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由移动支付网、支付圈、支付百科联合主办的支付公开课“融合支付下半场·融合”在微信举办。 云闪付二维码产品专家周超、李储搜贝CEO王鹏、腾讯金融云高级产品专家丁秉杰、拉卡拉支付商业企业产品总经理罗恒、信灵神州高级专家王建新、联合医务业务发展总监颜学军受邀参加本次会议,就聚合支付行业相关话题进行讨论。 内容共享。
“聚合支付”的未来已经到来
周超认为,聚合支付实际上是为了满足不同应用场景下不同参与者的需求,在一定时间内经过市场选择最终形成的一种中间业务业态。 纵观聚合支付的现状和未来,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久别重逢,必团圆; 合久了,必分;合久,必分;合久,必分。
聚合支付打破了以往支付机构内容和系统相对独立的局面,依托银行、非金融机构和转账清算组织的支付渠道和资金清算能力,结合自身的技术服务和集成能力,为客户提供支付服务。商户从硬件到软件,从客群维护到资金结算,从流量分发到业务运营,提供一体化、定制化的综合服务解决方案,从而降低商户方的资金结算成本,提高运营效率,满足市场需求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 客观需求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随着市场向纵深发展,利润进一步摊薄,各类无证经营、低价倾销、跨区域经营等现象频发。 为规范和促进市场健康发展,保障资金安全,防范系统性风险,监管政策相继出台。 纸质码限额的降低、动态机床成本的降低以及支付机构自身发展策略的调整,很大程度上形成了聚合码拆分的事实基础。
坚持监管“正源”的政策方向和原则,实现各市场各司其职、各司其职的局面,未来也将促进支付机构之间的广泛合作,也将更加丰富。有利于整个市场的健康发展。 行业深度融合也已经实现,几乎是大势所趋。
在日新月异、动荡的支付市场中,只有适应市场的发展变化,通过更好的服务、更精准的触达、更灵活的策略、更快的应变能力,才能赢得一席之地。
此外,由于近期央行持续高压,多份政策文件接连出台,对聚合支付行业产生了深远影响。 周超也表达了对相关政策的理解。
第一点,央行系列文件已将条码支付纳入现行收单管理方式,包括线上、线下收单,需要有许可证,不得低价倾销或跨地区经营。 这意味着市场的规范化实际上已进入最后阶段。 4月1日前,支付机构须完成自身系统改造。
第二点,聚合支付对于聚合支付服务商来说其实是一件好事。 为什么这是一件好事? 服务商的系统准入,包括业务开展的资质,在一定程度上是得到认可的,但是无证机构不允许接触到一些用户的敏感信息,也不允许涉及资金的结算,这本质上是一种“第二次清理”。 问题是,这条红线早已划定。
第三点,会员银行和支付机构不得相互开放或转让支付业务系统接口。 事实上,在296号文发布之前,央行也曾发布相关管理办法,禁止全国性商业银行所有成员机构与第三方支付机构对接。 这篇文章实际上强调的是,支付机构之间不允许相互通信,必须经过合法的转账清算组织才能开展支付业务。
四是严禁银行、支付机构、清算机构支持无证经营,这与217号文相呼应,形成互补关系。
聚合支付的现状与未来
在随后的分享中,里出搜贝CEO王鹏对聚合支付相关的市场化问题进行了更为深入的分析。
王鹏认为,真正的聚合支付不仅是支付渠道的聚合,更是增值服务的聚合。 其内容包括贷款融资、分期付款、电子发票、营销、行业应用、广告、非敏感数据等。
基于上述分析,王鹏认为,银行和支付机构才是真正的聚合支付。
对于当前聚合支付市场,王鹏分析了四点:90%的亏损状态、产品同质化严重、费率战、渠道不稳定。
尽管王鹏认为银行和支付机构是聚合支付的“种子选手”,但也存在着各种问题:
立出搜贝本身也属于第四方聚合支付。 它不是银行,也不是支付机构,因此面对银行和支付机构具有天然的优势。 第四方聚合支付如何转型? 王鹏提出一些看法:
1、直连官网,帮助商户搭建聚合收银系统。
2、为银行、支付公司提供产品和运营能力。
3、成为行业解决方案提供商,用付费收入抵消软件成本。
展望2018年聚合支付市场,王鹏认为:
1、大量免费设备投放市场,理财+贷款+分期的产品组合将成为行业标准。
2.直连机构将进一步向服务提供商开放能力,简化网络接入流程。
3、行业软件商将逐步将SaaS免费并绑定付费收入。
4、纯粹的第四方聚合商将逐步与第三方支付公司合并。
此外,在随后的主题分享中,严学军认为,2018年二维码支付仍将快速发展。虽然二维码支付这两年已经快速覆盖全国市场,但三四线的中小微商户三线城市的覆盖率仍然较低。 ,这是一个机会。 另外,由于央行对条码支付的限制,智能POS扫码在2018年将会有新的发展机会。虽然,从目前的监管情况来看,行业正处于寒冬期,但机会并不多。 中国有近260万家线下中小型零售店。 如此大的市场空间对于第三方、第四方支付来说非常重要。 所有人都有巨大的潜力。
腾讯丁秉杰介绍了微信支付的相关产品及接入情况,并分析了目前腾讯为聚合支付服务商提供的相关服务,包括腾讯微校、腾讯海纳、智慧出行、会员卡优惠券等。
拉卡拉罗恒从终端的角度分析了聚合支付的未来。 移动支付带来了无卡化的趋势,使得终端不再只是为了刷卡而存在,智能POS也能完美承载各种支付方式。 是聚合支付更好的发展方向。 面对监管,罗恒认为,支付是一条大链条,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正规化,行业才能有未来,创造更多机会。 过去的渠道价格战是不可取的做法。 未来如何更好地服务商户,才能让支付变得更有价值。
王建新最后亮相,对296号文条码支付规范进行全面深入剖析。央行对固态码实行500元限额,提高了二维码的安全性支付,为支付行业创造了一定的机会。 例如,为了提高支付限额,动态条码显示设备将有很大的潜力。
整个会议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就是政策解读。 虽然监管让行业进入寒冬,但各方都期待监管带来行业的正规化发展,让劣币追良币的情况不再发生。 聚合支付是现在,也是未来。 2017年初,央行14号文明确肯定了聚合支付的价值,鼓励支付机构和银行向商户提供聚合支付服务。 随着217、281、296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的出台,在合规监管下回归本源、规范发展后,相信聚合支付的未来会更加光明,会找到新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