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工资支付具有智能合约应用场景的天然要素。 当公司内部协同计算和确认工资支付数据时,就构建了一个承诺,明确了支付金额和支付对象。 资金来源为公司指定的银行账户。 资金通常转入员工个人银行账户、保险机构银行账户和税务机构银行账户。 该承诺有明确的资金来源、支付金额、资金去向和支付时间信息。 智能合约触发自动执行的条件是付款。 时间一到,执行动作就是不同银行账户之间的资金转移,节点为企业、员工、保险机构、税务机构以及各方账户所在的银行机构。
关键词:区块链、智能合约、工资支付、自动执行
1. 区块链和智能合约简介
1. 区块链技术
区块链是从比特币中提取的底层技术。 它本质上是一个由相关和分布式数据块构建的去中心化数据库。 比特币7年多的稳定运行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高安全可靠的架构和算法设计,同时依托数据数字身份、私钥和公钥加密技术、系统节点联合记账、数据记录和修改共识机制等创新技术,解决陌生交易中的信任验证和安全保障问题。
区块链脱胎于比特币,但其技术应用前景广阔,从区块链1.0的加密数字货币应用中使用的公有链()到现在的股票/证券发行、股息/工资支付等结合区块链/保险理赔,以及未来区块链应用下的自治系统/公共管理和智能互联网,可以说不仅有颠覆当前互联网模式的潜力,还有重塑经济的潜力。 该系统甚至改变了世界的想象力。
2. 智能合约机制
智能合约()的概念由法学学者尼克·萨博(Nick)于1995年提出,他将智能合约定义为“一组以数字形式()定义的承诺,包括合约参与者可以执行这些承诺的协议” 。
数字形式意味着合同必须用计算机可读的代码编写,因为智能合同所建立的权利和义务只要双方达成协议,就可以通过网络系统强制执行。 本质上,这些自动化合约的工作原理与其他计算机程序的 if-then 语句类似。 当预先编程的条件被触发时,网络系统自动执行相应的合同条款。
在萨博提出智能合约之后,人们很长一段时间认为“因为没有一个本质上能够支持可编程交易的数字金融系统(银行仍然需要手动批准资金转移,那么智能合约的目标就无法实现)”智能合约的实现最大的障碍是,现在计算机程序无法真正触发支付。”
2、如何构建智能合约机制下薪资支付的智能执行
我们先来看看银行传统零售行业中的“代扣代缴业务”:客户与收款人提前签订合同,客户授权收款人向收款人发起定期或不定期扣款请求的支付结算。客户的账户银行。 商业。 银行间跨行扣款,客户通过签署《跨行授权付款协议》授权其他银行收款人扣款。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银行的另一项传统零售业务“工资发放”:企业客户委托开户银行根据工资支付明细,将工资奖金批量结算至同一开户银行的企业员工个人账户由其提供。 在薪资代理业务中,企业需要指定基本账户作为结算账户,且员工的个人账户必须在同一开户银行。
在智能合约机制下的薪资支付中,企业将把薪资支付行为模式从传统的“主动支付薪资”调整为“授权扣薪”。 这种思维模式的转变将为智能薪资支付奠定实践基础。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智能合约机制,可以开发BAAS平台(BAAS-as a as a )。 在这个平台上,每个企业将与工资支付流程相关的各方形成一个组合的区块链( )。 在这条区块链上,企业、每个员工、保险机构、税务机构以及各方持有账户的银行机构组成多方关联节点,共同记账。 每个新数据块都带有时间戳并按时间顺序列出。 连接到区块链。
企业、税务机关、保险机构及其银行开户机构可以通过数字身份和公钥读取每个数据块的全部信息,而每个员工及其银行开户机构只能读取个人的数字身份和私钥。 信息部分,员工账户银行读取个人工资数据,并向公司账户银行发起扣款请求。 只有当扣款请求信息与公司账户银行读取的数据一致时,公司账户银行才会提供付款结算,否则公司账户银行将拒绝扣款请求。 。 当企业在BAAS平台上指定扣款资金来源银行账户并签署《授权支付协议》时,企业每次提交工资支付明细,就形成了一个承诺,我们将其记录为“创世数据块”, BAAS平台将“创建的数据块加密并“广播和复制”到所有节点。每个节点在读取信息并执行自己的操作后生成一个新的数据块,然后立即添加时间戳并“广播和复制” ” 将其发送给系统中的所有节点。系统节点放弃执行原来的数据块信息,开始执行时间戳最新的数据块。这个过程循环进行,直到所有节点都完成了自己的动作。
通过BAAS平台的技术服务,企业完成全部工资发放,员工领取工资、工资单和个人完税证明,税务机关完成个人税款的征收,社保机构完成征缴缴纳“五险一金”。 在这个过程中,虽然每个员工及其银行账户也会收到所有员工工资支付的详细信息,但技术上我们会对数据进行加密,以确保每个员工及其银行账户只能用其数字身份开设该员工自己的账户,并且私钥。 读取信息,确保企业薪资信息安全和员工薪资信息隐私。 另外,由于不同员工提供的个人开户银行是不同的银行开户银行,系统平台需要对接众多银行接口,以便员工可以方便地使用现有的银行开户银行进行结算。
