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叶买穗在微信上报道称,近期,多家支付机构收到央行罚款。 根据央行最新发布的行政处罚公告表,嘉联支付有限公司因多次违规被罚款299万元。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有20余家第三方支付机构被罚款,开出罚单近30张,罚没金额合计超过60亿元。 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出现了变化。 罚款数量明显减少,但罚款金额却明显增加。 此外,年内机构及相关责任人两次被罚款的案例也多起。 违规原因主要集中在违反支付结算管理相关规定、未按要求落实特约商户实名管理等。 截至11月6日,支付牌照数量为186张,共注销支付牌照机构85家。
多家支付机构收取罚款
近日,央行微信城市支行公布行政处罚信息,针对云闪付金融网络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闪付金融网络)、微信神云闪付易通金融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闪付金融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易通)和嘉宝石。 联安支付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嘉联支付)违反清算管理规定等违法行为,涉案金额超过500万元。
其中,云泉通金融网因违反清算管理规定被罚款30万元; 一班石被警告并罚款171万元。 时任壹伴狮副总经理李某斌因对上述违法行为负有责任,被警告并罚款6.5万元。
嘉联支付因违反清算管理规定等三项违法行为被警告; 违反商户管理规定的; 未能对外包服务提供商进行尽职调查。 没收违法所得95.19元,罚款299万元。 与此同时,时任嘉联支付总经理史某东也因对上述部分违法行为负有责任而被警告并罚款16万元。
这并不是支付机构第一次被罚款。
就在日前,11月2日,央行浙江省分行发布的行政处罚信息显示,浙江唯品会支付服务有限公司因“违反支付结算管理相关规定”被罚款10万元。
近期最受关注的罚单是中汇支付开出的罚单,因金额较大而引发关注。 10月30日,中国人民银行微信支行发布的行政处罚信息显示,中汇电子支付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汇支付”)遭遇双重处罚。 罚款内容显示,中汇支付存在未按要求为特约商户办理资金结算、未按要求落实特约商户实名管理、未设立收单银行结算账户等三项违规行为。按照规定,受到中国人民银行警告并没收。 违法所得1328.11万元,罚款6762.55万元。
同时,中汇支付法定代表人陈某平因前两次违法行为负有责任,被警告并罚款55万元。 加上对负责人的罚款金额,中汇公司缴纳本次罚款后罚款、没收的总额达8145.66万元。
这并不是中汇支付第一次收到罚款。 此前,2024年9月,中汇支付还因违反银行卡收单业务相关法律制度规定,收到“黄牌”警告,被央行罚款1399万元。
公开资料显示,中汇支付于2013年获得央行颁发的支付牌照,最早的业务类型是互联网支付牌照和银行卡收单牌照。 但2016年1月,央行吊销了其互联网支付牌照,并停止该公司在12个省(区、区、市)经营银行卡收单业务。 2018年1月,众汇支付支付牌照成功换证。
截至2024年,央行公布的非银行支付机构《支付业务许可证》换发公告信息(2024年1月第五批)中,由于存在“中国人民银行《行政许可实施办法》有第二十四条规定情形的,中国人民银行决定暂停审核中汇电子支付有限公司《支付业务许可证》换发申请。
对于中汇支付被重罚的原因,博通咨询首席分析师王鹏博认为,未按要求办理特约商户资金结算、未按要求落实特约商户实名管理,触及与反洗钱有关的“红线”。 这种情况是非常严重的。 它可能被非法洗钱网络使用; 此外,违法所得数额较大。 综上所述,体现了监管部门对违法行为的零容忍态度。
85个牌照被取消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财付通、支付宝、拉卡拉等20余家第三方支付机构被罚款。 罚款数量已近30起,罚款、没收总金额超过60亿元。 与去年同期相比,一降一升后,罚款数量明显减少,但罚款金额明显增加。 此外,年内机构及相关责任人两次被罚款的案例也多起。 违规原因主要集中在违反支付结算管理相关规定、未按要求落实特约商户实名管理等。
截至11月6日,支付牌照数量为186张,共注销支付牌照机构85家。
最近一次被取消的支付牌照是今年8月,广东新会电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会电商”)持有的银行卡收单牌照被取消。 信息显示,新会电商业务覆盖广东省、福建省。 首次牌照日期为2013年7月6日。2024年7月换牌时,中国人民银行做出“不换牌”决定。 展”的决定。
持牌机构的减少体现了行业监管的收紧和细化,支付牌照稀缺的问题更加凸显。
王鹏博认为,牌照减少实际上是行业优胜劣汰的自然过程。 一方面,预付卡牌照因跟不上市场发展的步伐,正在被大量淘汰。 另一方面,一些银行卡收单、互联网支付牌照也因自身合规等原因被行业淘汰。
近年来,支付行业监管政策密集发布。 2024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非银行支付机构条例(征求意见稿)》,将支付监管的部门规章升级为行政法规,进一步强化支付领域的市场准入和管理。 去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支付受理终端及相关业务管理的通知》开始实施,对支付价值链不同角色提出了详细、有针对性的要求。
对于2024年支付行业的走势,业内人士认为,合规仍然是第一要务,牌照是合规的“底线”,是业务发展的基础。 一般支付牌照被吊销的主要原因包括:自愿申请吊销、按照监管要求进行业务合并、因严重违规被央行强制吊销牌照等。
王鹏博判断,未来支付行业的马太效应将会越来越明显。 两三个巨头占据了绝大多数市场份额。 排名十之后,就几乎没有空间了。 他认为,虽然支付利率持续下降,但行业利润依然较高,而支付是商业数字化的入口和基础工具。 巨头与收购方实际上并不构成竞争关系,而是同一产业链的上下游关系。
艾瑞预测,2024年第三方综合支付交易规模预计将以14.5%的同比增速反弹,主要得益于社会经济中包含的消费交易规模和金融交易规模的增长。复苏趋势。 从规模结构来看,个人支付交易规模仍是第三方综合支付的主体,其交易规模的增长速度也将带动企业支付交易规模的共同增长。 对于从业者来说,支付业务已经从早期追求业务规模快速增长,进入到支付业务价值多元化的阶段——以基础支付为切入点,为用户和企业提供多元化服务,挖掘更深层次的商业价值。已成为从业者的核心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