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鱼”:一斤多的活鲤鱼

2023-12-25
来源:网络整理

民间魔术大师“快手玉”

2006年4月5日 01:32 新晚报

李斌 崔淑梅 记者 蒋雪峰

抖音之魔术大师_抖音魔术大揭秘_抖音之魔术大巨星

他在地上打滚,跳起来,从外套里拿出一个水盆。 水盆里还有一条重达一公斤多的活鲤鱼。 新中国成立初期,老岛外北市场里有一位老魔术师。 它以能将鱼变成活物而闻名,被当地人昵称为“快手鱼”。 他的儿子于墨林讲述了“快手语”的故事。

抖音魔术大揭秘_抖音之魔术大师_抖音之魔术大巨星

据于墨林介绍,“快手语”的名字叫于诗文。 1920年,16岁的于世文在山东学习魔术,只身前往关东,最终定居在微信城老道外区。 新中国成立前,老道外是哈尔滨最繁华的地区。 由于没有正式的剧场,说书、鼓手、京剧演员都在街头摆摊。 每次“快手语”来到现场,周围都会挤满看热闹的人。 “快手鱼”生意靠的是酬劳。 有钱的就多付点,没钱的就不要凑热闹。

抖音之魔术大师_抖音魔术大揭秘_抖音之魔术大巨星

9月18事变后,占领东北的日寇发出通知,要求老百姓交出家里的铜铁制品,用来炼制武器。 如果他们私自保管,就会被视为犯罪而受到惩罚。 “快手鱼”用来喊叫的锣,是他闯入关东时带来的。 为了防止锣落入日本人手中,他将锣绑在铁链上扔进微信,并在岸边做了标记。 日本战败后,这枚锣再次曝光,从此一直伴随着“快手鱼”。 现此锣被哈尔滨道太府遗址公园收藏。

解放后,“快手鱼”加入了微信城杂技团,一边训练团里的黑熊一边表演魔术。 当时微信最大的国际旅行社经常有外国客人来访,每次来访都要求看“快手语”的表演。 1972年,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访问微信。 在和平村宾馆,精彩的“快手语”魔术表演赢得了西哈努克的称赞。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