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5月6日报道,在“五一”假期期间,济宁市的文旅市场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秩序井然,人气旺盛,经济活跃,安全保障措施到位。通过“文旅+百业”和“百业+文旅”的联动活动,有效激发了消费潜力,拉长了消费链条,掀起了多元消费的热潮。众多景区纷纷推出新颖的亮点、业态、体验和场景,极大地激发了游客多样化的出游愿望,多层次、多角度的旅游需求得到满足,接待游客数量持续保持在较高水平。据数据统计,全市纳入监测的24家主要景区总计吸引了229.92万游客,这一数字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2.73%;同时,这些景区的总营业收入达到了1.08亿元,同比增长了21.90%。
提前部署密集发声 备足备好文旅大餐
为确保五一假期旅游市场的全面保障,节前我们举办了全市文化旅游重点工作的推进会议,以及“五一”期间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的专题调度会。会议对持续改善旅游市场环境、坚守安全生产的底线,以及将旅游口碑转化为产业发展的“金招牌”等关键工作进行了详细部署。同时,严格执行了节假日领导带班和值班人员全天候值班制度,以保障假日文化旅游系统的顺畅运行。市文化和旅游局精心筹备了一场以“促消费惠民生”为主题的系列新闻发布会,旨在向公众宣传和推广“五一畅游济宁”的文化旅游促消费活动,为广大游客和市民呈现一场内容丰富的“文旅盛宴”。
借助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新兴媒体渠道,在“五一”假期前后不断加大宣传推广力度,精心策划了《畅游济宁》、《食在济宁》、《乐宿济宁》以及《五一总要来趟济宁吧》等一系列以“玩转五一”为主题的推广活动,发布了制作精良、阅读量高的原创资讯,以及关于美食、住宿、露营地点和自驾游路线的攻略。同时,各景区和场馆也提前发布了假期的活动“温馨提示”,为假日市场的预热工作做好了充分准备。济宁“五一”文旅市场持续火爆并获得央媒、省媒的广泛关注。
文旅产品供给丰富 文旅活动出彩出圈
多彩活动引领“新风尚”
在“五一”假期,济宁市共推出了超过40项、共计460余场的文旅促销活动。其中,任城区以“音乐节之旅运河游”为主题,成功举办了2025运河mini音乐节,吸引了众多游客,各旅游特色街区接待游客量同比增长达到了35%。
兖州区致力于挖掘非遗创意,打造感官盛宴,同时推动兴隆文化园全天候“白+黑”模式运营。游客在此的平均停留时间增至6小时。南广场的“快乐能量站”汇聚了30多家特色餐饮店。此外,二次消费的转化率提高了40%,而夜间客流量占总客流的65%。
曲阜市依托丰富的传统文化打造了国潮沉浸式新体验,鲁源村景区举办的“鲁源奇妙夜·探秘游”活动人气爆棚,而尼山圣境的《金声玉振》演出门票更是供不应求。在泗水县,等闲谷艺术小镇的“乡村理想生活节”将篝火派对、音乐烧烤和乡村美食完美融合,极大地推动了夜间消费的增长。
邹城市通过举办“草长鸢飞春游季”、大洪漫谷龙虾节、上九山采茶摸鱼节等活动,吸引了众多年轻游客;同时,将文化表演和文创产品引入中乙联赛山东泰山B队的比赛现场,每场比赛观众人数都超过万人,成功实现了赛事与旅游的相互带动。
微山县创新推出“微山湖水陆空全景体验计划”,这是低空飞行业态的首次尝试,引入了全景式观光直升机。游客得以全方位、无死角地俯瞰那万亩荷花荡与运河航道交织而成的生态美景。此举有效推动了景区的游客接待量,使得游客总数超过了33.4万人次。
鱼台县孟楼渔乐园举办的“五一渔趣季”活动,以“田园风光、亲子互动、潮流娱乐”为主题,有效促进了周边餐饮业的消费增长,同比增长率达到了39%,同时,也引发了亲子消费的火爆热潮。
金乡县举办“古缗卜集与你‘香’遇”第二届香瓜文化节,特设农特产品展销长廊,便于游客轻松选购,此举吸引了超过三万游客前来参观。
嘉祥县原乡左岸景区经历了全方位的改造提升,烟花表演与打铁花展示吸引了大批游客,在“五一”当天,景区迎来了超过四万名的游客。
