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移动支付工具间存在层层壁垒阿里巴巴打破支付壁垒

2023-12-25
来源:网络整理

图/视觉中国(,股吧)

来源 | 21世纪经济报道(ID:)

作者丨贾俊辉胡天骄

编辑| 李宜林

在监管的大力推动下,长期以来第三方移动支付工具之间的壁垒正在被打破。

9月28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阿里巴巴旗下多款APP已接入微信支付,如饿了么、优酷、大麦、考拉网购、书旗等。此外,有消息称,淘特、闲鱼、盒马等APP也已申请接入微信支付,正在等待审核。

对此,阿里巴巴集团相关负责人证实了上述消息,并表示,公司坚信共享、连接、开放是健康数字生态的基础,将继续与其他平台和企业一起面向未来。前进一半。

此前,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在反垄断和强力监管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大型互联网平台率先支持了很多主流支付渠道,比如美团APP、微信支付、支付宝、云闪付云闪付、美团支付、支付宝、小米支付、华为支付、三星支付等主流支付工具均已开放; 拼多多开放微信支付、支付宝、QQ钱包、花呗等多种支付工具。

这一系列动作的背后,是我国支付领域互联互通的有效进展。 要知道,长期以来,由于独立资金体系、应用生态、管控场景等限制因素,第三方移动支付工具之间存在着层层壁垒。 广大用户不得不面临支付选择,无形中降低了支付效率,增加了社会负担。 成本。

近日,央行行长易纲在“全景中德金融科技与全球支付领域——开拓新领域”视频会议上表示,要加强反垄断,推动大型互联网平台企业发展打通封闭场景,充分保障消费者支付选择。

需要指出的是,去年以来,全球掀起了针对大型互联网平台的反垄断浪潮,支付领域的互联网也是亮点之一。

支付领域互联并不容易

苹果系统 微信连商户_苹果微信商家收款怎么开通_苹果微信商业版收款

事实上,支付领域实现互联互通一直是监管机构的要求。

早在2024年9月,央行印发的《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4-2024年)》就明确提出,推动条码支付互联互通,研究制定条码支付互联技术标准,统一条码支付编码规则,推动条码支付互联互通。构建条码支付互联技术系统,打破条码支付服务壁垒,实现不同APP、商户之间条码标识互认、互扫。

多位业内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不少大型互联网平台正在积极行动,帮助条码支付实现更大规模的互联互通,最终实现条码标识之间“互认互扫”的发展。不同的应用程序和商家。 同时,他们也向记者指出,支付领域真正实现互联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那么,为什么要推动支付领域互联互通呢?

行知金融研究院研究员黄大志告诉记者,支付领域实现互联互通,有助于降低整个社会的运营成本,包括支付机构的运营成本和用户成本。 此外,他指出,从行业创新的角度来看,目前的生态垄断方式非常不利于支付行业的创新发展。 “第三方支付本身就是一个新兴产业,它的生机和活力来自于发展和创新。”

“如果支付领域能够实现真正的互联互通,对于第三方支付行业来说将具有重大意义。” 智库创始人寇祥涛认为,这将给中小支付机构更多的发展空间和竞争机会。 “这样就节省了行业发展成本,商户不需要多个支付受理入口和设备,减少了多品牌网络接入的投资。”

对此,黄大志还表示,支付领域的完全互联意味着账户端和收单端都可以连接。 “首先,对中小支付机构有利,因为这实际上解决了支付生态垄断的问题,中小支付机构将有可能通过更好的方式涉足更多的B端商户。服务和更好的产品。”

但现阶段,支付领域真正实现互联互通还存在不少障碍。

在寇祥涛看来,最大的障碍来自腾讯和阿里巴巴,“因为支付宝和财付通占据了移动支付市场的绝大多数,有自主权,如果不开放,开设其他机构就没有意义。” 因为市场掌握在这两个人手中。”

公开数据显示,在200多家第三方支付牌照中,支付宝和腾讯财付通(含微信支付)合计占据接近85%的市场份额。

当然,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涉及的数据量巨大,运营场景和流量难度较大,支付领域的互联互通需要逐步推进。 令人欣慰的是,在监管部门的一再要求下,以支付宝、腾讯财付通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巨头也在积极推动互联互通。

9月26日,央行副行长在第十届中国支付清算论坛上再次强调,推动平台企业有序开放支付接口,严禁排他性、歧视性支付协议,保护支付消费者独立选择的权利应当受到保护。

韩国打响全球互联互通“清场”行动第一枪

苹果系统 微信连商户_苹果微信商家收款怎么开通_苹果微信商业版收款

事实上,从全球范围来看,支付领域的互联互通也符合全球反垄断监管新趋势。

比如,一向高度重视数据的欧盟,今年率先频频对谷歌、苹果等发出反垄断指控和调查; 美国已通过六项针对谷歌等科技巨头的反垄断法案。

去年12月,欧盟推出《数字市场法》,防止大型科技平台滥用“看门人”地位。 当地时间2024年4月30日,欧盟反垄断执法机构欧盟委员会( )发布指控单,正式对苹果发起反垄断诉讼。

此前,苹果官方还规定,如果想要解锁其APP中的特性或功能,必须使用应用内购买并使用内部支付系统。 大多数情况下,苹果会与开发者实行3:7的分成,即前者拿走应用内销售额的30%。

