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果现大量熊猫头微短剧,是新赛道?DataEye短剧观察来聊聊

2025-07-06
来源:网络整理

红果看到了一个新的赛道!

近期观察发现,红果首页推荐涌现出众多以“熊猫头”为主题的微短剧。这些短剧在制作上显得简单而粗糙,配音机械,画风缺乏灵魂,特效仅值五毛,甚至主角的名字都未作更换,干脆统一以“虾仁”称呼。

这类高度相似的作品,竟然赢得了众多“铁杆粉丝”的喜爱,他们在评论区纷纷留言“就是这个味道,太对了!”有些剧集的评论互动程度,甚至超越了那些千万级热度的热门剧集。

目前这类内容尚无一个统一的叫法,用户们通常将其称作“沙雕动画”、“虾仁动画”或者是“熊猫头短剧”,然而,根据其内容的独特性,我们决定将其命名为“土味动画短剧”。

“虾仁”是否有望成为红果押宝剧中备受瞩目的男主角?本期短剧观察将深入探讨“土味动画短剧”的魅力所在。

一、“土味动画短剧”观察

这种风格的微短剧最初起源于“熊猫头”表情包。随后,一些小说广告投放者为了宣传小说,便利用这个梗图,将其与简单的二维动画形式相结合,再加上具有乡土气息和搞笑风格的配音以及背景音乐,用“虾仁”的语气来叙述小说的故事情节,从而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效。这一做法进而催生了一批名为“虾仁xx”或“沙雕xx”的特定领域内容创作者账号。

(一)数据盘点

经过对相关关键词的搜索,我们注意到,“土味动画短剧”这一领域在抖音平台上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具体来看,话题标签#沙雕动画的播放量已经达到了2681.6亿次,而话题标签#虾仁动画的播放量更是高达428亿次,此外,话题标签#沙雕修仙动画的播放量也突破了211.6亿次。

1、有哪些剧表现得较为出色?

由于上线时间尚短,红果短剧平台上的那些具有乡土特色的动画短剧,整体观看次数普遍不高。

在红果短剧APP中,《三宝打猎》这部“土味动画短剧”的播放量已经突破了100万次,紧随其后的是《自带空间穿越60年代》,这部以系统为主题的短剧播放量超过了80万次,排名第三的是《大明朱三爷》,其播放量达到了45.6万次,而其他“土味动画短剧”的播放量均未超过45万次。

相较之下,抖音平台上的“土味动画短片”已吸引了一群忠实的观众群体,同时其播放量也显著超过了红果短剧平台。

抖音与快手两大平台上,此类微短剧多采用横幅式的短视频集锦形式展示于各账号之中。在题材选择上,男性观众群体占据主导,作品内容多融入穿越、系统等创意元素,特别是“穿越大明”、“穿越大秦”、“穿越大唐”等系列作品尤为受到热捧。

快手播放量平台_土味动画短剧_熊猫头微短剧

观察抖音平台上短视频合集的播放数据,可以发现“三国虾”账号发布的《布衣》这一部“土味动画短剧”的播放次数已经累计达到了9.8亿次,位居该平台所有短剧之首;该剧自2024年1月起开始连载,每周定期更新一集,截至目前尚未完结。

《我在大明那些年》在“布墨迹”账号上播出,其播放量已突破8.6亿;而“虾仁不吃饭”推出的《元武帝虾仁》同样表现不俗,播放量达到了7.5亿。相较之下,其他“土味动画短剧”的播放量均未超过5亿,尽管如此,整体播放量仍超过了红果短剧中的“土味动画短剧”。

2、哪些博主吃到了红利?

观察粉丝数量,“虾仁饭”在抖音上的粉丝数接近两百万,点赞数也接近两千二百万;紧随其后的是“君君动画(虾仁)”,其粉丝数达到了一百七十万;而抖音博主“三国虾”的粉丝数为一百五十二点六万,获得的点赞数则有1892.7万。

众多“土味动画短剧”的主播已成功将流量转化为经济效益,主要手段包括商业植入、收徒授课等。

(二)主要特征1、连载更新模式

与一般常见的微短剧不同,“土味动画短剧”往往不会在某个时间点结束并发布,它们更倾向于采用每日更新或每周更新的方式,在平台上持续连载。这些短剧的单集时长一般在5到15分钟之间,而其中一些“土味动画短剧”的更新时长甚至超过了3年。

抖音上那些“土味动画短剧”的播放量颇高,其中,《梦回三国》这部作品连载时间最长,已经全部更新完毕,其更新周期达到了两年之久;而《虾长生》这部作品虽然尚未完结,但更新时长也已达到了10.5个月;另外,《元武帝虾仁》和《大明烟火》这两部作品的连载更新时间也超过了20个月。

