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岁女儿玩蛋仔派对等游戏两月消费近8000元,退费波折引关注

2025-07-06
来源:万象资讯

我瞬间感到无比震惊,查看微信账单发现,里面全是游戏消费的记录。”唐先生,重庆市巴南区南泉街道的一位市民,面对10岁女儿在“蛋仔派对”等手机游戏中花费近8000元的事实,满脸懊悔。他在4月27日提出退款请求,到了5月12日,游戏公司退还了4600元,但在退款过程中,唐先生却意外地又被游戏公司多扣了30元。

5月14日,记者联系了广东天宸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广东天宸)的热线进行情况确认,客服确认了事实,并承诺会向上级部门报告。到了5月21日,唐先生透露,游戏公司已停止了扣费行为,并额外退还了1600元,总计退还金额超过6200元。

漏洞:手机免密支付, 孩子两月充值近8000元

唐先生在回忆5月22日那天向记者提及女儿的消费情况时,满脸懊悔地说:“本以为她是在用手机查阅作业,未曾想竟然是在玩游戏。”

手机游戏屏幕界面。视频截图

_ 10岁女儿手机游戏充值退费问题 _微博取消免密支付

女儿的学业正处于四年级阶段。在完成家庭作业时,她常常需要通过手机查阅资料,于是唐先生便把手机交给了她。“原本想着她能多学些知识,根本没想到她会沉迷于游戏。”直到四月底的一天,微信钱包里原本的一万多元余额只剩下了两千,他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唐先生提及,平日里他个人花费,并未引起特别注意。然而,当支出与账户余额之间的差额显著扩大,原本一万多元的余额,如今仅剩两千余元。他回忆道,自己的收入水平原本就不高,每月仅有2000多元,而这笔不知去向的款项,让他感到十分困惑。女儿花费了近8000元,相当于他三个月的收入。

唐先生审视账单时发现,自三月下旬起,几乎每日都有来自广东天宸的“蛋仔派对”等游戏产生的扣费记录,费用从18元、30元、50元至120多元不等,其中最多的一次扣款高达128元。“我本人并不玩手游,手机上也没有预先安装过任何游戏,唯一使用手机玩游戏的是我的女儿。”

唐先生在查看账单时,才恍然大悟,发现女儿并未查阅学习资料,反而沉迷于“蛋仔派对”等娱乐游戏。他向记者透露,女儿事后坦白,是受到同学推荐,了解了这款游戏的操作方法和下载安装步骤。回到家后,她趁着家人不注意,偷偷下载并开始游玩。

唐先生表示,班上众多同学沉迷于游戏,在游戏进程中,经常会跳出一个购买礼包的界面,而他的手机恰好已经开启了微信的免密支付服务。

戴先生作为互联网产业的观察者,提出类似“蛋仔派对”这类游戏常常借助游戏通关策略,向玩家提供充值服务的选项。“虽然18元、30元看似不多,但玩家持续游玩后,单用户可能花费上千元。”“在平台设计支付机制时,通常会对支付手段进行绑定,而唐先生手机上开通的无密码支付功能,却成为了游戏自动扣费的漏洞。”孩子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点击购买,系统就自动扣款。”

疑惑:游戏公司首次退款4660元,却又继续扣款

微博取消免密支付_ 10岁女儿手机游戏充值退费问题 _

4月底,唐先生向“蛋仔派对”游戏的相关企业——广东天宸提交了退款请求。根据天眼查APP的信息,这家名为广东天宸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企业成立于2014年,其法定代表人为杜某某。该公司主要从事互联网及相关服务,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人民币。在其官方网站上,我们可以看到,该公司的业务范围涵盖了应用商店、游戏平台以及浏览器等多个领域。其中,游戏中心介绍称,“拥有亿级用户的官方游戏分发平台”。

退款过程中唐先生再次被游戏公司扣费30元。受访者供图

唐先生回忆道,他首次拨打客服电话时,通话速度相当迅速。依照客服的指示,他提交了关于未成年人消费的退款申请。经过客服对情况的核实,从4月27日开始至5月12日,分阶段退还了总计4660元的款项。

唐先生并未因此感到轻松。5月2日,他的手机再次显示30元的扣款信息,这笔款项被标注为“奇妙之旅蜡烛礼包”。尽管他已经卸载了游戏,孩子也不再触碰手机,而且游戏公司也已经承诺退款,但为何扣款依然在进行?唐先生向记者展示的交易记录截图显示,这笔交易发生在退款期间,这让他感到非常困惑。

5月14日,上游新闻记者拨打了广东天宸的热线电话进行核实,客服人员在核对交易单号后确认了该笔扣款的真实性,并承诺:“我们会将此事上报给上级部门,并将具体情况告知当事人。”到了5月21日,唐先生又收到了游戏公司的第二笔退款,金额为1600多元,至此,累计退回的金额已经超过了6200元。唐先生表示,客服在交流中阐明,首笔款项系游戏公司进行的退款处理,次笔款项则是游戏平台代为扣除后的返还,而未能及时解除绑定协议或许正是造成重复扣费问题的根本原因。

戴先生,这位互联网领域的观察者,经过深入分析后指出,即便某些平台用户卸载了游戏或删除了账号,它们依然保留了扣费接口和授权协议。大多数家长对于这种绑定机制并不了解,更不用说及时关闭自动扣款服务和相关协议了。他建议,家长在申请退款的过程中,应当同时请求关闭所有自动续费功能,并且保存好通话录音和截图等证据,以便在必要时进行核实。

 10岁女儿手机游戏充值退费问题 _微博取消免密支付_

提醒:加强手机和支付管理,防止孩子陷“游戏坑”

唐先生的遭遇并非个别现象。在今年的5月初,就有媒体报道了一名安徽的9岁男童在短短一小时内,通过母亲的手机成功充值了4166元。这样的未成年人游戏消费行为频繁发生,已经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

重庆市大渡口区的曾老师向记者透露,目前四五年级的学生们对手机、游戏和网络信息都抱有极大的好奇心。她直言,众多家长在监管方面有所疏忽,在学校和家庭共同培养孩子的过程中,教师们经常提醒家长们要加强对手机使用的管理。她回忆说,曾有过孩子因沉迷游戏而熬夜至凌晨,导致作业无人完成的情况。这位教师建议家长们制定明确的规范,包括手机的使用时间、允许的用途以及是否需要家长在场进行监督,同时还要定期审查孩子手机中是否存在未经授权下载或使用的游戏应用程序。

戴先生,一位互联网产业的观察者,提出目前大多数主流游戏平台都提供了“未成年人退款申请”的服务。然而,许多家长对于退款的具体流程并不熟悉,这在实际操作中暴露出了不足之处。他建议家长们应增强自己的认知水平和对手机的管理能力,其中最基本的措施就是关闭免密支付功能,并设置支付密码或启用指纹验证。若游戏平台推卸责任,家长可以访问“国家新闻出版署设立的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举报平台”网站,提交相关情况。

唐先生现已完全取消了手机的免密设置。“这次事件确实让我感到震惊,女儿告诉我她今后将不再沉迷于手机游戏,我对她的决定深信不疑。”唐先生如此说道,这次事件也让他深刻反思,“我必须做出调整,不能将责任归咎于孩子的不懂事,她毕竟还只是个10岁的孩子。”

上游新闻记者 冯盛雍 实习生 汤思文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