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楠
京东与美团之间的激烈竞争越发激烈,最近的情况更是升级,原本的双方对决已演变为三足鼎立的局面。
4月30日,一则阿里进军市场竞争的消息不期而至。淘宝和天猫旗下的即时零售服务“小时达”正式更名为“淘宝闪购”,不仅成功占据了淘宝App首页的一级流量入口,而且与饿了么携手,进一步扩大了补贴力度,向消费者发放免单红包、免单奶茶等丰富的消费福利。
热衷于订购外卖的学生们现在可以感到欣慰。他们拥有了更多节省开支的良机。对于阿里来说,增加对外卖市场的投入,积极投身于与京东、美团的竞争,无疑是一项必然的策略。这不仅仅是因为阿里在外卖领域拥有丰富的经验,更是因为这场竞争的火焰不可避免地会波及到阿里自身。
有趣的是,不论是在口水战中还是补贴战中,美团与京东虽正面交锋,却都默契地未对饿了么和阿里过多提及。然而,随着阿里的正式加入,一场更为激烈、全面的混战已拉开序幕。而且,这场混战已不再局限于单纯的“外卖”竞争,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它可能导致“外卖”这一独立概念逐渐消亡。
饿了么开启新补贴。图源:饿了么
京东美团之争,阿里不参加就是最大损失
先前有观点指出,在这场京东主导的外卖竞争中,受到最大冲击的并非美团,而是饿了么。从表面上看,饿了么的知名度似乎逐渐减弱。一些引人注目的现象,恰好揭示了饿了么当前所处的微妙境地。
4月11日到15日,京东美团连续斗法。
京东外卖推出了百亿补贴活动,紧随其后,美团外卖宣布将为餐饮业注入千亿资金。此外,刘强东在内部讲话中曝光,批评同行盈利过高,并规定外卖业务的净利润上限不得高于5%。在同一天,美团还推出了“美团闪购”服务,声称将打造“30分钟快速送达”的购物体验。
而伴随这两家你来我往,饿了么在角落里默默受伤。
根据七麦数据的统计,几乎与两家平台竞争升级同步,饿了么在应用排行榜上的位置开始出现下滑趋势。在过去的一个月里,饿了么曾达到的最高排名是第17位,然而从13日起,其排名持续下降,最低时甚至跌至第56位。与此同时,京东的排名却呈现出上升趋势。
京东和饿了么在App 中的排名变动。图源:七麦数据
根据京东外卖的一次专访摘要,在4月15日当天,该平台订单量已攀升至560万笔,预计到5月份将突破千万大关。然而,仅仅过去了6天,这一目标便已实现。换句话说,京东外卖的崛起速度远超公司内部预期,这无疑对美团和饿了么构成了不小的挑战。
纪要所呈现的数据,以及实地考察所见证的变动,均表明京东外卖正通过其积极的策略,逐步侵占现有市场中的订单及配送员资源,并且京东显然有意持续这一发展势头。
京东外卖联动猪猪侠营销。图源:猪猪侠小红书
对这些情况,饿了么和阿里不可能没有感知。
实际上,当前的外卖竞争并非仅仅局限于餐饮领域,其深层目的在于借助频繁的餐饮订单,推动更广泛的即时零售业务发展,从而最终对移动互联网时代电商业务的格局产生根本性的变革。
餐饮订单数量增加,相应地,用户信息积累也越丰富,这使得平台能够更深入地洞察用户需求,进而借助算法实现非餐饮类商品的精准推荐。此外,只有通过增加餐饮外卖的订单量,才能有效利用配送网络,进而降低即时零售服务的边际成本。
它通过冲击电商的现有边界,而成为电商新的增长点。
美团公司核心本地商业部门负责人王莆中曾指出,近年来即时零售行业呈现出迅猛发展的态势,特别是在生鲜、酒水饮料、电子产品、医药等众多领域,其发展速度已经远远超过了人们的预期。此外,商务部发布的报告预测,我国即时零售市场的交易额今年有望突破万亿大关,而到2030年,这一数字将有望超过2万亿。
实际上,美团、京东、阿里、字节等公司先前已经进行了相关领域的布局。然而,在此之前,美团和京东对这一领域的关注程度显然更高。
目前,京东大规模进军外卖市场,这不仅进一步印证了即时零售的巨大潜力,还迅速加剧了该领域的竞争程度。在这个外卖可以满足各种购物需求的时代,其到来或许会比预期更早实现。
对阿里巴巴来说,无论是为了巩固其在电商领域的核心地位,还是为了把握即时零售这一新兴的增长机遇,增加投入显得尤为迫切。若不主动迎战,不仅外卖市场的份额可能落入他人之手,更重要的是,未来电商市场的增量以及话语权也可能被竞争对手所夺取。
外部压力带来阿里内部资源整合的机会
这也是导致本次参与竞争的主体并非饿了么本身,而是由淘宝天猫所辖的即时零售服务部门担任先锋的缘由。
在之前的餐饮外卖竞争中,饿了么成功占据了行业第二的位置。从客观的市场份额来看,这一点毋庸置疑。而在主观层面,阿里对于外卖市场的态度似乎也早已如此。然而,当进入即时零售的新领域时,阿里显然准备讲述一个全新的故事。
淘宝闪购项目在此时突然推出,同时与饿了么携手增加优惠力度,项目相关人员透露:“这恰恰体现了阿里开展业务的策略,即把握住最佳时机,集中优势资源,全力投入。”
他提及,淘宝促使众多商品类别及品牌加入即时零售行列,与此同时,饿了么在社交仓储配送、即时配送、超级计算平台以及地图服务等方面的功能已日趋完善。此外,正如之前所述,外卖业务和即时零售领域因京东与美团的近期竞争而备受关注,热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顺应潮流行事,便能以较少的投入实现更多的目标。当前,阿里正逢重整旗鼓、扩大规模的最佳时机。然而,在新一轮的竞争中,阿里所面临的形势并不轻松。
一方面,餐饮外卖业务受到了京东直接参与的冲击,另一方面,在即时零售领域,竞争对手们已经进行了广泛的战略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