谷歌随后效仿,表示将强制软件开发商对 Play 中的应用内购买收取 30% 的佣金。 谷歌认为,在通过 Play 商店提供应用程序的开发者中,只有不到 3% 的应用程序销售数字产品。 其中近 97% 遵守其付款政策。

美国36个州和首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也指责谷歌滥用其在Play应用商店的主导地位,从开发商那里榨取收入,违反了反垄断法。 美国参议院最近提出了一项两党法案,该法案将限制苹果和谷歌应用商店的运营方式以及它们对应用开发商施加的规则。

德国反垄断机构联邦卡特尔办公室(FCO)今年5月对谷歌相关公司发起了两项反垄断调查。 英国外交部辩称,谷歌从其收集的信息中享有战略优势,并质疑用户是否对谷歌如何使用其数据有足够的选择。

但首次敲响监管警报的是亚洲国家。 近日,韩国通过了《电子通信商业法》修正案,禁止苹果和谷歌强迫开发商使用其支付系统收取高额佣金,对谷歌和苹果应用商店收取的高额佣金发起了真正的攻击。 。

当地时间8月31日,被媒体称为“反谷歌法”的《电子通信事业法》修正案获得韩国国会投票通过。 该法案允许手机用户直接向软件开发商支付应用费,开发商也有望引导用户使用其他替代支付平台,以避免向谷歌和苹果支付这笔佣金。 此后,韩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合法禁止苹果和谷歌强迫开发商使用其支付系统的国家。

此外,《电子通信商业法》修正案还禁止应用程序商店延迟应用程序的批准或不适当地从其应用程序商店中删除应用程序,以及应用程序开发者的排他性。 根据该法案,如果苹果和谷歌违反规定,其韩国应用商店可能会被处以最高相当于其韩国收入3%的罚款。

不过,苹果和谷歌的财报并未披露其来自韩国应用商店的收入,预计其市场份额较小。 2024年,苹果全球收入将达到2745亿美元,其中包括App 在内的服务收入为538亿美元。 谷歌同期总收入为1825亿美元,其中包括 Play在内的“谷歌其他”收入为217亿美元。

谷歌、苹果等如何应对?

谷歌回应称,佣金使其操作系统保持免费,并允许开发者接触到数十亿用户。 “我们将考虑如何遵守这项法律,同时维持支持高质量操作系统和应用商店的模式。”

苹果微信商业版收款_苹果微信商家收款怎么开通_苹果系统 微信连商户

Epic首席执行官蒂姆称这项法案在韩国的通过是“个人互联网45年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流行视频游戏《堡垒之夜》的所有者 Epic 正在就本月向美国联邦法院提起的诉讼结果与苹果公司进行斗争。

韩国广播通信委员会主席韩相赫表示,由于美国和欧洲也在提出类似法案,韩国此举将成为全球应用市场平台监管立法的基石。

首尔中央大学商业战略教授魏宗贤表示,韩国法律将成为美国和欧洲国家加强对苹果和谷歌保护的重要先例。 尤其是欧洲国家,如果不满意,很可能会提出类似的法案或对其施加压力。 韩国IT企业协会表示,《反谷歌法》将进一步保护创作者和开发者的权利,消费者也将以更低的价格享受到更多的网络文化产品。 预计这部法律将成为打造公平网络生态的契机。

有声音指出,对该法案的期望不宜过高。 不过,韩国高丽大学法学教授黄丽表示,鉴于《反谷歌法》相关条款法律解释不明确,不排除谷歌将采取“不明确”的方式进行回应未来,不要对《反谷歌法》抱有太大期望,但要控制互联网企业的垄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据路透社报道,当地时间 9 月 2 日,苹果在印度面临反垄断调查,被指控滥用其在应用市场的主导地位,强迫开发者使用其专有的应用内购买系统。

在新任命的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主席莉娜·汗(Lina Khan)的领导下,监管可能会进一步收紧。 后者的博士论文就是要论证亚马逊的各种行为是否具有垄断性。

她多次强调,亚马逊、苹果、苹果和微软等公司的权力应该受到控制,联邦贸易委员会与司法部合作执行反垄断法,并寻求保护消费者免受不公平商业行为和隐私侵犯的侵害。

然而,全球反垄断监管可能并不同步。 当地时间9月10日判决结果公布后,Epic和郑就谁输谁赢的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讨论。

尽管美国联邦法院法官裁定苹果必须让消费者选择在应用程序上购买或直接在互联网上向开发者购买,但同时表示苹果仍保留对应用内交易的控制权,可以继续收取高达 30% 的佣金和不违反垄断法。

当地时间9月22日,Epic首席执行官蒂姆在社交媒体上表示,他已收到苹果的通知。 “”不会很快返回 iOS App 。 苹果当天也证实了该消息的真实性,宣布在该公司与游戏公司 Epic 的反垄断上诉结果出来之前,不会允许《堡垒之夜》游戏在 APP 上恢复。

Epic 表示:“我们将对这一决定提出上诉。” “这一裁决并没有达到 Epic 所寻求的程度,我们希望消费者能够直接从该应用程序无缝购买。”

本期编辑 李雨桐 实习生 彭娅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