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正在加速推进,试点校计划招收1100名学生,并将此纳入今年中考的第四批次招生。学校致力于探索“二次分流”机制,着重深化产教融合,并将促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融合作为关键。在此背景下,广州近年来加快构建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确保具备不同能力和需求的学生能够多次进行选择,实现多样化的成长路径。近期,从广州市教育局传来消息,自2024年度开始,广州市将正式启动综合高中教育以及中高职协同实施的长学制人才培养模式的试点工作。倡导实施“特色化、差异化”的发展策略,经过各区域教育局的申请提交、专家团队的评审评估、以及市教育局的严格审核,最终决定在越秀、海珠、天河、花都、番禺这五个区域内的区属公办中等职业学校进行综合高中的试点工作。具体包括广州市贸易职业高级中学、广州市海珠工艺美术职业学校、广州市天河职业高级中学、广州市花都区职业技术学校、广州市番禺区新造职业技术学校,这些学校共计划招收1100名学生。据了解,这五所试点学校的教育质量优良,建设基础扎实,它们将分别依托各自的专业优势,推行“特色化”与“差异化”的发展策略。广州市贸易职业高级中学专注于电子商务、艺术设计与制作等领域,广州市海珠工艺美术职业学校则专注于绘画、社会文化艺术等专业,广州市天河职业高级中学致力于计算机网络技术、金融事务等方向,广州市花都区职业技术学校聚焦于工艺美术、社会文化艺术等专业,而广州市番禺区新造职业技术学校则主要围绕计算机网络技术、商务英语等专业展开教学。综合高中试点校在第四批次招生中,将职普课程融合及学分互认作为探索重点,面向本区招生。越秀、海珠、荔湾三个区被统一视为一个招生区域。该校录取学生的中考成绩不得低于普通高中当年的最低录取控制线,补录方式与普通高中保持一致。同时,综合高中学籍被纳入普通高中学籍管理的体系中。综合高中班级全面规划开设了普通高中课程以及专业课程,致力于研究职业与普通课程相结合、学分相互认可的途径。在第一学年,学校统一安排了“基础文化课程模块”与“职业认知课程模块”的教学。将综合高中的基础文化课程模块纳入普通高中课程管理体系,同步进行管理,同时鼓励综合高中与优秀的普通高中共同建设与共享课程资源。综合高中就读的学生可以根据个人意愿和学籍管理的规定,提出申请将学籍转入中职学校,并取消原有的综合高中学籍。在此过程中,他们可以享受中职学校的免学费待遇,并且有资格参加“3+证书”考试。对于通过广州市中招被录取至试点中职学校的学生,若当年普通高中的录取最低控制线未被触及,且综合高中班有空余名额,学生可以提出申请,经过测试后,将根据成绩优劣选择性地转入综合高中班级。广州市贸易职业高级中学与广州市第七中学,广州市海珠工艺美术职业学校与广州市南武中学,广州市天河职业高级中学与广州奥林匹克中学,广州市花都区职业技术学校与广州市花都区圆玄中学,广州市番禺区新造职业技术学校与广州市番禺区象贤中学,这些学校间已紧密携手,构建了结对合作关系。当前,这一合作模式在师资培训、教学方案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活动策划开展以及教学研究交流等方面,给予了综合高中充分的助力。 首年招生规模达到230人的中高企协同长学制班已启动,广州中等职业教育正致力于推动一项重要改革,即中高企协同的长学制人才培养试点工作。2024年,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携手广州市交通运输职业学校,针对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进行中高企协同的长学制班招生;同时,广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与广州市医药职业学校合作,在药剂、中药、中医康复技术等方向开展此类招生。各专业招生名额分别为50人、60人、60人、60人,总计达到230人。广州市的考生们可以通过中考志愿填报系统进行志愿填报,他们可以挑选相应的试点中等职业学校——三二分段教育模式——具体试点专业——以及与之对应的对口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在试点专业的备注栏中,可以找到诸如“中高企长学制试点班”等详细信息。据悉,智能新能源汽车、医药卫生等行业对技能水平要求较高,且人才培养所需时间较长。采用较长的学制有助于构建“预科”与“专科”相衔接的教育体系。此类中高职学校在办学实力和专业优势方面表现突出。为此,引入了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等市级大型国有企业,共同推进“校企双主体”模式,旨在培育具备高素质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与常规的中职三年加高职三年或中职三年加高职两年(三二分段)的教育模式不同,中高企协同推进的长学制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两大显著优势:首先,中职、高职和企业三方共同深度介入培养的全过程,依据实际需求统筹安排教学场所和师资力量,实现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标准的有机结合,确保学生的实习和就业无忧,毕业生能够同时获得中职和高职的毕业证书,以及职业技能证书或企业的认证;其次,该模式构建了统一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确保培养的人才与市场需求相契合,课程设置紧密相连,实习与就业得到统一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