汶上县举办了“天开圣境夜游记”以及“乐宿德润祈福宝相、免费游景区”两项活动,有效促进了当地过夜消费的增长,增幅高达近20%。
梁山县水泊梁山景区紧密关注年轻游客的需求,以“沉浸式角色互动”为核心理念,精心打造了备受全网热议的“水浒江湖真人RPG”体验区。同时,景区还推出了蹴鞠英雄赛等八个充满互动性的NPC项目。这些举措让游客从原本的“旁观者”转变为“剧中人”,有效提升了景区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达到了34%。
太白湖新区九春里举办的山河音乐嘉年华活动,特别邀请了著名歌手登台演唱,现场还有“水幕电影”、“激光矩阵”等精彩表演,以及“音乐串烧”和“露营篝火晚会”等互动环节,吸引了超过三万名游客前来参与。
夜游演艺激发“新活力”
在“五一”假期,济宁成功举办了第二届运河戏剧节,活动场地包括声远舞台、运河音乐厅、蓼河大剧院以及济宁大剧院等共计14家剧院,精心策划了话剧《大运河1935》、话剧《穿过长夜的谎言》、杂技剧《梁祝》以及《中式浪漫经典名曲音乐会》等一系列精彩演出。
全市104家文化文博场馆作为依托,开展了非遗展示、少儿艺术大舞台文艺展演初选、优秀国产纪录片展播、国学诵读以及《神奇的衣裳》儿童研学剧等一系列活动。此外,在运河文化广场,连续举办了3场“艺彩济宁乐翻天”演出和5场以“五一”为主题的文化惠民演出,从而丰富了假期的文旅市场供给。
市文物保护中心于太白楼举办了《再遇太白》这一沉浸式戏剧表演,每日吸引了超过五千名游客前来观看。
曲阜尼山圣境景区的“尼山圣秀”为游客呈现了一场难以比拟的视觉盛宴。方特景区以其12小时的日夜狂欢、互动解压游戏等特色项目,成功打造了一个融合视听享受、文化突破和创意互动的沉浸式假日体验。
景区焕新打造“新网红”
开展百家景区升级工程,全市范围内共有74项升级项目被启动,动员了包括三孔、微山湖旅游区在内的100家景区参与,精心策划并组织了明故城的开城典礼、祭孔表演、万仞宫墙的光影秀以及水浒主题的沉浸式情景剧等多种体验活动,各景区联合策划了37项创新活动,推出了17个全新项目,丰富了14项新兴业态,并构建了14个全新的体验场景。
曲阜三孔景区的孔庙西路建筑群已正式向游客敞开大门,一系列活动如金丝堂的礼乐文化展示,让古乐传习所往日的繁华得以重现,千年礼乐的风采再次绽放。同时,邹城峄山风景区在庆祝开园40周年之际,推出了“时光影像记”和“云南民族风情秀”等活动,将传统山水之美与时尚体验完美融合。
微山南阳古镇凭借明清时期的古运河,精心打造了“婚俗文化体验街区”——闸北历史文化街区。该街区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渔家婚俗,巧妙地转化为游客可以亲身参与的文旅产品。其中,“渔韵婚典”这一活动,成功激发了传统文化消费的新场景。因此,古镇的游客数量实现了超过20%的同比增长,而汉服租赁、渔家宴等消费项目也迎来了30%的增长。
公共场馆构建“新场景”
博物馆、图书馆以及文化馆等众多公共文化及文博场所,如今已成为众多游客的新兴热门选择。市博物馆精心组织了“明德惟馨·玉质赋形”主题的玉器雕刻活动、“草木染·瓜果缠枝”的植物染色体验、“吉金礼器·历史追溯”的青铜器版画制作、拓印技艺展示以及公益性质的讲解活动。此外,《神奇的衣裳》儿童剧研学项目通过将服饰(汉服)与礼仪相结合,生动呈现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活动还附带了汉服裁剪、DIY折纸、漆扇制作等互动体验,每一场都吸引了众多参与者,现场座无虚席。
梁山县博物馆成功举办了以两河文化为主题的收藏展览,河道总督署的展示馆同期推出了“水脉千年·青春剧场”的运河文化戏剧工坊活动。兖州区博物馆则呈现了“匠心传承·劳动致美”展览,并安排了馆长导赏和专家讲解文物等活动。邹城博物院则举办了孟母孟子文化艺术展览,并提供了传拓体验活动。微山县大运河博物馆则开展了文物标本知识研学课程,组织了麦秸画制作活动,并对渔民渔具进行了展览讲解。
