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就推进中小学思政课与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建议进行答复

2025-06-19
来源:万象资讯

您所提交的关于促进中小学思想政治课程与课程融入思政教育的综合建设提案已收到,对此,我方现作出以下回应:

您所提出的在中小学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强化“大思政课”的构建,具有极强的针对性。这一举措有助于全面整合各类思政教育资源,显著提高思政课程的育人品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育部对中小学思政课建设给予了高度重视,并指导各地切实执行国家领导人关于加强思政课建设的关键指示,推动思政课的改革与创新,努力提高思政课的教学与教育质量,同时教育引导广大中小学生自小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强化思政课关键地位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的精神,确保思政课程在教育教学中的核心地位,2022年11月,教育部特地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建设的意见》(教基〔2022〕5号文件),对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建设进行了全方位的规划和细致的部署。文件中明确提出了深化教学管理创新、扩充课程教学资源、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构建全面思政课程体系等关键任务。同时,文件特别指出,需提升课程思政的质量,将思政元素自然融入各学科教学之中,并深入推进跨学科的综合教育实践。

二、加强课程思政建设

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_课程思政课程网站建设_中小学思政课建设

各地需深入挖掘语文、历史等学科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增强体育、美育以及劳动教育的德育效果,精确理解各学科的教育目标和价值所在,将思政教育巧妙地融入各学科教学之中,打造一个全面覆盖、种类多样、层次分明、相互依托的课程体系。着力展现榜样引领效能,依据实际情况打造若干课程思政示范校园,推出一系列课程思政示范教学项目,选拔并培养一批课程思政领域的教学佼佼者和优秀团队。

三、丰富课程教学资源

各地中小学应充分利用新时代取得的辉煌成就以及时政新闻、重要活动、乡村振兴、抗击疫情等领域的丰富教育资源,依据学科特性,生动讲述中国故事。同时,整合爱国主义教育、红色教育、科技馆、展览馆、博物馆等校外教育资源,以及地方特色教育资源,构建一系列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实践教育平台,以增强实践育人的效果。充分利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以及各级教育资源平台中的数字化教学资源,推动学校内部的小型课堂、社会广泛的大课堂以及网络上的云端课堂相互配合,共同促进学生的知识、情感、意志和行动的全面发展。

四、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教育部对教师招聘环节实施严格把控,规定各地在选拔中小学教师时,必须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与监督职能,对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进行严格审查,从而保障打造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各地中小学校需严格执行《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师函〔2019〕8号)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建设的意见》(教基〔2022〕5号)等文件的指示,确保专职教师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举办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及思政课教师教学基本功展示交流活动,旨在推广优秀经验,促进各地教师全面提升个人素质、专业技能以及教育引导学生的能力。同时,我们致力于提高学科教师的课程思政素养,增强其德育观念,熟练掌握学科教学与课程思政的融合技巧,深化教学研究方法的创新。通过教师之间的教研合作、集体备课、共同听课与评课、共同参与作业设计等活动,持续增强教师们发掘思政元素、实施课程思政的专业技能,从而显著提升教育的实效性。

课程思政课程网站建设_中小学思政课建设_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

教育部将引领各地中小学,毫不动摇地以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为基础,强化学生的思想根基和道德修养。他们将新时代十年取得的辉煌成就作为思政教育的生动实例,将思政教育融入课程体系,并视其为打造高品质教育体系及加强学校意识形态建设的关键环节。此举旨在将思政教育贯穿于学校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和层面,促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步发展,从而全面提升教育质量,致力于培育能够肩负民族复兴重任的新时代青年。

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教  育  部

2023年8月31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