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国教育部颁布了针对普通高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通用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等七个学科的教学设备配置规范(以下简称“配置规范”),旨在完善中小学教学设备配置的标准化体系,对全国范围内的高中学校教学设备的科学配置进行规范和指导,以促进基础教育的优质高效发展。
以服务教育强国建设为宗旨,配置标准严格遵循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同时考虑实验教学的具体需求。这一标准旨在明确“配置的必要性”、“配置的内容”、“配置的方法”以及“如何确保配置效果”等问题,并为必修、选择性必修及选修课程的实践性教学提供坚实的支持。在标准研制过程中,我们秉持系统性思考,一方面致力于巩固基础,另一方面充分关照个性化需求。我们采取基本配置与可选配置相结合的多元化策略,旨在满足基础实验、拓展实验以及创新实验等不同教学层次的需求。同时,我们聚焦教育数字化战略布局,致力于推动教学设备的智能化转型,引入更多数字化、智能化和绿色化的教学设施,以加速形成信息化实验教学的新环境。我们需严格监督设备的质量与安全规范,精确制定技术参数,具体阐述教学功能需求,并加强安全与环保的相关规定。在实施过程中,着重体现培养人才的方向,同时提供实验和实践活动相关的指导与建议,确保教育设备与课程要求及教学活动实现有效结合。
实施标准化的配置,将有助于增强高中的教育设施水平、巩固基础学科的建设基础、以及促进学生科学素质和创新思维的培养,产生显著的正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