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商必讲营销。我们早已走出了物资匮乏的时代,也放下了“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旧观念。在商品丰富的市场经济环境中,若不擅长营销,难免会被市场所淘汰。然而,若是营销过度,推销手段中充满了套路,那么在为他人挖坑的同时,也可能给自己挖下了不小的陷阱,终将难逃市场的淘汰。
在“双11”期间,众多电商平台的促销直播间中,到处弥漫着“全网最低价”的口号声。
美眉们,一年一度的“双11”购物节又如期而至;“宝子们”,这款商品我已成功争取到了前所未有的超低价格,务必记得前来选购;“仅限我们直播间粉丝专享的优惠,大家要抓紧时间抢购哦”……这些叫卖声,难道不让人难以抵挡其诱惑吗?更有甚者,一些主播在直播间里用“地板价”、“宇宙最低”、“跌破底价”等夸张词汇,极力渲染商品的优惠力度。在最后的破价直播活动中,主播们反复强调“错过此次机会,补货无望,至少得等到明年才能享受如此优惠”等说辞,不断敦促观众尽快下单购买。
“全网最低价”这句口号在众多主播推销商品时被频繁使用。但是,这些主播口中的话是否可靠呢?实际上,连他们自己都不太相信。如果说到价格低,实际上并不存在所谓的最低价,而是一直在追求更低的价格。不久之前,就有一位知名主播在直播中宣称自己销售的商品是全网最低价,紧接着,该商品的供货品牌官方直营店就推出了更低的价格。接到投诉之后,尽管头部主播与品牌方争执不休,声称是系统出现了问题,将责任归咎于无法辩驳的系统软硬件,然而归根结底,主播仅是销售的中介,他们并不掌握定价的权力和主导权,因此他们所承诺的价格难以得到确保。
消费者难以确认所购商品是否为“全网最低价”,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缺乏足够的精力和能力进行全网比价。更不用说还要进行繁琐且精确的计算,对纷繁复杂的折扣进行加减,才能得出实际可能获得的最优惠价格。除非是系统出现故障,错误非常明显,否则普通消费者很难看穿营销策略背后的价格混乱。清楚消费者的不足之处,带货主播们便更放肆地使用“全网最低价”这样的花招了吧。
自然,众多消费者并未将“全网最低价”视为真实可信,鲜有人抱有能真正以“全网最低价”购物的期望。他们真正信任的是,在直播间购买的物品,确实在价格上颇具吸引力。但消费者或许未曾料到,主播通过极具诱惑力的承诺语气激发的,并非消费者真实的购物欲望,而更可能是非理性的消费冲动。众多消费者追求价格优惠,却意外积攒了众多无用、无法使用的商品。
消费者在冷静思考后,会清晰地认识到这样一个事实:那些主播通过大量销售所获得的极低价格,实际上是以众多消费者非理智消费行为为代价的。换句话说,如此低廉的价格,带货主播及其背后的利益相关者仍能从中获利,而这些利润或许正是消费者在短暂的不理智中支付的所谓“智商税”。
进一步来说,当大众以为“双11”期间的直播带货充分激发了消费潜力,实则主播们不过是利用煽动性的言辞过度消耗了消费者的购买力。那些受误导的冲动性购买行为并未真正触及消费者的实际需求,也正是这一原因,使得消费者在购物后常常后悔,想要“剁手”。
因此,面对“全网最低价”这样的宣传手段,我们大可不必全盘接受,然而却需保持警惕。这不仅仅是因为其所承诺的内容往往难以控制、难以实现,因而难以置信,有损商业信誉,还因为这种宣传可能煽动消费者的情绪,以及其营销策略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其弊端很可能超过其带来的好处。
此外,需指出的是,运用“最低价”“最佳”等极端用语,可能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的相关条款,并可能面临20万至100万的罚款。相关部门或许应思考,是否可以从这一角度出发,对那些“全网最低价”“全球最低”等喧嚣之声进行一番认真审视?