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在石河子市图书馆举行的“光影故事会”活动上,一场皮影戏表演与体验活动正在进行。孙宁摄影记录。
来自乌鲁木齐的游客漫步于绵绵春雨中的石河子,画面由王梓林拍摄。
5月15日,位于八师石河子市老街街道的11小区,正在进行一项老旧小区改造工程,现场施工正繁忙有序。兵团日报的常驻记者张德智,用镜头记录下了这一幕。
在体育馆内,健身者们汗流浃背;于公园广场之上,职工们共同享受着精神文化的盛宴;而在那些老旧小区中,环境已是焕然一新……通过新建、修缮、升级,八师石河子市持续强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升公共文化体育服务设施水平,同时丰富公共文化体育产品的种类,从而推动城市公共服务向高质量迈进。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推进城市更新项目,强化城市基础建设的力度,致力于构建一个宜居、具有韧性和智能化特征的城市环境。
众多公园的建成、各类活动的举办、各项改造的实施,都体现了八师石河子市致力于改善民生,持续努力满足职工群众对美好生活需求的决心。这种不断提升的获得感与幸福感,同样为该市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了坚实的心理动力。
完善设施 打造服务空间
近日,在八师石河子市红山全民健身中心羽毛球馆,市民们挥拍击球、转身跳跃,场面热闹非凡。这里不仅设施齐全,拥有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等场馆,还增设了瑜伽、健身、舞蹈、康复等功能区,吸引了众多健身爱好者纷纷前来体验。
在近期举办的2023年公共图书馆服务宣传周活动期间,石河子市图书馆精心打造的“光影故事会”——皮影戏表演及体验活动吸引了众多观众,现场座无虚席。《百鸟朝凤》、《小兵张嘎》、《武松打虎》等皮影戏经典选段精彩纷呈,让观众们流连忘返。在欣赏之余,观众们还亲自参与了皮影戏表演,深深感受到了这门古老艺术的独特魅力。
在八师石河子市,此类情景并不罕见。公共文化设施犹如人体的骨骼,只有骨骼健康,整个身体才能得到稳固的支撑。
近年来,八师石河子市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积极推进高质量发展,不断优化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财政支持力度持续增强,对军垦文化广场、艾青诗歌馆(美术馆)、工人文化宫、人民剧院、市体育场等一批老旧设施进行了修缮和改造。同时,新建了科技馆、青少年宫、图书馆,以及长达5.7公里的明珠河景观公园。此外,800平方米以上的社区居民文化活动中心、老年文化活动室和社区游园式文化广场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同时,遵循“资源下沉、核心下沉、服务下沉”的指导思想,八师石河子市致力于优化师级、团级、连级以及城市、街道、社区三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布局,确保实现全面覆盖,达到百分之百。
各团场、街道、镇均设有集图书馆与文化馆功能于一身的综合性文化服务场所。其中,超过85%的综合文化服务场所符合国家三级图书馆的基本要求。而独立设立的团场、街道、镇文化中心覆盖率高达90%,连队、社区、村的文化活动室则实现了全覆盖,设置率达到了100%。这是八师石河子市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文兴在讲话中透露的信息。
公共空间遍地开花,文化新地标也在紧锣密鼓建设中。
3月14日,八师石河子市的重点项目,即石河子文化中心项目,正式进入复工阶段。自复工以来,泥工、木工、焊工等各工种人员各负其责,现场呈现出一片热闹繁忙的景象。据悉,该文化中心的总建筑面积达到平方米,美术馆、文化馆和博物馆三者通过位于中间的共享交流空间相互连接,既保持了各自的独立性,又实现了高效的互联互通。
自今年正式恢复生产以来,已有122名工人进场作业,他们正忙于施工主体工程及二次结构部分的工作。本年度的目标是完成外墙装饰工程。项目落成后,将变为八师石河子市一处重要的文化娱乐场所,从而进一步增色市民的文化生活。石河子文化中心的项目经理刘彦锋如是表示。
保障供给 城乡共享资源
