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朋友圈真是多元化
01
转发到朋友圈就可以赚钱
没想到交了代理费就被屏蔽了。
如果你把广告转发到你的朋友圈,生意就会源源不断地找上门来。 到底是什么生意能如此有效呢?
市民蒋女士在微信群里结识了网友“小琴”。 对方让她帮忙转发一则阿胶粉产品的广告,并拉拢蒋女士做她的经纪人。 蒋女士没有立即同意,只是在朋友圈转发了该广告。
没想到,转发没多久,江女士的微信账号就来到了两个陌生人。
第一步:陌生买家持续购买商品
网友A表示,她想入手一盒产品。 蒋女士告诉她,自己只是给朋友发广告,但对方非要向她购买,于是蒋女士给了她小琴的付款码,并转发了小琴的付款码。 秦的发货单号。 几天后,网友A表示该产品非常有效,需要再购买3盒。
第二步:生意兴隆,我很想成为一名代理商
几天之内,网友B也向姜女士购买了2盒产品,并提出:“如果姜女士自己做代理的话,我们可以直接转账给她。” 蒋女士立即咨询了小琴,并付费成为了初级经纪人。
第三步:如果您收到的货物数量较多,则需要升级您的代理。
不久后,网友A表示想再购买10盒产品。 小琴表示,数量太大,蒋女士需要先付费才能升级为白金代理商。
这时,网友B表示想购买40盒该产品。 果不其然,蒋女士的等级不够,不得不付费升级为钻石经纪人。
等等……好像有什么不对劲。 既然网友B的货量这么大,为什么不自己做代理呢? ? ?
另一个人说他感觉和她很有联系。
第 4 步:如果发现自己被愚弄,则将其列入黑名单
蒋女士觉得升级费太贵,小琴说可以垫付一部分资金。 没想到,接下来的几天,小琴不断逼她还钱。 姜女士与她发生争执后,发现自己被屏蔽了。
02
瞬间骗局,技巧揭晓
1、小芹、网友A、网友B实际上是同一群,分为“售前”和“售后”;
2、“售前”专门在各种微信群中寻找目标,诱导其在朋友圈转发自己的产品;
3、“售后服务”充当买家的角色,制造产品畅销的假象。 引诱受害人代理产品,并不断升级为高级代理商,骗取“代理费”。
但事实上,在整个过程中,受害人从未见过甚至收到过该产品!
一切都是“售前”为您“交付”的,您只需不断缴纳代理费即可!
同样,孙女士和秦女士也遇到了类似的骗局,只不过卖阿胶粉变成了卖红酒和减肥产品……
另外,不要相信朋友圈里的这些广告:
小心,你的朋友圈里潜藏着“陷阱”!
每天查看微信朋友圈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但你知道这里潜伏着很多“陷阱”吗? 诸如“给宝宝投票、集体购物、集赞赢奖”这样的事情看似平常,但一旦你点击进去,你的隐私可能会被泄露,你可能会在网上被骗。
1.性格测试
朋友圈里有各种各样的测试,比如性格测试、伴侣外貌测试、有多少人暗恋你、你的名字值多少钱、你在电视剧里是谁,甚至还给你设计签名免费。
事实上,这些大多是某些应用程序开发的营销测试,需要您填写姓名、出生日期和微信ID。 您的隐私和个人信息在测试过程中已被泄露。
2. 组团买水果
“我参加了29.9元6个进口蛇果的订购,还剩2人。” “我参加了9.9元的8个新疆库尔勒香梨的订购,还剩3人。” “我参加了5个进口南非橙的订购,订单价10.9元,还剩5人。”
你有收到过这样的网上群里买水果的邀请吗? 这些订单的主要目的是为商家建立知名度并增加应用程序下载量。 如果诈骗者获取您的个人信息,您电子账户中的资金可能会被盗。
3. 类似诈骗
朋友圈里总有一群疯狂的人,但有一种类型是需要你提交个人信息的。 事实上,这是商家在后台秘密收集用户个人信息。
4.身份伪装诈骗
有一些“高富帅白皙漂亮”的人在朋友圈里炫富,但你确定这些都是真的吗? 这些人常常伪造身份搭讪博取感情,然后进行诈骗,最终导致生命和财产的损失。
5. 账户被盗诈骗
冒充家人、朋友,以各种理由借钱。 这时候打电话询问比较靠谱。
6.扫描二维码进行诈骗
7. 协助价格谈判
朋友圈里掀起了一股“帮忙砍价”的热潮。 从价值数万的相机到价值数十万的汽车,据称,如果朋友在链接中帮忙砍价,看到0元就可以免费获得产品。
起初,这确实只是一个营销活动,但后来因为操作简单,被骗子盯上,变成了陷阱,要求你输入姓名、手机,甚至身份证号码。 您要么收到各种诈骗短信,要么被骗了。 骗钱。
8.转发获取流量
朋友圈里出现了“转发手机话费或数据”的活动,比如“10G数据传输免费”、“手机话费免费,我抢了XX元,大家赶紧抢”。
这个骗局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获取你的手机号码和手机型号。 收集这些有什么用? 对你来说可能没什么用,但对广告公司来说,他们可以过滤出哪些手机号码是有效的,然后向这些目标发送广告,或者每天打销售电话。
9.转发免费送货
有人在朋友圈转发了一些免费内容,比如各种Dior、Yves 、“我收到了,活动是真实的”、“仅限500人”等,只要转发并发送截图,您将可以免费寄送。
这样一方面骗取你的地址和个人信息,另一方面也赚钱(收取高额快递费)。 据调查,大品牌的所谓正品大多是从一些购物网站批发的,成品价格相当低。
10.代购欺诈
他自称是“海外代购”,但我们付款后却被告知“货物被海关扣留,需缴纳额外关税”。 付清全部费用后,很久没有收到货。
对于来源不明的链接,尽量不要点击。 如果您点击需要您填写个人信息的链接,一定要谨慎处理,能不填写的就不要填写。 另外,不要随便扫描二维码。 总之一句话,不要贪图便宜,天上没有馅饼!
微信网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