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人类密不可分的器官,人们已经形成了通过网络处理生活方方面面的习惯。 APP作为线上渠道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已被各行各业广泛使用。 本文作者分享了APP支付模块设计中的详细流程和需要注意的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与大家分享。
从内容的角度来看产品,我们会发现市场上现有的所有APP产品都扮演着内容提供者的角色,而用户则扮演着内容消费者的角色。 从这个角度来看,网络交易实际上是内容提供者与消费者之间关于内容使用权的交易。
在线内容交易不再局限于实物,还包括大量的虚拟内容。 用户可以在网上选择自己满意的内容进行免费消费或付费消费。 这就是所谓的内容付费时代。 知识付费这两年非常流行。 时代的概念是在内容付费的基础上延伸的。 (我国20年前实现了第一次网上交易,但现在网上交易已经很普遍了,感叹科技发展这么快,科技发展的摩尔定律还能持续多久?——题外话)。
归根结底,产品的本质是商业化和盈利,所以产品能否满足用户的支付需求至关重要(不包括一些传统的、进行线下支付的大额B端业务,比如特殊业务,目前线上支付还不能很好满足,所以仍然采用线下支付流程,这里暂时不考虑)
Tips:要让用户对产品进行交易,必须从内容+功能+运营三个方面进行推广和落实。 没有这三者谁都很难过。不过本文只分析和讨论支付功能层面,不讨论其他层面。
1、支付模块接入时序
在准备设计产品的支付功能之前,我们首先要对自己的产品进行分析,分析该产品现阶段是否需要支付,然后再进行后续的工作。
通常我们从用户角度和业务角度两个方面来分析:
1、用户视角
1)用户想要查看产品中的某些指定内容或使用产品中的某些功能,但这些内容功能需要付费才能访问。 这时候用户就会有一定的付费需求,比如美妆类App中的特效、视频类App中的付费内容等。
2)用户想要在产品中进行打赏其他用户等操作,此时就产生了支付需求。例如简单书籍中的赞赏、直播APP中的礼物等。
2. 商业角度
1)产品定位。 当产品在企业现阶段被战略定位为盈利产品并具有盈利指标时,就会产生支付需求。 (有些产品是企业为了获得流量、创造点击量、打造品牌而进行的战略定位,此类产品中的交易属性并不是衡量其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因此此类产品的支付模块可以暂时省略。)
2)当产品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出现大量的变现点,可以尝试变现,然后就会产生支付需求。 比如,如果一个产品积累了大量的流量,广告变现就会水到渠成。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楚的了解到支付对于产品的意义,这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支付对于产品的重要性。 产品均为商业产品。 无论产品是通过用户还是广告渠道产生收入,目的都是为了进行交易。 唯一的区别是支付链接可能出现在产品流程的不同阶段。
现阶段我们已经知道该产品需要支付,那么我们需要判断该产品是需要充值+支付两个流程,还是只需要一个支付流程。 事实上,大多数产品根本不需要充值过程,因为现在用户在购买时可以直接通过第三方支付进行支付,而不需要先对产品进行充值。
但由于部分产品的产品属性、操作、业务等要求,会在产品中添加充值流程。 从产品流程来看,如果需要充值+支付,那么功能流程中就会增加钱包、充值入口、提现等多个功能流程,这会增加产品的开发成本和时间。一定程度上; 而如果只是支付的话,只需要走产品内部的第三方支付流程,相对更简单、快捷。 建议无特殊业务要求时,产品可以只走支付流程。
2. 支付流程设计
从流程中可以看出,我们支付流程设计的本质就是设计【支付触发页面】、【选择支付方式】、【支付成功】这三个部分。 由于我们调用的是第三方支付,所以【付款进行中】流程不是我们可以干预或设计的。 直接调用就可以了(温馨提示:如果产品中有“钱包支付”选项,则需要考虑【付款进行中】流程的设计),那么我们将对这三个部分进行设计分析。
1. 支付触发页面
