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的微信可以说是真正的“小而美”。 它的功能不多,但也够用了。
至于核心的聊天和社交功能,微信并不是很复杂,长辈都可以使用。
更重要的是,当各大主流App加快商业化步伐,让整个界面布满广告时,微信依然足够克制。
多年来在主流应用中被诟病的开屏广告并没有污染微信。 小雷从未见过影响微信感知的牛皮癣。
不客气地说,尽管广告是微信收入来源的很大一部分,但它并没有肆无忌惮地商业化。
功能简单易用,界面简洁无广告。 难怪几年前微信如此受用户欢迎。
但经过几年的发展,如今的微信似乎离“小而美”越来越远。
我们先不说更深层次的东西,只看APK文件大小。 此前,哔哩哔哩UP主做过调查,微信最初的版本只是。
然而,在11年的迭代中,微信安装包不知不觉到来了。
图片来源:B站@科技老男孩
好家伙,我们的手机存储没有增加,但是App的大小却起飞了……
来源:豌豆荚
应用程序大小只是一方面。 微信的存储机制也有点奇怪。 例如,默认缓存表情和图片。
如果你将同一个视频发送给不同的人,本地存储空间中将会复制多份......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雷的微信存储占用了38G,耗电量也远远领先于其他App。
看到这里,肖雷不禁思考,微信现在相比几年前是变得更好了还是退步了?
我决定对微信的经典版本进行一次“圣游”,在这个过程中,我也看到了迭代过程中出现的“史诗”功能。
或许我们可以由此理解微信作为国民级App的产品理念。
微信1.0:纯粹的聊天平台
小雷用手指头数着。 应该有一些朋友没有见过微信1.0是什么样子。
事实上,只要浏览微信官方网站,就能发现微信1.0测试版的青春模样。
从软件介绍来看,当时微信团队对App的定位并没有那么复杂。 他们只是希望用户可以通过微信随时联系他们的朋友。
您可以使用微信快速收发消息、拍照并即时分享,随时随地联系身边的朋友。 支持基于平台的手持终端设备。
来源:微信官网
从功能上来说,它太简单了,以至于人们有点不舒服。 主要界面只有两个。
一是【好友聊天窗口】,二是【设置】。 整个事情给人们带来了运营商短信应用程序的增强版。
来源:微信官网
也因为功能精简,只有核心的聊天功能,所以这个版本的微信只有457 KB。
如果你不明白,就问,什么叫真正的小而美?
微信2.0:语音对讲来了
如果说1.0是青春、灵动、清新,那么2.0的绿、白、灰组合则让微信的气质更加稳重。
当然,这不是重点。 2.0最重要、最令人兴奋的功能是【语音对讲】功能,长按即可发送声音。
除了表达文字和表情之外,人们终于可以通过互联网通过语音与朋友进行交流。
无论是情侣维系感情,还是家人之间的问候,声音所带来的温暖是言语无法比拟的。
毕竟言语中看不出语气,所以很容易让女朋友误会小雷想要表达的意思。
哦,我没有女朋友,没关系。
微信3.0-5.0:大功能轮番登场
微信3.0-5.0的界面没有太大变化,主要是几个新功能的推出,真正改变了我们的数字生活。
比如“摇一摇”、“漂流瓶”的出现,让微信这个社交社交网络越来越受欢迎。
有什么事,只要摇一摇,就能找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微信用户,然后添加好友,深夜就能聊得开心。
来源:开车回家
对于漂流瓶,想必大家都比较熟悉。 小雷以前无聊的时候就往那里扔漂流瓶,然后捡起别人的漂流瓶。
一开始的“漂流瓶”功能还是蛮有趣的。 当我看到别人开心的表情时,我也会为他们感到高兴。
当小雷打开那个充满负面情绪的瓶子时,我会莫名地同情并安慰他。
来源:开车回家
《漂流瓶》和《摇一摇》都承载了众多用户的情感,提供了真实的情感价值。
但由于传递信息的门槛太低,这两个功能一度被假微商和诈骗分子利用。
为了保护用户,微信只能下架两个有争议的功能。
对了,朋友圈、视频通话、公众号、微信红包等功能也在3.0-5.0版本中上线。