由于是持续连载的播放模式,创作者在内容呈现上常常会融入当前平台的热门话题,使得内容更具时效性;同时,这样的内容也更能迎合下沉市场的观众喜好。

2、题材聚焦“草根逆袭”与“乱世传奇”

在题材内容上,“土味动画短剧”与一般微短剧、网络文学作品相去不远,以男性读者群体为主,题材多涉及穿越、系统等富有创意的幻想故事。有趣的是,与真人出演的微短剧热衷于在虚构的时代中运用各种超凡能力,实现逆袭、击败对手,享受娶得佳人、嫁入豪门的快意人生不同,“土味动画短剧”更偏爱描绘草根小人物在真实历史朝代中的乱世英雄传奇。

观察当下流行的“土味动画短剧”题材,可以发现“穿越大明”、“穿越大秦”、“穿越大唐”等系列题材尤为受欢迎,而这些作品中的主角“虾仁”所经历的穿越时光,恰好是野史记载中那些“草根崛起”的时期。以“布墨迹”所著的《我在大明那些年》一书为例,该书主要描述了一位名叫布青的现代人穿越到明朝,与朱元璋、朱棣等帝王以及众多历史人物进行交流互动。他运用现代知识以及所谓的“长生”能力,见证了明朝十六位皇帝的兴衰历程。

选取秦、汉、唐、明等历史强盛或王朝初创时期作为构建世界观的基础,一方面因为这些时期本身就蕴含着“平民逆袭”的天然叙事元素,比如明朝初期朱元璋由平民崛起为皇帝、秦朝末年刘邦的崭露头角,以及丰富的民间传说,这些都为改编提供了广阔的发挥空间。

熊猫头微短剧_快手播放量平台_土味动画短剧

此外,在故事构思上,它展现了一种不甚深入的“半桶水”式历史理解,通过“段子化”手法对历史进行拆分,把复杂的历史事件简化为符合现代语境的描述,比如朱棣抱怨“做皇帝的辛劳程度超过996工作制”、“锦衣卫不过是快递员”等荒诞不经的情节,这样的处理既提升了剧情的趣味性,降低了观众的理解难度。同时,这也满足了那些下沉市场观众“自己比古人更聪明”的自豪感。

二、模式观察(一)盈利模式模式一:免费视频

早期的“土味动画短剧”主要以免费内容为特色,创作者们主要通过参与平台的创作激励计划,承接免费视频中的广告合作等方式,将流量转化为收益。这种模式主要依赖于平台的流量支持,非常适合那些处于创业初期、正在努力积累粉丝的创作者。

此类模式颇受观众青睐。根据剧集评论区观众的反馈,他们对于在剧情中加入广告并无抵触情绪,甚至有些观众会主动告知“xx秒可跳过广告”,并在弹幕中频繁出现“让他恰饭”等支持广告的评论。

此外,在“土味动画短剧”领域,这种无需付费即可解锁内容的广告模式(即IAA模式)同样表现不俗,这也是红果平台上的“土味动画短剧”能够迅速走红的一个关键因素。以抖音上的知名博主“虾仁不放火”所创作的《大明朱三爷》为例,从第11集开始,观众们必须观看15秒的广告才能解锁并观看整集的内容。

模式二:端原生付费视频

抖音相继推出了付费小程序微短剧以及付费端原生微短剧,随后,一些已经积累了一定粉丝基础的博主开始转向采用付费模式进行内容创作。

目前,不少抖音小程序以及“虾仁”创作者的个人账号都提供了付费内容,用户可以选择单独购买单集,整集购买,亦或是成为该博主专属会员,以此获得剧情解锁权限。

模式三:衍生服务变现

头部博主不断拓宽盈利途径,通过收徒传授知识、销售视频制作教程、进行直播并接受观众打赏等多种手段,这些均已成为他们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仔细查阅众多“土味动画短剧”博主的主页介绍后,我们发现不少博主采用“师傅xx”的称呼方式,以此彰显自己与部分知名博主之间存在的“师徒”联系。

一方面,旨在构建“师门IP矩阵”,实现资源共享和流量互导,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向平台、广告商及观众展示我们独特的“正统传承”特色,以避免被误解为模仿他人。

“收徒”的关键优势不仅在于“技艺的传承”,更在于“人际网络和资源通路”,师徒之间得以共同享受流量效应、商业信誉的提升以及广告资源的共享,同时还能在观众心中营造出一种“门派归属感”,进而增强粉丝的忠诚度。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