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中国产业网记者 车慧
12月28日,小米集团在北京召开小米汽车技术大会,正式公布小米汽车电驱动、电池、大型压铸、智能驾驶、智能座舱五项核心技术。 从底层核心技术出发,重新定义汽车行业技术。 堆。
小米汽车首款产品小米SU7也“预发布”,外观设计、性能、续航、安全等细节首次亮相。 定位“C级高性能生态科技车”,实现高性能、生态科技、智能空间体验的极致表现,打造时代精英首选、科技顶级标杆和人文学科。
“路真如铁,现在我们又重新来过。” 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表示,小米汽车是小米集团从手机行业向汽车行业的一次重大跨越,也是一个完整的“人车全生态闭环”。和家庭”的关键飞跃。
雷军还表示,汽车行业已经行业100多年,百年赛道没有捷径。 “小米决定十倍投入,从底层核心技术入手,认真打造好车,通过15到20年的努力,成为全球前五的汽车制造商,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全面崛起而奋斗!”
智能电动汽车的发展趋势是汽车产业、消费电子产业、智能生态的融合。 汽车行业全栈技术的融合是下世纪汽车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雷军表示,通过融合工业硬技术、智能软技术、全面的AI赋能,小米汽车将全面重新定义汽车行业的技术栈,这将是汽车行业技术范畴的重大飞跃。
为此,小米汽车从一开始就坚持从底层核心技术入手,坚持正向研发,在关键赛道上深入自研,“十倍投入,认真造好车”。 目前,小米一期研发投入已超过100亿元。 研发团队拥有工程师3400余人,其中包括数千名国内外顶尖关键领域技术专家。
本次发布会正式披露了小米汽车五项核心技术的进展与突破。 在电驱动、电池、大型压铸、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关键领域,小米的自主研发技术取得了多项世界第一、中国第一,名副其实。 据称,这是小米成立13年来技术积累的结晶。
其中,在工业硬技术领域,小米展示了强大的自研制造硬核技术能力,拥有领先的完整汽车行业智能制造能力。 例如,小米自主研发生产的超级电机V8s,拥有全球量产电机中最高转速,刷新了全球电机转速天花板。 已预研的下一代小米超级电机,创新激光绕线转子技术,并在实验室成功实现突破。 ; 小米自主研发的CTB一体化电池技术,并推出全球首创电芯反转技术,实现CTB电池77.8%的全球最高电池集成效率。 为了从源头上保证电池的性能和质量,小米甚至建立了自己的电池组工厂。
此外,小米还自主研发了“超大型压铸集群”和自主研发的压铸合金材料“泰坦合金”,成为全球唯一的汽车制造商、国内唯一研发大型压铸件和压铸件的企业。同时压铸材料。 目前业界正在提高大型压铸件的锁模力吨位。 小米坚定地走全栈自研之路。 从自主研发材料、设备集群系统,到成品铸件,小米已经完成了大型压铸产业链几乎所有环节的全栈。 自习。
在智能软科技领域,小米展示了“大科技制造商、生态汽车制造”的独特优势,推动汽车产业、消费电子产业、智能生态融合。 比如,基于小米 OS,小米智能座舱实现了底层重构,为汽车进化,打造了先进的智能移动空间; 在智能驾驶领域,小米推出了业界首创的自适应变焦BEV技术、大型道路模型、超分辨率占网技术。 凭借顶级配置、全栈自研等三大关键技术,小米智能自动驾驶将在2024年成为行业第一梯队。
此外,AI的全面赋能也成为小米汽车融合前沿技术、实现硬核创新突破的新亮点。 例如,除了业界首个大型道路模型外,小米还针对智能驾驶代客泊车场景开发了全球首个量产的“端到端感知决策大模型”,可以观察到并实时动态调整机械库的停车位。 例如,在研发小米钛合金的过程中,小米还开发了自己的多材料性能模拟系统,从1016万个配方中选择出强度、韧性和稳定性相结合的最佳材料。 优良的合金配方。
“我们想要打造的不是一辆平庸的汽车。我们想要打造的是一辆可以与保时捷相媲美的梦想汽车。” 发布会上,雷军分享了小米造车的目标。 雷军分享了小米造车的目标:媲美保时捷。 保时捷和特斯拉正在为汽车行业新时代打造梦想汽车,打造美观、驾驶好、舒适、安全的移动智能空间。
在他看来,汽车发展了130多年,一直是“工业之王”,是各个时代“时代精神”的最典型代表。 在汽车诞生的最初百年,作为旅行用车,保时捷是典范; 新世纪以来,特斯拉率先开创智能电动汽车,将汽车变成“移动计算终端”; 而现在,汽车行业的新使命,就是打造“先进移动智能空间”,这就是小米造车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