前两个功能更加人性化,而公众号和微信红包对微信的意义更大。
毫不夸张地说,这两个功能确实撑起了微信的半壁江山。
公众号是用户不可多得的内容订阅平台。 虽然当时有通过电子邮件订阅博客的方式,但便捷性不如微信公众号。
来源:微信截图
微信公众号的成功一度引起其他厂商纷纷效仿,如今日头条、百家号、网易号、一点网等。
现在公众号的内容和微信搜索已经完全打通了。 在这个生态系统中,我们可以很容易地找到我们想要的内容资源。
换句话说,微信不断地吸纳搜索引擎的流量,并且正在亏损。
至于微信支付、微信红包等功能是如何快速落地的,肖雷就不多说了。 类似的分析想必大家都看过。
微信6.0:巅峰
事实上,从3.0版本开始,微信就不断迭代,推出了各种影响深远的功能。
但在肖雷看来,大部分功能都是微信完成的,拓展了相应的领域。
例如,在支付领域推出了【微信支付】,在内容领域推出了【公众号】。
说实话,真正用来提升用户体验的功能并不多。 相反,微信却变得越来越复杂。
不过,作为微信老用户,小雷依然觉得微信6.x版本是一代巅峰。
没有其他原因。 微信6.x在功能性和流畅性的平衡上做得很好。
看起来功能还蛮多的。 该版本除了之前版本的功能外,还新增了朋友圈广告。
还有那个小节目让库克感到害怕,说他没有道德操守。
但说实话,加入了这么多新功能,微信6.x的流畅度还是不错的,内存和存储占用也不辜负“小而美”的美誉。
光说是没用的,小雷带大家游圣地,感受微信6.x版本的魅力。
6.x版本顶部依然是黑色,对比度更高。
也许是为了增加沉浸感,微信从7.x版本开始改为全白设计。 肖雷认为,这波改变在舒适度方面有所退步。
6.x版本还保留了“漂流瓶”功能,但由于官方接口已经关闭,目前处于“没用”的状态。
至于订阅号功能,当时的订阅号还是以列表的形式展示,与现在的信息流逻辑完全不同。
但说到获取信息的便捷性,我认为信息流通无疑更加高效。
只是算法容易出现抽搐,小雷总能把前两天看的文章看完。
最重要的一点是,这个版本的微信的性能开销确实很低。
即使还有很多子进程,但总使用量不超过1G。
没有比较就没有坏处。 我们看一下微信8.0.28版本的内存使用情况。 每个进程占用数百MB。
好家伙,才两个大版本,微信的内存占用就“膨胀”了三倍。
只能说……微信的功效倒逼了手机性能的提升。
微信7.0:小而美丽的最后一支舞
如上所述,微信从7.0版本开始,对界面进行了重大改变。
整体界面设计扁平化,各处都采用白色作为基本色。 这个设计一直沿用至今,大家都很熟悉。
资料来源:
其实当时的7.0.3第一个版本还是非常流畅和流畅的,但遗憾的是,这已经是微信作为“小而美”的最后一支舞了。
由于后续更新对性能和内存的要求越来越高,旧型号的运行变得越来越困难。
其中,【视频账号】有一个“功劳”。
腾讯发力短视频的愿望已不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但其很多产品却未能真正占领短视频市场的制高点。
最终,还是需要让微信这个国民级App内置一个视频号,并以各种资源支持,视频号才能达到现在的普及程度。
来源:书影网
小雷实在不喜欢看聊天软件里的短视频。 将两个不同的业务缝合在一起感觉很奇怪。
微信8.x:待续
我们不会详细介绍微信8.x。 这是我们当前使用的主要版本。
如今,很难用“聊天社交应用”或“支付应用”来形容微信。 说它是一个数字生活平台更合适。
吃喝玩乐全覆盖,还有聊天、搜索、内容、短视频。 你真的可以做一切事情。
来源:微信官网
也许微信诞生时,它不仅仅是一个聊天工具。
至少在聊天体验方面,微信还有很大的优化空间。
想想看,微信是不是把语音进度条、门禁系统推送、聊天记录云备份等期待已久的功能提上日程了?
可能还没有。 相反,微信仍在视频号、图文、搜索等方面加大力度。
微信现在会在保证正常聊天的同时开拓更多的领域,但我们还是希望在腾飞的路上更加注重用户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