一个高质量的支付触发页面需要由三部分组成:支付内容+支付金额+支付入口:
1)支付内容
合理展示内容的名称、数量、单价等信息,有助于付费用户查看和确认内容,一定程度上增加用户体验;
2) 付款金额
清楚地向用户显示要支付的金额,并且需要清楚地显示该金额的来源。
例如,用户购买了一本原价30元的书,但今天网上商店正在做一个活动,提供图书类别50%的折扣,并且免费送货。 此时,用户只需支付15元即可购买该书。
在这种情况下,产品需要清晰地描述和展示支付金额15元是“原价30元折扣50%且免运费获得”的原因,让用户知晓。 (涉及金钱的事情一定要解释清楚,你既要对付款人负责,又要对公司本身负责)
3)支付入口
那是付款按钮。 按钮的设计注重视觉效果和文案。例如,在视觉上为按钮使用不同的颜色使其更易于识别,将按钮放置在屏幕右下角以使其更易于点击,以及对文本使用倒计时样式按钮以增加时间紧迫感(与组队原理相同,但强度更大)。 低于起组等小细节的设计,减轻了用户的操作负担。
淘宝APP和获取APP截图
2. 选择付款方式
现有的支付方式似乎有很多,但一旦使用后,你会发现这两种是最好的,即【支付宝支付】和【微信支付】。 2018年第一季度,支付宝和财付通两大巨头占据了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市场份额的90.6%。
其他方式如云闪付、NFC支付等仅占9.4%。 因此,谈到APP支付选项时,毫无疑问首选就是两者,而两者的融合才是最好的方式。
这两个是目前最流行的在线支付工具。 一种是与生俱来的付费基因,另一种是基于社会延伸而发展起来的。 两者在中国人的认知中都被贴上了在线支付的标签。
而且,由于两个工具用户使用面积大(线上线下布局)和长期使用,用户在工具中形成了自己的信用体系。 产品方再根据积累的信用体系进行开发并为用户提供更多。 信用服务再次强化了用户对产品的粘性,让这两种支付工具牢牢占据市场,形成了极其难以撼动的双寡头局面。
当然,不同场景下用户对支付宝支付和微信支付的偏好存在明显差异:线上支付场景偏好支付宝支付,线下支付场景偏好微信支付; 大额支付场景首选支付宝支付,小额支付场景首选微信支付。
我们可以根据自己产品的需要来选择支付方式,最好将两者结合起来。 这相当于产品覆盖了全国90%有支付能力的网民。
如果你的产品处于0到1阶段,时间、开发资源等都非常有限,优先考虑微信支付。 因为微信支付是基于微信的社交属性,意味着微信支付可以用于更多的社交场景,而且微信的装机量比支付宝还要大。 公众号、小程序的运营也需要使用微信支付等原因;
所以这里,作为0到1阶段产品的首选支付方式,微信支付稍后会被集成。 对于其他阶段的产品,两者都会尽可能地连接起来。
3.支付成功
该链接为反馈链接,其设计要点是:支付成功后给用户正确的提示反馈和跳转反馈。
1)提示反馈可以使用类似“支付成功,跳回”的提示;
2)我们可以使用两种设计逻辑来进行跳跃反馈
用户重新操作
4.其他
每次付款完成后,需要留下痕迹。 用户会因为各种原因回来查看,所以我们需要给用户留下一个【交易明细】入口,帮助用户追溯交易。 【交易详情】的入口可以放在钱包或订单管理中。
以上我们就基本完成了产品支付流程的设计。接下来我们将进行充值流程的设计和分析。
3、充值流程设计
从流程中可以看出,充值流程的设计重点是【充值触发页面】、【选择充值金额】、【选择充值方式】、【充值成功】四个环节的设计。 【充值付款进行中】我们不会干涉。 原理与上面的支付流程相同。
1.充值触发页面+充值金额选择
由于两者之间存在包含关系,因此【选择充值金额】操作通常位于【充值触发页面】中,因此这里将两者放在一起分析。
充值触发页面必须包含五个部分:选择充值金额+充值入口+充值教程+充值说明+常见问题:
1)选择充值金额:在设计该链接时,我们会根据产品中内容的性价比,选择几个合适的金额选项,供用户快速选择。 并且当用户进入充值页面时,默认选择其中一项金额,这有助于减少用户的点击操作,加快充值过程。 关于默认金额的过滤,我们可以根据最近一小段时间的充值记录统计,过滤掉充值次数最多的金额选项。
2)充值入口:充值按钮。设计时请确保UI视觉清晰易读。
3)充值教程:这部分设计通常只存在于交易物品为虚拟物品的苹果设备上。 苹果规定虚拟商品必须在应用内支付。 该支付方式需要用户先输入【微信】或【支付宝】。 或者在充值前将【银行卡】绑定到App上。它比设备复杂得多,因此需要教程来指导用户如何绑定和支付。
