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微信朋友圈“点赞排序规则”和“点赞折叠功能”的思考

2024-01-06
来源:网络整理

今天我在刷朋友圈、给朋友点赞的时候,无意中发现一个现象:“越早在朋友圈点赞的人,头像/昵称的排名就越高,而且朋友圈的点赞也不会塌。”

这个排序规则突然引起了我的注意,因为我做了很多排序。 我的排序规则一般是“按照时间倒序排序”,但是微信朋友圈点赞的排序规则是“按照时间倒序排序”

这里解释一下时间顺序的正向/反向的含义:

按时间顺序排序:最新出现的排在最后(上图为按时间顺序排序)。

按时间倒序排序:最新发生的排在最前面(下图为按时间倒序排序)。

其他产品的同类排序规则和微信一样吗? 嗯,可能不会!

带着这个疑问,我阅读了以下产品的点赞————

腾讯QQ(QQ空间)、运动健身APP咕咚、Keep、知识星球、微信工作号奖励。

我发现这些产品(大部分)的点赞都是按时间倒序排列的,即点赞最新的用户会先显示自己的昵称/头像,点赞数超过一定限制后,首先会显示点赞数。 对于折叠显示来说,这两点与微信点赞的排序正好相反。

微信点不了赞怎么回事_vx点赞_微信赞过什么意思

1、微信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微信产品经理如何了解朋友圈点赞排名? 为什么其他产品的点赞排名与国民应用微信的点赞排名相差如此之大? 不就是复制一份吗?

基于我自己的疑问,我进行了分析和思考,得出的结论是,微信团队可能会基于以下4点理解和思考,做出类似的排序规则以及是否折叠的决定。

1、场景不同

微信社交无限贴近现实生活场景。 在现实生活场景中,大多数遵循先到先得的原则。 同时,比倒序更容易了解谁是第一个点赞、第二个点赞、第三个点赞等,符合用户期望。 知道顺序(这就是为什么你没有意识到喜欢的排序是按正序排列的)

其他产品的点赞功能(包括微信公众号打赏)都是公开设置。 在公共场合,每个人都会下意识地认为自己永远是第一,所以当我喜欢的时候,我就是第一。

2、折叠功能不同

微信朋友圈点赞不折叠。 正向排序使喜欢变得有序。 秩序感会给用户一种掌控感和安全感。

其他产品也都折叠起来了。 一旦折叠,如果按向前顺序排序,点赞区域将永远不会更新。 永远是前几个。 因此,在这种理解下,其他产品是按倒序排列的。 ”而不是“普通排序”。

3、用户关系不同

微信朋友圈是朋友关系。 除了表达自己之外,朋友圈也是获取好友信息的地方。 喜欢也是朋友信息的一部分。

其他软件是陌生人关系。 用户之间的关系大部分都是陌生人。 很多时候,注意力都集中在自己身上。 另外,产品本身需要及时反馈用户操作,也会出现折叠的情况。 因此,当用户喜欢某个东西时,就会将其排在第一位,并按时间倒序排序。

微信点不了赞怎么回事_vx点赞_微信赞过什么意思

4、信息量不同

微信朋友圈更新数量有限。 用户可以在一定时间内重复滚动浏览它们。 类似的信息需要清楚地表达。 用户在浏览朋友圈时,需要清楚地知道哪些是自己喜欢的,哪些是不喜欢的。 当时的点赞在哪里,所以正序可以完全还原用户的操作场景。

其他产品方块的动态可以是无限的。 在信息泛滥的背景下,用户关心的信息是实时的,他们不介意昨天点赞了谁(而且你很难找到那个信息),所以点赞功能提供了及时的反馈。 而倒序排序,将当时用户的喜好排在第一位,可以清晰、有效地满足用户在该场景下的需求。

2、微信点赞不折叠是什么原因?

1.好友数量有限

微信主打“熟人社交”,这一定位决定了微信好友数量有限。

与其说微信好友的数量是有限的,不如说一个人一生中能够维持的朋友数量是有限的。

根据邓巴数(’s ),我们知道一个人在任何时候能够维持的朋友数量在150个左右,不太可能超过200个。

2.只有当你们是好友的时候才能看到彼此的喜好。

微信点赞只有在您在朋友圈发帖时才能看到。 仅当你们是朋友时,您才可以看到它们。

距离A和B是朋友,B和C是朋友,A和C是朋友,B和D是朋友。

B发了一条朋友圈,A点赞了。 你可以看到A喜欢的人是A、B、C、D。你看不到A喜欢的人。

微信点不了赞怎么回事_微信赞过什么意思_vx点赞

3.微信是一个熟人社交网络

朋友都是朋友圈里的朋友,80%的用户都有潜意识的从众感,即“我需要知道我的朋友关心什么、关注什么,我不想错过我的朋友” ’热点。” 所以我需要知道我的朋友在做什么,甚至喜欢他们的帖子。 ,这样好友的点赞就不会被折叠。

基于以上三点,微信朋友圈不存在点赞折叠现象。

但其他产品则不同。 差异可以从数量上和关系上来说。

从数量上来说,其他产品的动态都在平方,这就导致了点赞数可能无限,所以需要对用户的点赞进行折叠展示。

从关系角度来看,喜欢用户的人大部分都是相互关联的,其他人的信息就变成了次要信息。 为了避免无效信息打扰用户,需要折叠点赞。

可见简单的功能背后,也蕴藏着产品经理深刻而细腻的思考。

3.写在最后

当我们学习其他产品的功能时,我们必须明白别人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什么样的场景? 是谁? 发生了什么问题? 对方的产品经理是基于什么样的理解才做出这样的设计的? 这样的设计符合当时的需求吗?

只有了解了这些要点并对标自己,我们才能决定为什么以及是否要做看似相同的功能!

如果有什么新的理解,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作者:舒白,当过BD,当过运营商,开过奶茶店,然后转型做产品。 一个能做红烧肉、能做奶茶、能做饭的产品,与您一起通过产品与世界沟通。公众号:陆书白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