嘀嗒出行登陆港交所成中国共享出行第一股,顺风车业务表现亮眼

2025-06-17
来源:万象资讯

近年来,共享经济和绿色低碳的理念逐渐被广泛接受。作为共享经济领域的先锋,网约车平台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长。近期,嘀嗒出行成功在香港交易所主板挂牌,发行价为6港元,凭借近60亿港元的市值,被誉为“中国共享出行领域的领军企业”。这一事件也激发了对网约车行业发展的新一轮热议。

嘀嗒出行是一家专注于顺风车和智能出租车服务的运营平台,其业务范畴涵盖顺风车、智能出租车、广告以及其他相关服务。然而,在众多传统网约车平台中,嘀嗒出行的顺风车业务是其收入的主要来源,2023年的收入比例达到了95%。到了2023年底,嘀嗒出行的顺风车交易总额达到了86亿元,乘客搭乘次数达到1.3亿次,同比分别增长了41%和38.3%。

嘀嗒出行在网约车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将顺风车业务确立为核心,以此探索出一条生存之路。但近几年来,由于平台的安全性和合规性问题,嘀嗒出行的投诉数量不断上升。特别是那些连接不同城市的热门线路,出现了非法营运的顺风车现象,这些所谓的“假顺风车”实则为了盈利,引发了众多司机和乘客之间的纠纷,以及乘车安全等多方面的隐患和投诉。

中国电子商会下属的消费服务保障平台消费保的投诉信息揭示,在2024年上半年,与顺风车业务相关的有效投诉案件累计至3690起,所涉金额总计达到了177.89万元。在这些投诉中,嘀嗒、哈啰、滴滴等知名平台均位列投诉榜单的前列。

司机“诓骗”多收一半高速费

嘀嗒出行被诉量最多

姚女士近期在消费保平台上进行了投诉,反映她在11日通过嘀嗒出行平台预订了12日从浙江嘉兴海盐美林金色港湾出发,前往杭州萧山国际机场T3航站楼的顺风车服务。她选择了拼车服务,并支付了68.4元的平台费用。此外,姚女士还在平台上特别注明了将与车主共同承担额外的费用。

姚女士订单平台显示68.4元

且备注了与车主平摊额外费用

然而,司机在6月11日通过电话通知她,总费用为150元,她需要支付剩余款项。刘女士回忆道:“当时我并未了解确切的高速路费用以及是否有拼车乘客,便应允了。”

抵达目的地后,姚女士额外支付了81.6元给司机。然而,行程结束后,她核对高速公路费用时,惊讶地发现司机多收了一倍的高速费用。此外,车上除了她,还有两名其他乘客。刘女士对此表示极度不满:“他未经我同意就欺骗了我,我要求退还额外支付的高速费用。”

嘀嗒顺风车拼车预支付_顺风车行业投诉问题_嘀嗒出行香港上市

姚女士所乘坐的车上有另外两乘客

根据消费保护投诉的相关数据,顺风车领域的投诉情况中,嘀嗒出行以1827起投诉高居首位。紧随其后的是哈啰出行,其投诉量为885件,排名第二。而滴滴出行则以713件的投诉量排在第三位。

随着顺风车行业的迅猛发展,许多车主却选择走捷径,使得顺风车服务逐渐失去了初衷。在社交网络平台上,众多消费者纷纷抱怨所谓的“假顺风车”问题,他们不仅未能如约分担高速费用,部分司机甚至未遵循既定的行驶路线,沿途频繁搭载额外乘客,原本单人乘坐的订单最终演变成了多人共享。

小马,这位曾经的嘀嗒出行用户,回忆道:“过去,若遇到恰巧顺路的司机,我们通常都会商定由双方共同分摊高速路费用,亦或是司机独自承担。然而,时至今日,这样的情况已不多见,取而代之的是那些专职的司机。”