文体基础设施的建设正迅速推进,这不仅为职工群众提供了丰富的文体活动平台,同时也为师市文体事业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城区市民并非唯一能享受到丰富文化盛宴的人群。八师石河子市致力于满足民众最基本的生活需求,持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的公平分配,不仅在城镇广泛举办各类文化活动,而且让团场和连队的职工群众也能在自家门口便捷地接触到多样化的公共文化服务。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即将到来之际,一四九团于团场职工文化活动中心成功举行了“歌颂党的恩情,构建和谐氛围,共同向前奋进”的第23届百日广场文化活动开幕式,以及“庆祝五一劳动节,迎接五四青年节”的职工文艺汇演。来自各个领域的业余文艺爱好者以及文艺精英纷纷登台,他们带来了《大地欢歌幸福来》的舞蹈、《激情飞扬》的健身操、《永远的红围巾》的情景剧等众多精彩表演,使得超过500名的职工群众得以在自家门口享受到一场丰富的“文化盛宴”。
从四月到九月,一四九团的百日广场文化活动将每月举行,活动内容涵盖第九套广播体操竞赛、红歌合唱比赛、国标舞表演以及全民健身广场舞争霸赛等。这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旨在进一步丰富团场干部职工及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一四九团党委副书记兼副政委姜珊珊如是表示。
近年来,陆续启用的各团场综合文化广场,已逐步转变为乡村旅游的交流场所、展示区域和丰富生活的多功能空间,极大地满足了团场职工群众的文化娱乐需求。这些广场使得团场的社会氛围变得更加轻松愉快、充满活力,同时也成为了展示乡村文明的重要窗口。
小区改造 改出幸福生活
实施充满人文关怀的“城市升级”工程,不仅要扩充城市的休闲区域,还必须着力解决居民生活环境优化的首要任务。
工人们热情高涨,居民们脸上洋溢着喜悦。近日,目睹曾经破旧不堪的墙壁变成了充满生机的“军垦红”,八师石河子市天富花园小区的住户王新建心情愉悦,“老旧的房子焕发了新生,还加装了保温板,冬天再也不用担心寒冷了。”他心中还有一件让他高兴的事:使用了20多年的单元门和窗户也将被全新的门窗所替代。
老旧小区的改造工程既关乎民众的生活,又与城市的进步紧密相连,是一项能够惠及众多家庭的民生项目。自今年起,八师石河子市将这项改造工作列为关键任务,全力加速推进。依据分批改造、储备、规划的原则,结合小区实际情况,八师石河子市住建局预先对小区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的损坏及老化状况进行了细致排查,明确了需要改造的小区范围,并提前规划布局。在去年冬季之前,该局已全面完成了所有前期准备工作。今年3月中旬,所有项目均已开始动工建设。
从八师石河子市住建局传来消息,本年度,该市计划投入6.19亿元资金,针对8个老旧小区进行改造,并对10个小区实施治堵专项改造,此举将直接受益于2.2万户家庭,涉及5.18万人。改造项目包括对楼栋外立面进行翻新、屋面防水处理、楼道墙面刷新、水电暖系统的升级改造,同时还将增设停车位和充电桩等设施。
在老旧小区的改造过程中,居民群众扮演了核心角色。八师石河子市住建局与街道社区紧密合作,加强沟通协调。在前期调查和制定改造方案的关键阶段,他们通过多样化的途径,认真倾听了居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他们关注并反映了居民的实际需求,最终由居民群众做出决策。
各相关部门齐心协力,共同推动了老旧小区改造工程的快速发展。据悉,在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的立项、设计方案审批、项目招标以及施工许可证的办理等环节,八师石河子市规划局、住建局等机构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简化了相关程序,并高效完成了各项手续。在老旧小区改造工程中,针对违法违章建筑的拆除以及强弱电线路规整入地等关键项目,规划、城管、工信等多个部门共同协作,确保了工作的顺利进行,并高效地处理了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实际问题。(兵团日报全媒体实习记者 赵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