市文化馆成功举办了“劳动最光荣”为主题的文化惠民演出,以及“重生之我是古代打工人”的非遗活动,还有《鸣琴而治宓子贱》百姓讲堂和“童心向党”第四届少儿艺术大舞台文艺展演的海选等丰富活动;同时,市图书馆也推出了绘读会、玩绘本之旅——《劳动节》,乐高科普课《猜猜我在哪儿》,以及“何以济宁”系列展览中的运河文献展等活动。在节假日,众多市民群众纷纷选择来到市图书馆参观和借阅,沉浸在书香中度过五一节,这一风尚已然成为新潮流。在“五一”假期期间,全市的公共文化及文博场所向公众提供了免费服务,共计惠及29.5万人次,同时举办了440场各类活动。
市场监管抓实抓严 服务保障有力有效
提升旅游消费体验,举办名菜、名厨、名店美食评选活动,实施“食在济宁”美食短视频宣传活动,评选出“十大名吃”、“十大面点”、“十大经典名菜”以及“网红小吃”,并推出了80余家美食名店。精心策划并推出了“2025戏游齐鲁好食光”活动共20项,旨在鼓励戏剧、美食、音乐节走进景区,以聚集人气、提升经济效益。在“五一”假期,于三孔等主要景区周边共设置了超过1.5万个停车位,其中,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内部的停车场无偿提供了2205个车位,另外还特别划定了7450个应急免费停车位。
优化文旅市场环境
下发《关于强化全市旅行社及导游管理的指导意见》,具体提出了五个方面的十项具体措施。同时,发布《关于全市范围内开展“整治旅游行业导游不规范行为、强制消费等不良现象”的通告》,针对导游不规范行为、强制消费等两大问题领域内的九种问题类型,集中力量开展“整治旅游行业导游不规范行为、强制消费等不良现象”的专项治理活动。
多维服务拓展市场
济宁与泰安携手签署了《深化文旅协同高质量发展合作协议》,共同推出了“济宁旅游惠民卡”和“泰山平安年卡”等一系列优惠政策,旨在让两地居民享受到如同同城般的文旅待遇。此外,还开通了济宁至泰安的VIP旅游直通车,为广大游客提供了专属的优惠服务,使他们能够深入感受泰山、孔庙等知名景点的独特魅力。针对东南亚、日本和韩国等国外游客来源地,我们推出了“孔子故里,欢迎您济宁”的宣传推广活动,精心策划了诸如“三孔圣地朝拜”“运河之旅”等热门话题,创建了“朝圣祈福旅游线路”“忠义梁山旅游线路”等新的旅游路线,并在关键的文旅景点安装了233台外币支付POS机,设置了14个外币兑换点。
志愿服务倡树新风
济宁的文化旅游工作者举办了“五一我在岗,最美文旅人”主题活动,其目的是全面加强文化旅游市场的服务与安全保障工作,力求为游客打造一个既安全又优质、文明且井然有序的假日旅游环境。他们精心制作了“舒心游济宁”的宣传海报,并在全市各大景区、文化设施等醒目位置,以及官方网站和微信公众号上广泛张贴,同时公布了市县两级的投诉电话,以便游客能够便捷地进行咨询、提出建议或进行投诉。全市众多文化场所于假期实行了延长开放时间的规定,并在微信公众号上进行了广泛的宣传。众多志愿者在旅游景点、博物馆、便民活动场所中,共同构成了美丽的一道风景线,景区与游客之间形成了积极的互动,达到了互利共赢的局面。
市场秩序盯紧盯细 安全防线织密织牢
在节前阶段,市文化和旅游局正式发布了《五一期间及前后安全生产和市场秩序督导工作安排的通知》以及《关于确保2025年五一假期旅游景区安全、有序开放的相关工作指引》,对假日期间的各项工作进行了详细的规划和部署。在假期期间,市文化旅游局部署了12个检查小组,以“四不两直”的检查方式,持续对各县市区的主要景区、文化设施以及文物单位等一线进行实地督导和检查,致力于确保全市假日文化旅游市场的安全与秩序。各文化旅游机构和景区通过官方网站及微信平台,及时发布各种信息资讯,向游客提示出行前的规划以及文明旅游的重要性,提供的旅游攻略详尽周到。市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与相关部门携手进行执法及督导工作,并且,与公安、消防、市场监督管理、卫生健康、教育等众多部门共同进行专项督导检查,共同保障关键场所与设施的安全顺畅运作。“五一”期间,全市总计派出执法工作人员1017名,对互联网上网服务点、娱乐场所、演出场馆、旅行社以及景区等共计558家单位进行了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