服务态度差成平台突出问题

根据消费保的数据分析,顺风车领域的主要投诉焦点涉及服务态度不佳、费用问题以及退款争议等几个方面。在这些投诉中,服务态度不佳的问题尤为突出,其比例达到了18.31%;紧随其后的是费用问题,占比为16.54%;而退款争议则以16.06%的占比位居第三。

近期,邱先生在消费保护平台上进行了投诉,反映他在6月11日通过嘀嗒出行平台为女友预订了从梅州至惠州的一段顺风车服务,然而旅途过程并不顺遂。

邱先生透露,起初他与司机进行了交流,此次行程需搭载三位乘客,包括他的女友以及其他两位同行者。他们已事先商定,女友将坐在前排。然而,女友上车后,却发现车上有三名乘客,原本约定的前排座位已被占用,她不得不被安排在后排。

邱先生的订单信息表明,司机于18时12分启程,在搭载其他两位乘客后,于20时20分抵达了邱先生指定的接客地点。依照订单中标注的导航路径,原本的行程安排是先送达邱先生的目的地,然后才依次送其他乘客。然而,实际情况是司机并未遵循既定的导航路线,而是先驶向了一个更远的地点,最终才将邱先生送至订单中指定的目的地,这一变化使得到达时间不得不推迟至凌晨1时左右。

邱先生订单页面

邱先生对此表示极度不满,他指出:“司机明明知道已经很晚了,却仍旧在高速公路服务区滞留了许久,一边抽烟一边吃零食,这导致乘客们迟迟不能抵达目的地,安全隐患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此外,邱先生在订单上特别注明了不希望分摊高速费用的要求,尽管如此,司机最终还是坚持让他支付了相关费用。

嘀嗒顺风车拼车预支付_顺风车行业投诉问题_嘀嗒出行香港上市

邱先生对这次乘车经历深感不满,他指出司机违规征收了高速公路费用,且并未遵循平台指引的路线行驶。基于此,他提出了具体要求,即要求嘀嗒出行对涉事司机进行处罚,并退还所收的高速费用,同时索赔订单金额的一半。

图源摄图网

嘀嗒出行常受到投诉,这一现象并不令人惊讶,尽管该公司已经成功登陆市场。然而,在安全性和合规性方面,嘀嗒出行依然遭遇了不少困难。

招股说明书中披露,鉴于网约车服务牌照制度的缺失,自2020年起,嘀嗒出行顺风车平台累计遭遇了57起行政处罚事件,其中21起案件涉及罚款,金额从5000元至3万元不等,总计约55万元。

企业若欲实现持续增长,确保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占先机,就必须拥有卓越的运营实力,同时在遵守法律法规、保障信息安全以及提升服务水平等方面付出持续努力。

广东省顺风车投诉最多

根据数据统计,东莞市在顺风车用户投诉中占比高达8.37%,位居首位,成为投诉集中的地区之一。紧随其后的是广州市,其投诉比例为8.00%,而深圳市则以6.56%的投诉率排名第三。

从分析处理结果可以看出,东莞市、成都市、南京市以及济南市的投诉解决效率均未达到平均水平的77.61%。

关于顺风车领域所暴露的诸多投诉现象,消费保研究院的专家们提出了消费警示:

平台对司机实施严格选拔,旨在验证其真实身份与可信度。同时,平台构建了一套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能够迅速响应并解决消费者的投诉问题,以保障消费者权益不受侵害。此外,平台还致力于保障车辆和乘客的人身安全,建立了详尽的顺风车安全管理规范。

消费者在选择顺风车服务时,应优先挑选那些享有良好声誉和较高信誉的顺风车平台,并仔细审查司机的信誉评价;同时,应尽量避免进行线下交易,这样做有助于保障自身的权益和人身安全。

二是要熟悉顺风车领域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个人所享有的权利和应尽的职责,这样在遇到困难时才能有效维护自身权益。三是务必重视安全问题,乘车前核实司机资料,确保车辆信息与订单相符,留意行驶路线,并保持与亲友的通讯联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