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牌照买卖世界:全业务牌照最高要价30亿元人民币。 互联网支付最受欢迎

2024-01-05
来源:网络整理

焦点·支付牌照

■本报记者 李冰

近日,一则关于出售第三方支付牌照的信息在业内朋友中广为流传。 牌照转让价格为8.7亿元,业务范围包括互联网支付、手机支付、银行卡收单等。牌照期限为2024年之前,转让方出售转让100%股权。

《证券日报》记者发现,从此前行业交易情况来看,上述转让价格并不算高得离谱。

“一张涵盖5项业务的牌照,最高要价可达30亿元,公平价格至少12亿元。无论是互联网支付、手机卡支付,还是银行收单业务,只要业务涵盖全国范围内,一张营业执照就可以高达7亿元人民币,公允价值超过4亿元人民币。当然,光是牌照价格并值不了那么多,而且支付牌照本身也有自己的业务市场将更有价值。” 网贷天眼研究员郑长怀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国移动支付水平领先全球,震惊国内外。 在此背景下,代表“通行证”的第三方支付牌照价格也以令人瞠目结舌的速度飙升。

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第三方支付机构共进行网络支付交易1639亿笔,金额58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9.5%和87%。 2017年,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预计将突破100万亿元。

“增长太快,价格太高,小企业连买牌照都不敢想。”一位企业负责人向记者感叹。 他一度想出手,但因物价飞涨而却步。

稀缺亮点

许可证价格两年内上涨80%

2016年8月,央行明确表示“一段时间内原则上不再批准设立新的支付机构”,进一步凸显了牌照稀缺的问题。

2018年初,央行公布了第五批非银行支付机构《支付业务许可证》换发结果。 其中,21家机构续约成功,4家支付机构未续约。 截至目前,经过五批支付牌照换发,央行共取消支付牌照28张,剩余支付牌照243张。 业内人士表示,支付机构整顿仍在继续,第三方支付市场的洗牌和整合将不可避免。

在牌照收紧、罚款频发的背景下,日益稀有的支付牌照成为热点。

据灵易财经·灵易智库统计,2016年共收购14家支付公司,互联网企业通过并购获得支付牌照,支付牌照价格自然水涨船高。

郑昌怀根据几个收购案例给记者粗略算了一下:“从2016年到2018年到现在,支付牌照的价格同比上涨了80%以上。”

同时,《证券日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收购方多为上市公司和互联网公司。

捷悦联合创始人王晓婷表示,“与传统行业巨头相比,这些公司拥有巨大的流量和场景优势。 获得牌照可以将主营业务衍生至互联网金融,并直接支付至其他金融业态,从而可以扩大公司的业务范围。 ,有助于打通各个业务节点,形成业务闭环。”

近年来,上市公司对于获取支付牌照的热情也非常高。

网贷之家研究员王海梅告诉记者,上市公司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央行明确短期内原则上不会设立新的机构。因此上市公司只能通过第三方支付牌照进入支付市场。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和人们支付习惯的改变,第三方支付牌照不仅可以帮助上市公司减轻成本压力,还记录了大量的用户消费。 行为数据具有很高的数据价值。

预付卡业务已成为昨日黄花

互联网支付最有价值

根据央行2010年6月21日发布的《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的分类,第三方支付服务主要分为三类:网上支付、发行和受理支付宝。预付卡、银行卡收单。 其中,网上支付包括互联网支付、手机支付、固定电话支付、数字电视支付等。

灵易财经分析师徐晓梅对本报记者表示:“一般来说,支付公司拥有的支付牌照越多,其价值就越高,价格可以从千万到几十亿元不等。”

《证券日报》记者调查发现,一张牌照的价格主要取决于其业务范围,并非所有支付牌照估值都很高。

“支付牌照不能一概而论,最值钱的是互联网支付、手机支付、银行卡收单。受支付宝、微信等移动支付​​影响,最不值钱的是固网支付。”业内人士表示。告诉本报记者快报。

此外,近年来移动支付兴起后,预付卡的消费体验优势已不复存在。 目前,预付卡也处于逐渐被移动支付蚕食和取代的尴尬境地。 随着监管不断收紧,预付卡市场的红利已经退去,尴尬的市场形势也让预付卡业务牌照难以有炒作或升值的空间。

“到目前为止,已有3家拥有预付卡业务资质的支付公司没有被收购,而是选择主动‘放弃’牌照,退出预付卡市场。这也体现了预付卡牌照在市场上的受欢迎程度和价值。投之家CEO黄世桥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他还认为,“目前,具有互联网支付、银行卡收单业务资质的牌照较为抢手,价格逐年上涨;而具有互联网支付、银行卡收单业务资质的牌照较为抢手,价格逐年上涨。预付卡发卡受理业务许可证价格相对较低。”

徐晓梅也认为,最受追捧的支付牌照应该是“互联网支付”牌照。 互联网时代,支付作为平台和入口,其背后的数据和流量是互联网企业争夺的。 她还指出:“相比之下,‘预付卡发行受理’支付业务的售价相对较低。近年来,央行对第三方支付的监管收紧,不少‘预付卡发行受理’支付业务的企业卡发行和受理的支付服务有涉及该业务的企业受到处罚,甚至被吊销牌照,主要原因是预付卡违规现象严重。

易观智库发布的《2017年第三季度中国第三方支付综合支付市场季度监测报告》数据显示,支付宝、腾讯金融、云闪付商务合计支付市场份额达到81.84%。

“支付市场的2月8日效应越来越明显,逐渐形成寡头垄断的局面。 独立发展的小型支付机构的发展空间将会较小。 未来,这些小型支付公司可能会利用自身的牌照优势,通过股权合作或其他方式与业主进行合作。 与拥有充足客户或场景资源的大企业合作,或者通过更好的支付体验和产品创新来寻求一席之地。”王海梅说。

“未来,支付行业必然面临洗牌,各家企业都在调整业务,寻求新的突破点。当然,一些支付机构难免会陷入困境,高价出售牌照也是最好的选择。”选择。”郑昌怀说道。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