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10到小米14,这几代手机的起售价为3999元,成交均价在4000元以上。 对于月薪1万元的上班族来说,这个价格得咬牙切齿才肯买。 月薪1万元的农民工一般会选择月薪15万元左右的汽车。 因此,小米SU7不能以15万左右起售价,否则其拉动消费者购买力的能力不会像手机那么强。
小米品牌手机是高端,红米品牌是中端或中低端,小米汽车的整体性能是旗舰(稍后详细介绍)。 同时目前还没有15万级的车可以和旗舰挂钩,所以小米SU7不可能是15万级的。
目前,迈腾、雅阁、凯美瑞等中档车的实际平均成交价格在15万至20万元之间。 如果能以这个价格买到旗舰车型小米SU7,显然是“缺货”,势必会大批量抢占这些车的市场。 它一炮而红(仅迈腾的年需求量就高达20万辆左右)。 按照雷军的规划,小米SU7计划第一年交付10万台,未来三年总计交付90万台。 小米SU7将严重缺货,小米将再次遭遇1代、2代、3代小米手机的尴尬局面。 称之为“饥饿营销”。
在12月28日的“小米汽车技术大会”上,雷军也表示14.99万元不可能。
综合以上四个原因,小米SU7的起售价很可能在20万元左右,主要销售价格在20万到25万元之间。 结合手机“*999元”定价的习惯,小米SU7的起售价可能为19.99万元。 元。
为何小米SU7被称为旗舰级别? 体现在五个方面。
1、旗舰级设计。 小米SU7凝聚了全球顶尖设计师团队的心血打造,由宝马全球首位华人设计师李天元、前梅赛德斯-奔驰德国总部高级外观设计师邱震、前奔驰德国总部高级外观设计师申联合设计。宝马高级内饰设计师。 其3倍的轮轴比、2倍的轮高比、1.36倍的长宽比都是视觉上的黄金比例,而且还拥有全球量产中最低的0风阻系数汽车。
V6/V6s
2.旗舰级电驱动。 小米SU7搭载了小米联合研发的V6/V6s超级电机,转速高,性能行业领先。 小米SU7 Max版采用双电机全轮驱动,峰值扭矩838N·m,媲美4.0L涡轮增压发动机的性能。 总功率高达100%,最高时速可达/h,0-/h加速时间为10.67秒,0-/h加速时间为10.67秒。 至 2.78 秒。 此外,小米SU7采用前双横臂后五连杆独立悬架,配备小米智能底盘,配备CDC阻尼可变减震器、博世.0车身稳定系统、博世DPB制动控制器、四活塞等。固定卡钳、转弯半径5.7米、制动距离33.3米等多项超级配置。 具有高端的综合控制性能。
3.旗舰电池。 小米SU7采用微信时代电池,CTB一体化电池技术集成效率高达77.8%,首创倒装电池设计,出色的散热和绝缘设计,以及全球最严格的电池安全测试和14层硬核物理防护。 还有小米车云协同安全预警系统等技术加持。 同时,它还具有出色的续航表现。 小米SU7有两个续航版本。 CLTC 运行里程为 和 。 MAX版本采用800V超级快充,充电5分钟即可达到续航,真正优化性能和效率。
大型压铸装备集群
4.旗舰安全。 小米SU7配备了装甲笼式钢铝混合机身。 车身高强度钢和铝合金占比高达90.1%。 整车扭转刚度达到·m/deg,满足中国和欧洲双五星级安全标准。 它还配备了16项主动安全配置。 以及严格的隐私和安全保护,打造微信全性能、超越行业水平的高品质纯电动出行体验。 不仅如此,小米自主设计的一体化大型压铸装备集群和自主研发的钛合金,以及72合1一体化压铸后地板和三级后地板防撞设计,让小米SU7重量轻且结构坚固。 、维护成本等方面都得到了显着的改善。
5.旗舰智能。 在智能驾驶方面,小米SU7采用全栈自研智能技术和自研感知技术、自研自适应变焦BEV技术、大型道路模型、超分辨率占用网络技术,实现可见精度、感知精度、控制精度等全面飞跃,“看得见、准、懂”,让高速及城市智能驾驶更加精准、安全,解决城市NOA过路口难等现有问题,打造城市导航适合全国范围的技术。 让智能导航体验更安全、便捷。
智能座舱方面,基于“以人为中心”的座舱交互架构以及小米 OS操作系统的加持,小米SU7实现了从硬件到软件的全面共享生态,进化为移动智能空间。 座舱配备16.1英寸3K分辨率中控生态屏、56英寸HUD、车规级7.1英寸翻转仪表屏、两块原生车机系统的小米Pad后扩展屏,搭配骁龙8295座舱芯片,AI算力和五屏联动带来极其流畅的人车交互体验。
小米SU7围绕应用生态、硬件生态和小米生态,实现了“人、车、家的全生态”闭环。 车机系统深度适配主流车载应用。 当手机应用植入汽车后,即可瞬间变身原生车机应用; 拥有先进的生态应用扩展能力,支持1000多个米家设备无感安装在车内,5000多个应用逐步适配共享; 全面向三方开放,统一标准化接口,全面支持无线车载设备,适配iPad配件和应用。 小米SU7车载手机拥有像手机或平板电脑一样的交互体验。 启动速度快,升级速度快。 手机观看的视频可在车载手机上直接全屏恢复,让车内智能随心畅流。 随着小米SU7的到来,小米将打通家庭、办公、出行等全场景,让全球用户体验移动智能空间的颠覆性用车体验。
智能座舱是小米的对手,与华为并列旗舰毫无问题。 在智慧生态方面甚至比华为还要好。 智能驾驶也是半拼,得益于小米在软件和软件人才方面的经验积累,研发进度也比华为快。 传统车企的速度要快得多。
写在最后
因此,抱着提车心态买车的用户无需等待小米SU7。 它不会很便宜,但贵是有原因的。
在“小米汽车技术大会”上,雷军表示,小米SU7上市需要几个月的时间,必须做大量的实验验证,确保万无一失。 但在这次“小米汽车技术大会”上,雷军几乎公布了小米SU7的所有卖点,只公布了价格,然后就得坐几个月,可能不太合适。 我们应该学习蔚来如何留住用户,提前一年多发布新品,却提前一年多开始接受订单,并承诺预购的用户在车辆交付时获得更多权益,让那些坐在中间的用户在几个月内不轻易流失。
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