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官员谈中国职业教育六大趋势及规模占比情况

2025-05-21
来源:万象资讯

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中心负责人林宇于5月18日的2025职业教育海上对话创享会上指出,我国职业教育领域正显现六大发展动向,即教育重点不断向高阶提升、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渗透、产业与教育紧密结合、教育手段的数字化应用、教育领域的国际化进程以及“新双高”教育模式的推广。

5月18日,教育部主管职业教育发展的部门负责人林宇,于2025年职业教育领域的海上对话创享盛会上,进行了主题演讲。这一活动由范宇斌进行了摄影记录。

林宇指出,目前来看,我国职业教育整体规模上,以往的局面是两个“半壁江山”的局面。然而,时至今日,这一格局已发生显著变化,高等职业教育已占据整个高等教育领域的一半份额,而中等职业教育则占据了大约三分之一的比重。职业教育在校生中,约七成学生出身于乡镇、农村或城市中的困难家庭;而在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一线新增员工中,同样约有七成是由职业教育培养的;此外,近年来,中职毕业生的升学比例也在持续攀升。

职业学校发展前景_职业教育六大趋势_2025职业教育海上对话创享会

林宇指出,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可归纳为六个要点:首先,职业教育的核心地位不断上升。过去,中等职业教育在高中教育中占据主导地位,如今其占比却持续减少。这既是因为企业向产业链高端发展,对一线员工的知识和技能要求日益提高,也是社会进步的一个显著标志。因此,职业教育中心地位的提升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

二是积极推动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融合。这一举措旨在深化教育公平,确保学生在求学和成长的道路上能够拥有多次选择的可能性,以及多样化的选择途径和形式。同时,这也是衡量教育体系与教育系统是否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第三,重视产教结合。教育过程中应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避免仅停留在理论讲授;在院校运营方面,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摒弃封闭式办学模式;在行政管理上,应推进产教融合,与产业发展同步规划、同步提升,形成紧密联系。另外,科技与教育的融合也是产教结合的一种高级形态。

第四,是数字化进程。当前,数字化正成为热门趋势,同时也是推动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契机。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对生产生活、知识传播以及科研创新的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从而对人们的思维模式和观念进行了根本性的重塑。在我国职业教育领域,数字化的发展并非起步较晚,其理念亦不落后于时代。对于职业教育来说,数字技术的应用已经从最初的可利用状态,逐渐转变为实际应用中的便利与高效。

职业教育六大趋势_2025职业教育海上对话创享会_职业学校发展前景

五是国际化发展。职业教育在国际层面的拓展,旨在运用中国的教育模式在海外培养本土学生。这一目标并非职业教育本身所刻意追求,而是其服务于企业的自然产物。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职业学校将服务企业作为出发点,与企业一同走向世界。教育内容与企业需求相匹配、校企合作成为职业教育国际化的核心逻辑,同时也凸显了这一发展的显著特点。

第六项是“新双高”计划,它指的是“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旨在追求人才培养的高质量以及办学能力的高水平。

林宇认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未来需增强与教育的匹配度,确保与国家经济社会的进步相协调,同时也要适应人的全面成长需求,以及满足国际交往中的大国角色要求。同时,我们必须强化“硬实力”,确保职业学校在基础办学条件方面达到标准,并在教学改革方面推动“五金”工程(具体指职业教育领域的“金专”“金课”“金师”“金地”“金教材”建设);要疏通“连接点”,深化职业教育的衔接培养;还要优化“软环境”,提升职业教育在社会上的认可度。

林宇强调,职业教育不仅丰富了教育的多样性,还增强了人才供给的针对性,同时拓宽了人才成长的道路、机遇与选择,其发展前景无限,极具发展潜力。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