4)充值说明:这部分虽然只是文字,但却是充值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该部分应明确告知用户“充值的是什么”、“充值不能跨平台使用的原因”、“充值是否可以退款和提现”、“充值后是否有有效期”和其他信息。 一是可以让用户对充值有更好的了解,二是可以让企业提供免责声明。 )
这里您需要了解一件事。 很多没有经历过充值环节设计的产品经理都会不明白:为什么产品里的充值变成了虚拟货币,而不是可以提现的钱。
这是由于苹果公司的规定,任何提交给苹果公司审核的应用程序,只要在应用程序内进行虚拟物品的交易,就必须使用苹果公司的应用内支付,并且支付必须由姓名代表虚拟货币的,不能使用“人民币之类的敏感词”,每次应用内支付苹果都会抽成30%(苹果抢钱是认真的)。
此外,iOS应用内支付也有固定的金额级别,用户无法随意选择充值金额,这也导致苹果手机充值时没有“其他金额”选项。
5)常见问题:主要是告知用户充值后的钱可以用来做什么? 有效期是多久? 为什么我无法充电? 充值成功但未到账?等待问题解决并描述,并在页面末尾留下产品客服电话作为备用解决方案,为用户提供解决方案,确保遇到简单问题用户提出的问题能够及时解决,疑难问题有反馈渠道。
2.选择充值支付方式
关于充值方式,应用可以使用微信、支付宝等充值方式; 苹果应用可以使用苹果应用内支付(有些应用不用这种方式也可以充值。比如摩拜、ofo等应用可以使用第三方充值。原因在于苹果对充值钱用途的定义,定义为购买非虚拟商品无需应用内支付,否则需要应用内支付)
3.充值成功
设计原理与【支付流程设计】中支付成功设计原理基本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4.其他
有了充值链接,钱包功能就会出现。 有了钱包功能,在支付方式的选择中就会出现钱包余额支付的选项。 这是一个连锁反应。 因此,在设计充值功能时,需要同时设计钱包功能流程和钱包余额支付流程,保证从充值-选商品-支付-结果反馈闭环的完整性。
4.支付功能测试
当涉及到金钱的时候,你必须非常警惕。 支付功能的测试非常非常非常重要(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测试点例如:
1)是否执行了正确的流程
2)取消订单时的处理是否正确
3)对于弱网等网络情况的处理是否正确?
4)支付过程中是否正确处理交叉干扰。例如支付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电话、短信等干扰。
5) 支付安全保护处理是否完整。例如虚假订单、拦截请求、修改订单等。
6)多用户并发的处理是否完美?
7)设备上没有支付宝、微信第三方支付软件时处理是否正确?
8)支付宝、微信等第三方支付软件是否正确处理登录流程
9)订单金额验证处理是否完整。例如用户购买100元虚拟币,第三方支付时金额被篡改为0.1元,导致用户用0.1元得到100元虚拟币。
10)连续点击支付按钮的处理是否正确……等等。测试点需要产品经理和测试工程师多次测试,确保准确后再上线。
通过以上对模块接入时序、支付流程、充值流程、测试环节的思考和分析,结合产品的时间、成本、业务等实际情况,我们设计了一个安全、稳定、易用的系统。与我们自己的产品一致的使用支付方式。 模块
稍后再说
时间和成本是产品经理在设计任何模块时必须考虑的因素:
人们常说,优秀的产品经理善于时间管理。 产品不是一个概念,而是一个具有交付能力的实体。 没有结果、没有交付就不能称为产品。 因此,产品经理在设计产品时,必须把握好设计时间、开发时间、测试时间、上线时间、运营时间等时间节点,在预期时间内完成产品交付;
还要考虑产品对企业的成本消耗,如人力成本、时间成本、金钱成本等,在可用成本下进行最优的产品设计和推广。 在实际工作中,产品所拥有的资源是极其有限的。 ,这就需要我们合理拆分产品,分步推进,以满足时间和成本的要求。
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的设计理念和交互形式会不断迭代更新,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升级迭代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