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原理看SWIFT:信息流是支付系统的关键

2024-01-15
来源:网络整理

世界主要经济体国际支付结算方面的金融基础设施已较为完善,业务效率和业务量逐步提升。 币种选择、清算系统和报文模式已成为国际支付结算的三大核心要素。 中长期来看,兼具经济贸易优势和支付结算便利的货币在国际支付中的比重将会上升。 我们认为,当前形势下,对于一些计划减少对其他国际体系依赖的国家来说,不存在技术障碍,但结算货币认可、自建体系参与等因素可能会对国际贸易发展构成制约商业。

▍报告来源:

今年以来,市场尤其关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以及俄罗斯部分银行的制裁和断线。 本报告从理论、实践和研究三个方面深入分析了国际支付结算体系的发展和现状。

▍国际支付结算原理:资金流和信息流的跨境流动。

国际支付结算遵循支付原则,包括信息流的传输和处理,以及资金流的结算和清算。 在实践中,它涉及:

1)资金清算系统主要是主要经济体建立的国际清算系统(如美国系统、中国的CIPS系统),最终资金依托国内清算系统(如美国系统、中国的大支付系统)结算。

2)信息传输系统,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专门从事信息流传输和信息传输标准设计,不影响资金流。

▍:封闭生态,与世界相连。

该体系的建立伴随着贸易和金融全球化的进程:

支付架构_架构支持_支付平台系统架构

1)历史沿革:近50年的发展。 为了处理跨境支付问题,来自15个国家的239家银行于1973年成立,经过近50年的发展,已有200多个国家+机构加入为成员,2024年日消息处理量将达到4.2亿条;

2)区域特征:三大中心。 总部位于比利时,还在荷兰阿姆斯特丹、美国纽约、中国香港设立了信息交换中心,覆盖欧洲、非洲、美洲、亚太地区。

3)治理结构:由董事会领导。 作为非官方协会组织,它采用董事会主导的治理结构。 目前,25名董事来自19个国家和地区。 现任董事长为美国会员单位代表。

▍跨境清算体系解构:四个国家、四种模式:

支付平台系统架构_支付架构_架构支持

1)美国:基于++的系统架构。 系统实现跨境实时支付清算(2024年清算量408万亿美元)。 该系统用于日终资金结算,负责支付信息的传输。

2)欧元区:以体系为基础,完全依赖于体系。 欧元区系统可以实现区域内银行间清算和跨境清算功能(2024年清算量为722万亿欧元),并且都是基于消息传输平台。

3)俄罗斯:自建SPFS是一种选择。 基于NPS系统,俄罗斯于2014年建立了自己的SPFS系统,以选择性地替换网络。 计划到2024年实现替代率30%以上;

4)人民币:CIPS+结构。 CIPS系统实现实时支付结算(最新年度支付结算规模71.8万亿元,21Q3 TTM),最终资金结算采用大额支付系统(HVPS)系统; 其中,该系统对国内直接参与银行的代理模式可以用CIPS替代。

▍总结:货币选择、清算系统、报文模式已成为国际支付结算的核心要素。

世界主要经济体国际支付结算方面的金融基础设施已较为完善,业务效率和业务量逐步提升。 币种选择、清算系统和报文模式已成为国际支付结算的三大核心要素。 中长期来看,兼具经济贸易优势和支付结算便利性的货币在国际支付中的占比有望提升。 。 我们认为,当前形势下,对于一些计划减少对其他国际体系依赖的国家来说,不存在技术障碍,但结算货币认可、自建体系参与等因素可能对国际贸易发展构成制约商业。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