃、陕西、山东等省级党报客户推出“做传统优秀传承人”系列媒体融合产品“八省联动”中的“文化”,可谓精彩纷呈。

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源源不断地滋养着中华民族。长沙岳麓书院、曲阜孔府、西安古城墙、敦煌莫高窟、扬州大运河、福州三坊七巷、承德避暑山庄、平遥古城……许多历史文物都留下了长沙的足迹习近平总书记。 “八省联动”计划推出八个图文视频内容及一批融合媒体产品,讲述八省历史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故事。联合采访启动后,省级党报客户动员骨干媒体力量采访、撰稿、拍摄,媒体融合产品在微博、微信、抖音、快手等各平台同步推送。

高质量发展成为两会新闻报道的热词。甘肃日报、新甘肃报联手新湖南报、重庆日报、天眼报、四川报等党媒、党组织,聚焦兰州新区、湘江新区等高新技术国家级新区以“新引擎、新动力”为主题。高质量发展。通过精心设计的海报、图文短视频、互动性强的H5等产品,在联动媒体平台上集体传播,受到用户青睐。

(二)地方报纸线上联手烹制“新闻盛宴”

全国两会采访“门票”数量有限。通过跨区域协作,地方城市平面媒体、客户、新闻网站等不仅可以弥补资源信息上的“短板”,而且可以在报道方面做出新的贡献。

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南国都市报、南海网、新海南客户端联合全国20余家重点新闻网站、新闻客户端、头条、抖音,推出“开往春天的列车”媒体整合特别策划为全国两会。据介绍,立体运用手绘漫画、动画、H5、MV、音频海报等多种融合媒体产品,形成强大聚合传播效果,总阅读量超过3亿。

长江万里长,山河壮丽。重庆上游报、江苏现代快报+、上海澎湃新闻、浙江天目报、安徽大湾报、湖北北目报、贵州天眼报等七家主流媒体共同询问长江经济带,呼吁共建“长江经济带”长江创新联盟”。引发了热烈反响。湖南红网联合天眼新闻、贵州都市报、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等七家省市媒体策划推出“国潮文化行”及“八省市代表自信发言”系列活动的报道,引起高度关注。成为全国两会的新闻亮点。

媒体融合发展是一篇大文章。报纸与互联网协同运作,优化资源渠道,丰富业态和内容,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既是媒体自身融合发展的重要内容和表现,也是更好发挥作用的要求。推动媒体发展,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

(三)广播电视媒体联动赢得大流量

广播电视媒体作为主流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国报道两会的主力军。 2022年全国两会,不少省级广播电视台在跨区域联动报道方面下了大力气。

山东广播电视台所属闪电新闻策划的2022年全国两会“云编辑部”联合推出“牢记指示种好粮食”7个省区联合直播共同畅谈大国粮仓、打造“中国饭碗”。闪电新闻还携手黄河九省区及沿海地区主流媒体“搭戏”,推出慢直播“黄河九省(区)7×24小时联动慢”直播”、沉浸式互动H5“黄河九曲”“邀你画画”等产品备受关注。

媒体深度融合,团结一致。重庆第一广播电视台、四川观察等11家省级媒体和新媒体平台合作推出“走遍中国看两会”大型综合媒体专题报道;湖北广电长江云等省级媒体联合策划邀请首都都市圈、上海都市圈、武汉都市圈等十余个都市圈代表委员跟踪城区建设。湖南广播电视台联合其他省台推出两届全国响应报道,让更多的声音、更强的科技、更美好的愿景融入到节目中。

在电视、电脑、手机多屏联动下,各种终端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融合创新,优化用户观看体验。 2022年全国两会,通过高效多地联动、高位媒体采访、高流量网络传播,广电媒体上出现了一大批有分量、接地气、有温度的产品。屏幕。截至3月11日16:00,这些产品全网总阅读量突破10亿。

主流媒体网站内容建设的三个维度_主流网络媒体_维度主流媒体网站建设内容包括

三、由平到深、跨区域联动强化主流舆论阵地

媒体产品要产生出圈效果,需要传播平台,还必须有“颜值”和“轮廓”。与以往相比,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主流媒体的跨区域联动,各媒体对问题探讨的深度、对技术赋能的依赖、立体传播的实力可以说是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从平到深的升级。一大批综合媒体产品影响力覆盖全国,强化主流舆论阵地。

(一)提炼话题,深挖共享资源

2022年全国两会报道中,联动媒体立足本地区,放眼全国。精准设置共同话题,深入挖掘共享资源,聚焦区域发展、乡村振兴、生态环境保护等重大主题,立场更高、视野更宽、报道质量更高。杰作不断涌现。