我们可以看到,智能合约机制下的薪资支付可以将复杂的交易行为变成企业简单的薪资支付明细提交。 不仅大大提高了整个工资支付的效率,还成功消除了大量的中间交易。 人工操作可以大大降低运营成本以及人工操作带来的错误风险。
3、智能合约下薪资支付业务模型设计
通过以上智能合约下薪资智能执行的描述,我们可以得出,薪资支付BAAS是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据接口集成服务。 我们要把多个相关方连接到平台上,形成一个系统节点网络。 ,用于数据交换和资金转移。
在讨论薪资智能支付商业模式之前,我们有必要先梳理一下当前薪资服务市场的商业模式。 简而言之,目前全球薪资服务的商业模式是“外包模式”,即以人力资源服务商或会计师事务所为主体的服务商从企业内部承担薪资支付事务。 计算并确认的工资支付明细与服务费相加形成账单,向企业收取。 企业根据账单向服务提供商支付全额费用。 服务提供商作为数据和资金的转移中心,进行信息和资金的分流操作。 在这种商业模式下,盈利方式是按照服务商服务的人数、项目和次数收费。 该模型有两个特点。 一是服务提供商形成企业与其他相关方之间信息、资金的枢纽中心。 另一个特点是,这个中心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作业中转站。
薪资支付BAAS平台本质上是一种技术服务,边际服务成本有可能趋近于零。 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低成本、无差错的薪资支付服务。 虽然工资支付的使用者由企业及其员工组成,但企业工资如何支付的选择权在于企业。 企业是平台的核心用户,所以我们首先将平台服务定位为企业级服务。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企业用户的另一端是其员工个人用户。 无论企业用户还是个人员工用户,都将是平台上的高频活跃用户。 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准确描述薪资数据。 员工用户的财务档案,以便金融机构可以介绍给个人员工用户提供金融增值服务推荐。 至此,我们可以总结出薪资支付BAAS平台的一些特点:1)技术服务; 2)边际成本可以接近于零; 3)企业是核心用户; 4)2B中嵌入个人金融增值收费服务。
让我们继续分析。 工资支付对于企业来说是一种义务,也是一种刚需。 传统薪酬外包模式的利润在于,本着为企业服务的逻辑,向企业收取服务费。 但用技术服务替代人工服务后,服务成本大大降低。 收费模式应以技术服务成本为基础。 当企业的员工数量较少时,占用的平台资源也会较少,因此我们可以在一定的员工数量内减少企业的数量。 该服务免费或预先收取一次性固定年度技术费,而员工超过一定数量的公司则根据缴费数量收取费用。
薪资支付BAAS平台的价值在于为企业用户提供刚需的薪资支付服务。 与内部薪资支付操作或薪资外包模式相比,BAAS平台更加高效、低成本,并降低了出错风险。 相比薪资外包模式,也更加高效。 具有信息隐私和财务安全保障。 在盈利模式设计上,平台可根据缴费年份和次数向企业用户收取技术服务费,同时引入第三方增值服务商为员工个人提供金融增值服务并收取广告服务费(基于薪资大数据的精准推荐)。
4、薪资支付BAAS平台服务的市场前景
1、波士顿咨询公司指出,到2030年,全球支付业务收入预计将达到8070亿美元。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安全性、交易时间以及兑换和支付的成本将颠覆传统的支付服务。
2、高盛表示,区块链技术可以彻底改变传统支付系统,可以用于包括发行证券和智能合约在内的大量事物。 它比传统的交易系统更快、更便宜。 高盛分析师 D. 认为,这种基于密码学的去中心化解决方案消除了中间商,并有可能重新定义交易和多行业后台。
3、华尔街女王表示,区块链技术可以将目前手动执行的后端工作自动化,从而同时降低成本并降低出错风险。 通过重新排序和自动化复杂的劳动密集型流程,区块链技术可以使各种规模的组织更快、更高效地运行。 因此,区块链技术为产品和服务创新开辟了新的可能性。
4、农业银行副行长林晓轩表示,未来区块链的内容如果能够让参与者组成独立的联盟,首先颠覆的就是第三方支付联盟,它可以极大地促进区块链的发展。提高效率。 削减开支。 我们需要倾听正在生成的未来、正在变化的未来,而改变我们商业模式的下一步就是区块链技术。
关于作者:
米惠金先生拥有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硕士学位。 目前,他创建的项目“喜付宝”是中国首个智能薪资支付平台。 联系电子邮件; 孙仁玲女士拥有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 现就职于恒丰银行总行金融同业部。 , 联系电子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