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积极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多项举措

2025-06-19
来源:万象资讯

山东大学严谨贯彻国家领导人于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内容,全面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对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战略安排,紧抓立德树人的核心任务,在组织管理、内外协作、教学革新、实践合作等多个领域进行创新,主动促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课的统一发展,竭力培育肩负民族复兴使命的新时代青年。

强化组织管理,制定一体化发展“蓝图”。首先,构建系统性的工作框架。设立校地联动的工作机制,联合相关高等院校及中学,共同打造“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联合工作组”,目前已有104个成员单位参与。充分利用全国首批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学科特长与科研专长,构建联盟型的一体化思政课程协同创新平台,携手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程的一体化理论与实践研究,通过“多元支撑”打造一体化建设的新模式。同时,积极寻求具有示范意义的课堂教学案例。针对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的关键问题,我们设立了“山东大学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研究中心”作为主导机构,遵循“集体备课、教学、科研、培训、实践全面一体化的理念”,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课堂”、“深刻体会百年党史”等超过10个主题,广泛开展研究培训活动,旨在增强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发挥其辐射和引领作用,并探寻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成功路径。第三,需确立一套科学的实施计划。这包括制定大中小学思政课程的一体化教学团队及教研项目的具体方案,全面推动思政课程的专业团队构建、协作平台搭建、教学研究深化、教学交流拓宽以及教师培训提升。通过与大中小学的紧密合作,如“手拉手”式的对接与协作,打造一体化教学研究示范区,以实现不同课程、不同学段、各类资源和不同地区的有效协同与联动。

课程思政课程网站建设_山东大学思政课改革创新_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推动内外合作,构建协同培养的“链条式”模式。首先,构建团队教学研讨机制。依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身心成长特点,制定相应的思政教育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手段、课程形式及教学路径,构建层层递进的思政课程体系,并形成连贯的集体教学研讨机制。聚焦“责任”、“文化自信”以及“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超过十个核心议题,多所高等院校、中小学及基础教育机构共同参与,举办了“共同学习一堂思政课程”的活动。在此过程中,思政课教师通过互联网直播平台实时参与学习与观摩,以此持续提高思政课程体系化的建设水平。此外,还构建了一套师资培训与研修的机制。借助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研修基地以及山东省思政课研修基地等教育平台,我们精心组织了思政课教师的培训与实践活动。我们主导召开了“在思政课一体化视角下,如何将党的二十大精神有效融入课堂教学”的研讨会,旨在确保党的二十大精神能够迅速且准确地被融入教学之中,吸引了超过1.5万名来自大中小学的思政课教师参与培训和学习。主动选拔思政教育工作者担任中小学的思政副校长职务,鼓励中小学设立青少年成长研究机构,进一步深化和落实大中小学思政教育的一体化进程。此外,还要构建合作共建的体制。广泛整合各类资源和力量,通过党支部共建、学校间合作等模式,紧密聚焦于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一体化内容和标准,在济南市开展“双贯通”优质思政课程改革项目,同时在滨州和潍坊的各县市区推行中小学联合共建,不断尝试构建多层次、内外互动的合作共建新策略。

推进教育改革进程,打造高质量的示范性课程集合。首先,推动不同学段课程间的合作与互动。通过实施教师间的互访交流、建立教学搭档进行实践、共同申请研究课题项目、以及展示一体化教学成果供大家观摩等活动,有效连接各个学段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核心内容。举办“国家领导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联学暨集体备课会”,旨在联合大中小学的思政教师共同进行课程准备和教学研讨,搭建起一个涵盖不同学段的交流与研修平台。此外,还致力于构建一个融合性的课程体系,该体系遵循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的原则,全面促进思政课程、课程思政以及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并形成以“必修课+选修课”为核心的课程结构。联合济南七中举办“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专题教学研讨活动,旨在推动课程设计、教学实施、教师培养以及课程评价等方面的全面一体化发展,并建立涵盖不同教育阶段的协同教学课程体系。此外,我们还将致力于打造一种贯穿各个教学环节的连贯性教学模式。进一步深化与拓展“四个坚持”的教学模式,具体包括:坚持将“知识、方法、境界”三者紧密结合,坚持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与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坚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在教学过程中融入社会科学领域最新的理论研究成果,致力于打造一个中小学教学内容相互衔接、教学研究相互交流、教学资源相互融合、教师专业发展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山东大学思政课改革创新_课程思政课程网站建设_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深化实践协作,构建区域资源共享平台。首先,组建思政教育“专家团队”。主动构建融合实践操作与学术研究的中小幼思政课程一体化教学工作室,依托这些工作室打造思政“专家团队”,吸纳马克思主义学院及济南市各教育阶段从事思政教学的优秀骨干教师加入“专家团队”,举办专业讲座和研修活动。其次,打造教学实践“基地”。以山东大学基础教育集团旗下各所学校为基础,共同促进中小学及大学的思政课程教学,举办各类主题研讨和培训活动,以及教学成果的展示与交流,致力于探寻实现“教学目标一致、教学内容融合、教学方法整合、教学评价统一”的一体化教学模式。此外,还致力于打造网络思政教育的“云课堂”。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以及网络云课堂相结合,借助思政实践基地,扩充网络思政云平台,打造“互听课程、共同备课”的协作机制,推出一系列富有地域特色的思政精品课程。同时,推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网络课程,吸引了超过2.5万人次的学习参与。此外,还构建了教育教学的成果汇编。先后担任主持,完成了《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整体构建研究》以及《新时代大中小学德育课程内容整体构建研究》等超过20项的系列研究课题。同时,出版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整体构建研究》等专著,并撰写发表了30余篇相关论文。这些教学成果还荣获了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