珍稀候鸟是生态环境的重要指示物种。近年来,有“鸟类大熊猫”之称的中华秋沙鸭频繁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它们的飞行轨迹,展现了中国生态文明进步的足迹。 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湖南日报携手吉林日报、新华日报、贵州日报,连线湖南、吉林、苏州、贵州四省代表,跟随中华秋沙鸭,体验他们的所见所闻在他们迁徙的地方,讨论生态环境。变化。湖南日报牵头报道《中华秋沙鸭迁徙故事》并整版出版,将“故事”讲述得淋漓尽致,展现了创意策划的力量和文字编排之美。新媒体同名手绘图清新脱俗,养眼又暖心。 。

福建日报提前谋划,精心组织,积极参与。联合18家省级党报围绕闽宁合作、乡村振兴、“一带一路”等重大主题和热点话题,推出5套跨省联动报道,收到良好效果。传播效应。例如,《福建日报》和《宁夏日报》联合组织联合报道,发表了一组生动反映闽宁合作成果、委员代表心声、亲历者故事的文字和图片,其中包括《书写新时代》等。乡村振兴舞台上的闽宁合作篇》媒体报道。该报还与湖南日报、湖北日报、新疆日报合作,讲述了福建、湖南、湖北、新疆四省青年代表牢记嘱托、努力追梦的故事,勾勒出一批不负时代、不负青春的新时代中国青年的写照。反响热烈。

(二)科技赋能,创新表现形式

通过新技术的运用,实现了新闻产品形式的创新,将2022年全国两会报道全面呈现。天津金云新媒体集团联合北京千龙网、长城新媒体集团策划推出“云观京津冀”系列访谈节目,聚焦京津冀协同发展。节目邀请代表、专家学者围绕“虚无”问题,从天津滨海新区、河北雄安新区、北京市副区的功能定位、建设现状、发展路径等维度进行深入探讨。中心和其他主要托管区域。

最引人注目的是节目策划新颖、技术先进。它创新性地采用5G+MR+AR技术,将虚拟环境引入现实场景,实现虚拟与现实的有机交互。通过三维图形图像数字化建模、虚实空间3D坐标同步计算等技术,打造“协同”虚拟空间站,让三地工作室在同一云端连接起来空间,具有良好的视觉传达效果。节目按照“一次采集、多生成、多传播”的理念,同步推出长视频、短视频、二维码海报等新闻产品,形成多媒体与多媒体的深度融合,创造了全国联播期间的现象。两届会议级产品。

两届跨区域报道产品形式的创新还体现在短视频、音频、SVG海报、手绘等新媒体报道方式的广泛运用,如《丝路湖南》湖南日报社等推出的《连接美美》《小南同学》《一带一路》学习笔记》《国家公园《寻找猫》》等四川日报社策划的新媒体作品与新结合此外,在技术支持下,“云采访”、“云采访”、“云对话”等都是各媒体常用的创新方式,它们不仅满足了联动的要求。疫情防控,提高采访效率,也让产品呈现更具新媒体气质。

(3)三维沟通,达到最佳效果

联合报道中,不同地区多家媒体在一定时间内相互回应,汇集资源,打造精品,共同传播,做到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涨、好声音传播得更广泛,传播得更广泛。深入。

例如,2022年3月4日,四川发布、重庆发布2022年全国两会特别方案——#川渝群英典#政务新媒体联动,手绘武侠风新媒体产品,沉浸式展示国家“命题”川渝“答卷”,被称为川渝版百里长轴。成渝地区44家政务新媒体同步发布,学强国、澎湃新闻、上游新闻等媒体平台竞相转载、传播,形成“川渝一盘棋”的强衔接和强烈反响。共同建设第四极。”

2022年全国两会,主流媒体跨区域联合报道不仅注重利用好参会各方媒体平台,还向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中央媒体和新媒体积极宣传转发机构、央视充分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与今日头条、百家号、快手、抖音等商业平台矩阵同频共振,汇聚力量同一个方向,形成强大的舆论声势。

4. 结论

媒体跨区域联动协作,2022年全国两会报道成效显着。主流媒体跨区域联动协作,为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省级党报、客户和新闻网站提供了值得借鉴的思路迫切需要超越地域限制,提升竞争力、传播力和影响力。

今后,省级党报等媒体开展跨区域联合报道时,应进一步扩大协作的“时效性”,完善联合报道的长效机制。既要聚焦全国两会等重大活动,又要主动设置服务大局、关心民生的议程,加强跨地区、跨媒体、跨平台合作,关注整合领先新媒体资源,加快打造内容丰富、技术先进、媒体竞争力强的新主流媒体。

【本文发表于新华社主办的《中国记者》杂志2022年第5期。作者刘永涛是湖南日报社传媒研究所副所长。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